虽然数据有出入,但基本是这么个情况。
武汉大学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专门研究过1990年至2014年间的武汉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武汉市一再外迁中心城区人口,但城市人口中心始终在江汉区。
第一级别和第二级别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江汉、江岸、硚口、武昌四区。
@shiushoka 确实是这样,这种安居房实行资格准入、循环退出,不能上市交易的,属于政策性福利供房。
(一)实行资格准入机制。
对申请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的大学毕业生,按照“高端优先、结构优化、突出重点、保障公平”原则,采取轮候摇号方式进行配租、销售。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在我市创业就业满1年,家庭在我市无自有住房,且3年内无住房交易记录的,可申请购买1套大学毕业生安居房。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家庭在我市无自有住房的,可申请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二)实行循环退出机制。
大学毕业生安居房不能上市交易。如需出售,拥有完全产权的,由原出售人按照届时市场价80%回购;拥有共有产权的,由共有产权人按产权比例以届时市场价80%回购。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租赁期限一般为3年,确有需要的最多可再延长2年,延长期内租金标准按照市场价格执行。承租人超出最长租住期限或不再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由原配租单位收回。大学毕业生不得重复享受其他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在购买商品房或大学毕业生安居房后,应退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三)实行监督管理机制。
申请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时,申请人须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按合同约定居住作出书面承诺。对弄虚作假、转租转借、违规经营等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取消其租住、购买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资格,并将违规行为记入个人信用管理系统。
你这是对市府的政策有误读,我们的安居路线图是“租购并举”,主要还是提供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如果提供商品房,长期执行的政策意图就不好延续了。
“五年内,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其中,大学毕业生安居房85万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大学毕业生租赁房165万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积20平方米为主。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如属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场价30%),形成留汉大学毕业生“租购并举”的安居路线图,构建起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聚人气、聚产业、聚服务,培育打造创新创业的新青年聚集地和新文化策源地,将武汉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基本原则是:
——市区分级,市场运作。市级负责全市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运营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和政策指导,区级负责本辖区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筹集、供应和日常管理。鼓励和引导市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作为供给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
——统筹施策,保障基本。坚持新建、配建、改建并重,租赁、销售、共有产权并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大学毕业生基本住房需求。
——倡导共享,集约利用。完善共有式的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集约利用空间,降低建安成本,使大学毕业生有房住、好安居。
在供应保障上有四个举措:
(一)新建一批。在长江新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大学生集中就业区域,开发配套完善、宜居宜创的“长江青年城”“青年社区”。鼓励企事业单位、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有土地、集体土地等建设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二)配建一批。地铁站点及沿线、“三旧”改造的商品房开发项目,根据项目规模和大学毕业生需求,按适当比例配建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现代产业园、科创小微企业园等各类园区,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配建相应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配建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的,不再配建公共租赁住房。探索“竞地价”与“竞配建量”相结合的土地招拍挂方式,引导企业加大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配建力度。
(三)改建一批。鼓励企业将自有商业、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等改造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在符合城市规划、安全要求等前提下,鼓励将宾馆、酒店、写字楼等商业用房改建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支持将闲置公寓等改建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四)盘活存量。结合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住房租赁专营机构通过租赁或购买市场房源的方式筹集大学毕业生租赁房;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租赁“城中村”改造还建的闲置房源作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在大学毕业生住房租赁需求较为集中区域,将部分公租房房源调整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 huex
你这样的理解肯定是偏颇的,中心城区是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汉口不等于武汉中心城区。
建国以来,长江主轴的两翼,分别有江北主中心和江南主中心。汉口只是历轮规划中的江北主中心而已。
@ beyond1987
去年陈书记在考察了城市规划展示馆及行政服务中心,仔细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沿革情况后,听取了市国土规划局工作汇报,对在规划引领、土地资源保障、节约集约用地、空间管控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也给出了指导意见,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抓亮点、抓窗口,这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引领城市发展的需要。未来5年,武汉要对标上海浦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等,以世界一流标准,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两个城市亮点区块,形成代表武汉形象的核心区域、窗口地带。”
针对陈书记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的指示,市国土规划局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
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除此之外,今年开始,重点打造历史之城,启动长江文明之心的规划。
陈书记曾指示“长江文明谁来传承,武汉义不容辞,武汉处于长江的中心,也要成为长江文明之心。”
长江文明之心将以南岸嘴为圆心、以3.5公里为半径,在两江四岸划一个圆,龟山、蛇山、琴台、武昌古城、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汉阳归元片区、月湖片区都处在这个圆当中。这个圆,将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承载长江文明的积淀与长江文化的创新。
亮点区块建成后,会成为武汉对外形象展示区,代表武汉形象的核心区域、窗口地带。
@ huex
你这是没有认识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可以确保城市的土地被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正常的经营活动。可以说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同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也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譬如: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拉动消费需求,而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各项经济指标稳定的发展。对城市规划进行认真分析安排,可以把握好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法,在最终的决策中将经济政策落实到实处,可以有效的实施城市规划的方案。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而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在宏观上对城市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进行调控,促使城市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有以下几大优点: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竞争优势;
利益协调整合,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 jjboomsky
这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
这项指导意见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
你理解一下,什么叫传承历史?
