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是分班,成绩还得看自己努力
分班是分班,成绩还得看自己努力
体制内的行政岗,确实不好说,但是业务岗,现在基本都科班专业化了,还是非常公平的,比如环境、应急这种部门,好多都是行政一把手+业务二把手,实际由科班硕博二把手主持工作。
@miner207 认识一个某地级市组织部大学生,虽然只是人才办的小科员,但是周围主动介绍相亲的不断,还真有女方家长不要彩礼倒贴的。
要面子肯定看E,三叉标确实有一定的社会牌面,讲究均衡可以看A6,方方面面没有短板,这代5反倒不上不下,销量也反映了。
A6得干四驱,虽然不如途锐Q7的机械四驱,但是应付铺装路面雨雪路况还是够用,跑高速超车变道很稳。烧机油和双离合问题也基本解决了,底盘结构和用料反而是BBA同级中最好。最大的问题还是内饰豪华度和舒适度,中控豪华度跟奔驰没法比,座椅也硬得一批,春节坐了同学M9的零重力按摩座椅,完全不是一个时代产物。
常青恒大御景啊,18年开盘1.58w,现在应该不低于1.7w
@ice10086
我没有留后院,把房子整体退后了几米,把前院搞大一点,宅基地只有这么大,搞不了前后院,现在农村管得很严,渣土都要拖到指定地点倒。
如果在原址上建,就留不了前院,房子南边离马路太近,隐私性不好。而且后面山坡上建平二层的院子,要么打桩、装模做现浇地坪,下面架空;要么打桩、做挡土墙后填平,成本其实不低。现场条件有限,打桩机都不好上去,施工难度很大。直接用挖机挖个梯形坡,再做个护坡,还省心些。
@missingHQ 其实效果很一般,我自己本身就是搞工程设计和项目的,对外观效果这些不太看重,也不想搞得太打眼,毕竟自己不常回去,短期内主要是给父母养老住。主要还是考虑结构和功能更多一点,特别是隐蔽性工程,能力范围内尽量搞好一点,装修装饰、家具家电这些,若干年后我退休回去还可以重新搞。
@ice10086
一是挖地基,老房子本来进深就短,还挨着马路,拆了之后把后面的山坡挖进去了约6米,否则没法围院子,后面要搞护坡,我本身是搞工程项目的,对后面护坡和地下基础看得比较重,在这一块就花了差不多10个。
二是外墙,老家那边基本上都是简单做个真石漆,我看了之后觉得不怎么行,日晒雨淋几年就没有看相,还是做水包沙比较耐久,本地的队伍做不了,我最后找的外地专业班子做的,自己在网上买的材料送到家,光外墙水包沙、内墙乳胶漆,材料工钱花了差不多10个。
三是防水,老家那边建房子都不怎么做防水,都是后面哪里漏补哪里,我这次建房是防水一次性搞好,包括车库顶、二层现浇顶、天沟,特别是车库与主体贴邻的转角,防水标准搞得比较高,花了不少钱(怕以后接缝咋口,雨水沿着外墙漏下去)。
四是屋顶和门窗,屋顶做的现浇平顶,做了防水之后,再做了一个钢构隔热层,用的镀锌钢构+高强度树脂瓦,四面下水,加上断桥铝窗户和大门,材料工钱花了差不多10个。
这几样加起来,就花了30个,室内装修算是搞得很简单,不然60个打不住,建房装修真是无底洞。
跟我情况一样,大学毕业把户口转出来了,父母很早就进城帮忙带娃,老家的房子漏雨漏风快垮了,疫情几年都没怎么回去。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偶尔叨念着想回去养老,去年下定决心把老房子拆了,以父母的名义在村里和镇里报了备,建了个三开间的两层楼,一楼2间房,二楼4间房;一边贴邻建了车库,顶上作为晒台,另一边贴着建了拐角柴火厨房+烤火房+外厕所,围了个小院子。
农村一般都有建房施工队伍,我是包工不包料,自己用CAD画了个简单的平面布置图,然后再网上找了一些效果图,作为外立面装修风格,提前跟包工头对接好。比如是两跑还是三跑楼梯、踏步数量这些,涉及到尺寸问题,还有地方农村的风俗和禁忌。