武汉市的规划完全是按照国家提出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去做的,所以这个规划具有前瞻性、严肃性、连续性。
我们保证规划的连续性,就是达成这个传承历史的要求。
第五轮规划,1996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总体规划确定主城按核心区、中心区片、综合组团结构,规划江北、江南两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周围布局10个中心区片,在主城边缘布局10个综合组团,区片组团之间道路交通联系,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规划加强卫星镇的建设,在主城外围,将建设阳逻、北湖、金口等7个重点镇,适当疏散主城人口,在主城外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环境幽雅、经济繁荣的新型城镇。
最后是上一轮规划,2010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基于空间集约、节约发展考虑,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城镇建设控制在都市发展区内,实现城市空间的聚集发展。农业生态区促进农村居民点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
根据城市风道研究,和武汉两江交汇、河湖密布、生态绿地分隔的自然地理特征,规划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即由主城区向外,依托“多快多轨”复合型交通走廊,新城六个城市发展轴,布局六个新城组群。新城组群之间控制六条生态廊道。
主城区优化调整
推动主城工业外迁,腾出用地空间,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域辐射能力。重点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改造,加快推进王家墩商务区和四新、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建设。通过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和滨江文化特色,差异化发展商务、会展、高铁经济等功能,形成辐射中国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新城规划
六个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主要布局工业、居住、对外交通、仓储等功能,承担疏散主城人口、转移农村人口的职能,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综合配套完善的功能新区。
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都市发展区内将以大光谷地区、中国车城、临空经济区和临港产业区为4个增长极,建设9个新型示范园区和14个一般工业园区,为6个新城区和3个中心城区在都市发展区内提供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这个时候武汉的空间结构也就基本是一轴两翼了,主要是三心、九区、九片、十一园。
其中“三心”为:武汉中央商务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四新城市副中心。
“九区”:汉口沿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汉江两岸文化旅游区、泛水果湖地区、白沙综合功能区、后湖新城、黄浦新城、东湖风景区。
“九片“:盘龙、武湖、双柳、径河、蔡甸、军山、花山、金口、庙山片
“十一园”: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化学工业区以及汉阳、青山、洪山、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九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
@ chengdu
接下来第三轮规划,1982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年)》
调整三镇布局,加强江南地区运输设施和商业服务网点建设,使长江南北地区相对独立,各项设施分别自行配套。
再就是加速发展小城镇,逐步发展葛店、纸坊、蔡甸以及金口镇、新沟镇等工业卫星城镇。
最后利用三镇的自然地形特点,城市建设形成分区成片的布局。武昌适当发展关山、青山两个工业区,在武珞路、中南路和洪山中心广场布局大型公共建筑和畜业设施。汉口外迁旧京汉铁路和小型工业用地,逐步改造人口密集、住房交通拥挤地区。汉阳安排一些规模不大的工业、仓库以及生活居住配套设施用地。
第四轮规划,1988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
城区布局按照“三镇鼎立、分区成片建设”的思路,明确了三镇各片的主要功能:汉口中心地区布局主要突出商业贸易、金融信息中心和对外交通;汉阳规划布局突出旅游和涉外设施;武昌地区规划布局突出科研、教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青山地区以钢铁工业为主。
当时规划建设沌口工业区和阳逻工业港,关山作为新兴工业用地。东湖高新和武汉经开就是这个阶段慢慢形成雏形。
采取两通起飞战略,围绕“交通”、“流通”发展,规划确定以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兴建汉口火车站、武汉客运港、天河机场、以及大批货运站场。通过旧城改造,提升市区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以强化武汉的服务业地位。
@ kuwata125
武汉“1331”空间结构规划、三大开发区,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布局,不正是全局谋划的典范吗?
为什么要对如此明显的事实,均衡布局架构视而不见呢?
临空港、车都、光谷,宛如武汉三镇,隔长江、汉江呈三足鼎立之势。
四大国家级基地,三大开发区各有一个,再加上位于新洲的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刚好绕武汉一周。
包括一个主城、三大副城、三大新城组群、一个长江新城,这也是涵盖了东南西北各个城市发展方向。
什么叫朝令夕改?
上一版规划中武汉“1+6”空间发展战略本来就是唐市长、阮书记任上定下的。
把光谷定位为六大新城组群之一的东南组群,这是根据唐市长新城区独立成市的精神
这也能怪万市长、陈书记;周市长、马书记把光谷定位定低了?
这一版规划不但没修改原来的“1+6”空间布局,还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把光谷提升为三大副城之一,你能不能不要颠倒黑白?
再者说了,难道只准武汉发展光谷,其他区域都不能发展了?
像武汉这么大的城市,不可能只发展光谷。
发展其他区域又和发展光谷不矛盾。
针对武汉发展区域平衡发展的正确方针而大肆抨击,这不就是只盯着自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生怕利益分润的强盗逻辑吗?
吴剑锋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雁栖湖企业创新服务平台董事长
探索建设依托科学城的 “人才特区”
武汉作为国家中部关键节点城市,建设一个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城,并冀望与光谷应用研究双轮驱动,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特色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决策。
武汉在规划启动长江新城之初,既规划建设科学城,并希望以此为创新策源,定位足够超前,考虑到了百年新城的源动力培育问题,符合长江新城一线新城品位。
同时,我希望能够重视发挥武汉水湖宜居优势,突出科学城以人为之“人”的核心。应该探索建设一个依托科学城的“人才特区”,以“特区政策”形成人才高地,形成先发优势。
协调科学、文化、环境三元融合,抓住科学艺术绿色发展特色旋律,规避未来科学城高房价逆淘汰创新人才的风险。
突出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体
长江科学城的概念规划研究,内容非常全面。我建议深化两个定位,一是战略定位,长江科学城作为长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分析科学城与长江新城、武汉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定位关系。从某种意义来认识长江科学城作为长江新城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是新城最大特色之一。同时,长江科学城也承载着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中心的使命。二是功能定位,要把长江新城超前理念、前瞻性理念融入规划中。
同时优化空间布局,建议从科学技术空间布局角度深化研究,像硅谷空间形态、日本筑波科学城市(5个区)等方式去研究。突出“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思路,大力吸引企业研发中心,这是科学城生命力所在,特别是民营大企业。
长江科学城还要体现开放性,要把科学城发展成为一个招智引才的平台,是武汉吸引人才的平台。通过招才引智来推动促进武汉新旧动能的转换,和实现创新引领发展,营造吸引人才的优良环境,这是科学城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更加紧密配合国家战略布局
大科学装置尽早对接
长江科学城依托武汉优势的科教资源,在生态环境优美的长江新城核心区起步建设,有望在今后很长时期成为长江新区乃至武汉地区创新发展的策源地,立意高远、定位准确。我建议,长江科学城的建设要更加紧密配合国家战略布局,特别是在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争取尽早与中央相关部委及科学院对接。
同时,也应该更紧密和新区的产业布局相结合,探索官、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打通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落地全链条。
基础设施要高起点、高标准,以一流的生活工作条件吸引一流的人才来科学城落户,同时,要留足未来发展空间,集约土地利用,提前规划地下空间的利用。
丁烈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及管理学部副主任
集聚一批创新资源
形成“一产一院一校”模式
长江科学城的建设很有必要,它是武汉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长江科学城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布局一批创新资源,特别是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形成空间分布上集聚、研究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重大产业技术开发平台、世界一流创新团队,形成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产业的战略重地。可以引进、布局世界一流企业的研究院、研发基地。可打造“一产一院一校”模式,为发展某一产业,配套建设工业研究院,然后再设立国际名校,发挥武汉人才优势、创新优势以及研发科技成果的优势。
同时,要与科教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成为绿色的、科学的、智能化的示范城。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市科协主席
基础设施建设一百年不落后
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兴建长江科学城,晚动手不如早动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有远见的规划。
建议基础设施要高标准,做到一百年不落后。交通要实现半小时全市通达和出入周边高速公路,将地上地下交通网设计好。要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能抵御降水500mm/天,要与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发展需要结合,手机室内外一体化亚米级导航定位能力也可实现。同时,要避免 “全国建筑无特色”的情况出现,把“五代黄鹤楼”布局在长江科学城、长江新城中,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访。
长江科学城要抓住未来科技的龙头,如智能科学:空天智能、制造业智能、金融智能、交通智能。要抓多学科交叉,克服现有布局下交叉平台的缺陷。还要抓大科学装置,如大光源、大气环境模拟装置;更要抓好大科学工程的基础设施,包括硬软件条件;要以科技科研和产业进行科学攻关,为IC设计、测试、模拟的重大装置,以支持科技产业化。
目前,武汉大学正在努力做好空天信息服务,今后可作为国家实验室进入长江科学城。
同时,要从多方筹集资金,让科学家能拎包入住。
@ leauneo
其实就是算法和排行标准的不同,《中国医院综合指数排行榜》,前三名还是那三家,但我们的同济是全国第四,协和全国第九。
其他入围的还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二十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九十六。
同济医院学术期刊发文量22505篇,位居全国第三,被引频次111710次,位列全国第四,同济医院各学科科研能力和影响力在全国领先。
2018年,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最新中国科技论文榜单,同济医院的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4375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列第三,被引用次数39080次,位列全国第二,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4517次,位列全国第六。
尽管科研投入大,见效慢,但同济医院更看重科研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大限度鼓励医生技术科研创新。大部分的科研项目成果都有效地、积极地进入转化医学平台,作用于临床,催生出大量“同济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医生“看好病”的能力,使亿万患者受益。
“做对病人有意义的研究,做人民的好医生。”医学泰斗、中国科学院裘法祖院士的谆谆教诲正是同济人坚守科研临床创新的信念和理想。
@ leauneo
这个榜单主要是评价学术研究型医院,基层医院以及大多数保证基本医疗的医院是没必要过于在乎的。基层医疗也许医疗质量很高,但学科建设不一定很好,所以不把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对立起来,这两个是不同体系。
这个榜拿不到中国各家医院的客观数据,他们没有数据共享平台。愿意提交的数据的医院只有250多家。所以他们是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医学情报做的分析、统计。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权重最大的是学科声誉。
这个数值根据他们介绍,依靠长期积累而成,跟医院历史有关,在榜单上地位稳固需要付出若干年的努力,虽然个别医院由于学科带头人的变动会有所波动,但很难成为全国公认的优势学科,也很难在榜单上成为“黑马”。
刚开始甚至只有学科声誉,反馈意见很大,所以为加强敏感性、时效性和综合信息。增加“科研学术”权重之后,再进行综合打分,相当于增加了一部分更加量化的指标。
@ kuwata125
长江新城、和光谷、车都、临空港三个开发区之间的定位关系在本次总规中已经确定了。
阮书记、唐市长任上提出的是,武汉城市空间格局——从“三镇鼎立”到“1+6”。
当时是确立,“以主城为核、多轴多心”开放式的空间结构,以工业发展为极核,以轨道交通为支撑,以新城中心为反磁力吸引,按照中等城市以上标准,加快建设六大新城组群,疏解主城人口与功能。
原本光谷、车都、临空港,只是六个独立成市的新城之一。
现在定位提升了,光谷所在的东南组群、车都所在的西南组群、临空港所在的西部组群,已经强化承担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强化以创新、制造、枢纽功能为引领的新城组群,提高等级,上升为副城。
加上延续称谓,提升内涵的剩下三个组群,还有未来之城——长江新城,在既有“1+6”城市空间格局基础上,已经升级形成“1331”空间格局。
所以放心吧,光谷的定位升级了。在三个新城区之上,和车都、临空港平级,弱于汉口、武昌、汉阳组成的核心主城。
成果转型
本轮总规在规划成果上,按照原住建部关于总体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也进行了很多创新探索,例如从编制组织形式上采取“共同规划”模式,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域空间布局方案制定,实现“两规合一、多规融合、全域管控”;
从管控方式上以总图为基础,探索“总-分-控”一条线传导和管控体系,实现总规强制性内容精准传导;
从辅助手段上,搭建“三规”信息平台,整合多源数据,形成“一套平台”;从成果形式上,
从原来的单一文本到现在形成总报告的基础上,形成8个战略实施行动计划和分区规划指引,具体落实总体规划内容。
下一步,根据自然资源部建立新的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还将形成市级空间规划,这个还需要在我们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策略转型
对自然的态度:从被动保护到生态与城市相融合
武汉被誉为“百湖之市”,经历了从严格治湖、保湖的被动保护,到大湖+的生态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理念转换。本轮总规在对湖泊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结合湖泊建设百个不同等级的城市滨水公共活动区。探索“大湖+”生产生活生态、“大湖+”环境保护、“大湖+”产业创新融合等发展模式,促进湖泊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遵循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依托六大绿楔建设集旅游服务、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六大郊野公园群。
对交通的态度:从对小汽车友好,到对行人友好
本轮总规提出将武汉建成为综合交通中心和绿色出行楷模。建立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综合交通中心是对外交通,是武汉的交通硬实力。绿色出行楷模是对内交通,我们提出地铁+慢行的交通策略,通过地铁轨道网络,覆盖全市主要功能区,通过完善的自行车道、绿道串联社区生活设施。
▲大都市区多层次轨道线网
空间尺度:从大尺度空间,转向中微观空间
中观层面更强调各类战略功能、特色功能的集聚发展,谋划商务、文化、创新、养疗、体育等重点功能区。微观层面构建城市和乡村社区生活圈体系。将主城区划定为若干个生活圈,提出包括用地、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建标准,以指导生活圈建设实施。乡村地区按照行政村范围,结合集约发展构建职、住、服社区体系。
此外,新一轮总规还重点关注了老城区、城市外围新区、城边村与城外村的不同发展模式。这些区域人的构成、文化特征、交通条件等特征各不相同,对其价值的判断也不相同。比如老城区,要注重社会包容与功能多样性,城市综合功能、多元价值的塑造;城市外围新区则是空间重组与缝合的主要地区,例如东湖高新、沌口开发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工业区升级成为平衡、包容、多元的城市新区;城边村与城外村(非集建区内)则要注重在郊区化、逆城市化地区,构建新经济活动培育空间,打造功能小镇、功能小村。
用地重点:从增量规划到重视存量规划
本轮总体规划编制中有个很好的基础,就是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一方面建立了动静分区。动区就是城市更新中拟进行拆除并重新建设的区域,静区就是城市更新中基本保持不变的区域。通过静区让城市安静下来,通过动区对重点地段进行功能提升。另一方面是启动了控规升级,从平面控规到立体控规,把城市设计纳入到控规中间法定化,把地下空间纳入到控规法定化,实现用地的精细化管控。
对于存量用地的使用导向,我们分类型制定了三大更新战略:
一是产业升级战略,促进经济功能完善。中心城区最重要的就是进行产业升级,包括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及其服务升级。
二是民生升级,促进服务保障提升。本轮总规将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通过老旧住宅改造、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补充、生活圈的打造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三是品质提升,促进人居品质提升。城市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本轮总规将重点通过滨水空间的塑造来彰显城市个性魅力。
空间转型
从市域走向区域,强化大都市区的重要地位
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需要构建更加开放、辐射更强的空间结构,切实发挥引领区域空间协调的核心作用。同时从区域责任层面,应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共同打造中国新经济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
构建大都市区,谋划区域发展。这是武汉主动承担国家责任,城市地位上升、功能拓展的需要。作为超大城市,需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高度统筹谋划城市未来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化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国家战略任务。也是武汉由市域走向区域,实现区域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武汉在经历了由沿江向主城、都市发展区逐步拓展后,目前武鄂黄黄、汉孝临空地区等基本形成了连绵板块化布局的空间形态,迫切需要加强近汉地区空间统筹。同时根据东京、上海等世界城市经验,大都市区化发展也是国内外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
武汉大都市区划定。新一轮总规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武汉市域与区域空间格局关系,根据空间临近、功能互补、交通通勤、生态共保等原则,划定武汉大都市区范围为武汉及其周边共11个县市。在大都市区范围内,统筹产业经济、功能联动、生态保护、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综合布局,构建“146”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武汉大都市区范围界定图
▲武汉大都市区“146”空间结构图
从中心城区走向全域一体,坚持集建区、非集建区协调发展
划定“两区”,实现规划管控全域覆盖。按照城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生态特征、城乡功能、管控要求等特征,突出分区统筹发展,将武汉全域划分为集中建设区和非集中建设区。集中建设区指城市建设集中连片发展的区域,是未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要发展区。非集中建设区指集中建设区以外的区域,是农业生产、旅游休闲的核心区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
▲全域覆盖的集建区和非集建区范围示意图
集建区:“1331”是对“1+6”城市空间格局的再升级。以城市功能和宜居品质提升为出发点,以空间结构优化为核心,突出生态底线约束和交通廊道引领的作用,构建开放式、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既有“1+6”城市空间格局基础上,升级形成“1331”空间格局。
▲武汉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1331”的空间结构是对接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区域发展的,同时也能体现武汉大三镇三城的概念。强化承担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强化以创新、制造、枢纽功能为引领的新城组群,提高等级,上升为副城;提升以传统功能转型和新兴功能培育为目标的新城组群,延续称谓,提升内涵。
非集中建设区:推进“功能小镇+生态村庄+郊野公园”体系建设。新一轮总规的空间转型重点在于非集建区。非集建区由功能小镇、生态村庄和郊野公园三大功能组成。依托现状小城镇基础,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功能,规划形成度假小镇、创新创意小镇、养老小镇等功能小镇集群。结合村庄发展策略,将村庄建设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功能等相结合,形成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留住乡愁的生态村庄单元。依托六楔外延结构,结合自然山水、农业观光等,打造主题鲜明、结构清晰的郊野公园体系。
武汉规划转型要点
理念转型
从单一维度到经济、科技、文化竞争力多维并重
新一轮总规确定了“1+5”的城市发展目标体系,其中“1”是2035年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和江风湖韵的美丽武汉。5个分目标强调了硬软并重,其中创新城市、枢纽城市、安全城市体现了我们的硬实力,而国际滨水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是我们的软实力,也是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从“物本”发展到“人本”发展
一方面重视宜居环境竞争力。生态、文化、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支撑人才发展战略。从“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到“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形成打造招才引智的“武汉样本”,通过生态、文化、交通、服务、品质提升,在人才争夺战中找到并发挥自己的宜居环境优势,进而支撑新时期的人才战略,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另一方面实现多元包容发展,满足各类人群基本服务需求。顺应人口结构老龄化、少子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为不同年龄结构、收入结构的人,提供不同类型、标准的就业、居住、服务。
充分发挥总规三大作用:从管理工具到城市发展纲领性文件
一是战略引领作用。城市规划是政府决策的支撑,要通过总规引导城市发展战略抉择;依据总规制定重点战略实施计划,推动总规内容实施;引领共同规划编制实施。发挥总规统筹其他专项规划作用。
二是刚性约束作用。通过总体规划锁定全域三大空间,统筹全域空间资源配置。通过总规实现对公共空间、公共安全、公益设施的管控;深化“总-分-控”科学传导,对强制性内容逐级细化、传导落实。
三是多规合一作用。通过总规奠定空间规划基础,实现“多规合一”和“两图合一”;加强其他部门、各区的“多规衔接”,指导各区分区规划等规划深化。
城市规划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投影。
你不能制造一个规划,而是只能培育一个规划。
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判断
与北京、上海等已经进入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的稳定发展不同,武汉处于快速扩张和寻求稳定发展的交替期。至2035年近20年时间里,武汉将处在重要的城市转型期,其转型的复杂性、渐进性、艰巨性将深度影响本轮城市总体规划。本轮总规一方面要尊重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性(工业化中期-后期的扩张+质量发展);另一方要缩短转型期,尽快转向后工业化阶段的稳定质量发展期。
“武汉城市转型“四个维度
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动能与城市发展模式转换
一是城市发展动能转换,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国内如深圳、杭州等城市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均得益于创新与改革的动能转换。
二是模式转换。城市的发展将从靠扩张,转为靠质量。
三是速度转换。近几年武汉的城市发展将从高增长逐步转向中高速增长,直至相对稳定增长。我们预计未来武汉经济总量增速将从“8-10%”区间,逐步稳定至“5-6%”区间。
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将深刻改变城市时空关系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促进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城市产生深度影响。伴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成熟,未来城市将实现智能公共交通、无人驾驶私家车等出行方式,从而影响城市路网结构和空间模式。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促进移动互联走向万物互联,城市功能分区将进一步模糊化,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公共空间将成为城市空间的关键节点。
社会转型:城市发展从“物本”走向“人本”
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阶段的转变,城市逐渐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传统城市规划也从单纯关注物质空间转而关注社会问题。本次总规一是关注中高端人才,更加强调如何服务好、培育好中高端群体;二是关注基本保障功能,强调社会保障与普惠。
空间转型:经济发展动能与城市发展模式转换
武汉空间转型趋势表现在,一是向更大尺度转型,市域转向大武汉地区,往城市群、大都市区转型;二是向更小尺度转型,市域转向中微观尺度的政策分区,重视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
针对城市空间规模,与国内其他城市用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不同,近期,武汉将保持建设用地“适度增长”趋势;预计至2025年左右将转为“紧增长”态势,新增建设用地逐渐递减;至2030年之后将逐步转向“零增量”,走高质量发展路径。
未来城市的构建,核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未来城市的“壳”没有变化,道路依旧是道路,住宅依旧是住宅,但人们体验城市的方式将会彻底改变。
未来之城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技术,而在于拥抱未来的人群。而最愿意“拥抱未来、创造未来”的年轻人,是打造未来城市的基石。未来城市的发展活力来自于年轻人,抓住年轻精英,就抓住了城市未来。百万在汉大学生,留住他们,是武汉能够成就未来城市的关键!
未来武汉要留住年轻人,城市规划要做到:
蜂族公寓
鼓励“居住空间”的柔性利用
香港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迎来科创新时代,为吸引年轻科技人才,推出“工厦活动计划”,柔性利用建设空间。武汉也鼓励“居住空间”的柔性利用,为年轻人打造激发生产力的创新生活空间。通过城市空间的创新规划真正留住未来武汉的人才。
柔性利用的居住空间如何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关键在于——
1、设计更酷炫
设计要够洋气,满足“蜂族”时尚生活需求。
2、功能更复合
办公、生活一体化的复合空间,为“蜂族”提供可居住、可办公创业的创想生活空间。
3、配套更高效
单身公寓社区本身不要大配套,做精小配套,打造成熟的线上线下服务,让年轻人高效生活,安心将家务外包。丰富的社区活动,让年轻人在此交友交流,创新创业。
城市未来发展为了更好的留住年轻人,需要紧跟年轻人的喜好。通过打造“数据端口消费地”,以高科技构建未来感的城市生活,吸引追逐尖端年轻科技人群。
街景重构
增加“创新交流界面”
大量研究证实,在任何时代,只有“面对面交流”才能带来更大的价值与利益。应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实体交流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街道——正是城市中最开放、最活跃的实体交流空间,武汉应通过街景重构,在城市中增加更多的“创新交流界面”。
每次对“未来城市”进行预测,人们总会得出“城市消亡”的结论——
19世纪,人类发明了火车,人们以为这会打破航运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很多城市作为航运中心将出现衰落;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话的普及,美国兴起了“去郊区住”运动的主张;
20世纪,人类发明了汽车,美国城市史学家John B.Rae提出:“汽车是郊区发展的催化剂”。
…………
时至今日,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依然是“消亡”。
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George Gilder认为:网络将把图书馆、音乐厅、商业聚会等带进家庭和办公室,促成了城市的消亡。网络技术使汽车带来的离心化趋势得到加强,城市将趋向于更加分散——城市就像“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李”。
然而,事实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城市从未消亡,反而在不断长大,未来城市的发展,依然会遵循甚至加速“城市聚集”的永恒规律。
奇点将打破旧有社会模式
奇点: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个时间点,这一时期技术发展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极大而接近于无限的进步。当此转折点来临的时候,旧的社会模式将一去不复返买新的规则开始主宰这个世界,这一转折点即是“奇点”。
奇点触碰到了人类的脑力极限,让独立创新步履维艰,伴随着创新趋势的改变,人与人的大规模协作成为了创新的唯一出路。社会组织模式实现从“原子化”到“网络化”的跃迁,只有越大的城市,才能越出色地满足这种“网络化”社会组织分工,才能“一站式”集齐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才能满足创新时代的“蜂群自组织”,才能实现超复杂问题的“寻路算法”。
因此,未来成功的城市一定是——巨大的超级网络化的城市。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