所有材料包工头提前开单子,自己到镇上去买,在农村这个圈子很小,基本上包工头一接活,信息很就出去了,配套卖材料的都上门了。在我们老家,有些是垄断生意,比如水泥,要么沾亲带故,要是干部亲戚,价格贵一点也没有办法。
外墙做的水包沙,院墙做的真石漆,室内没有做吊顶(客厅和堂屋做的反梁全平顶,省去了吊顶),内墙做了乳胶漆,顶角用石膏线条简单装饰一下,一楼家具买了新的,二楼用的部分旧家具。前期拆房子挖进深(退进去了几米把院子搞大一点)、结构建筑装修杂七杂八,算了一下账,总共花了约60个。
这次老家建房,父母是最高兴的,感觉两老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一下子年轻了不少,精神状态也一扫病态,他们说以前在城里过年就两件事,一是吃团年饭,二是等远嫁的姐姐妹妹过来拜年,现在回老家邻居亲戚常常走动,房子搞好了姐姐妹妹也经常回娘家住几天,自己养花种菜安逸得很,再也不愿意回城了,刚刚把城里他们原来住的房子卖了。
老婆出身在城市里,开始觉得花几十个有些不值得,结果这次春节回老家过年,老婆和儿子都感觉特别满意,说等以后退休了要每年回农村住段时间。
常青花园
老太太开着奔驰商务干到190,把座在最后排的我整吐了
女人见过了繁华,就再也回不去;
男人经历了繁华,却总想着回家。
有一说一,河南的高速还是修得很不错,又宽又平整,我大湖北作为东西、南北要道,基本上以单向2车道为主,G4和G50平时就堵得一批,更何况节假日
小米目前仅凭一款车,就取得这么高的产销量和关注度,雷布斯是真的牛,看新闻说北京工厂现在两班倒,加班加点一天出货1000辆,二是Su7成了新的保值车王。
鬼吹灯和明朝都有一定的开创性,这两部我都反复看了两次,鬼吹灯除了情节之外,里面融入了大量民俗和野史,文笔也是很有功底,而且蕴含了很多传统的道德理念,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命运风水等;明朝好就好在没有萧随曹规,在主流正历的基础上谈了很多个人独到分析,不管最后看到的是岭还是峰,能够穿透迷雾去看山,明月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盗墓笔记基本上就是靠各种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人了,文笔很一般,当然了最后有点收不住。
生物医药这块,是我们为数不多远远落后的一环
若干年后,小米小鹏蔚来合并,蔚来主攻中高端、小鹏下沉中低端、小米主打运动个性化,画面其实很美。
八九十年代,能勉强扣个篮就是很牛了,现在野球场上一堆小伙子各种花式扣,不得不感叹身体真好
县城买房的,上面大城市返乡回流又不愿意回村的占一部分(村里盖一套像样的大房子也得几十万),下面村镇年轻人结婚孩子读书的占一部分(现在农村不在县城买套房真的很难娶到媳妇),县城房价基数不算大,其实泡沫没那么严重,涨跌基本都在10万以内,不像大城市两三年就跌掉几百万。
县城的房子虽然泡沫化还好,但是也基本失去了流动性,本地人房子早就好几套,很多还有自建房,新增的回流和进城年轻人,眼睛基本都盯着电梯新房,二手老破小步梯房很难出手。
总感觉兔子和美弟迟早还是要干一架,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不先把座椅排好,不仅晁盖、宋江难受,底下二龙山、桃花山、少华山、清风寨这些的小山头也难受。要是哪一天东风压倒西风,什么ASML,什么AI,其实都不是问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什么好东西都自己造。
@zy900116 人家跟儿子在武汉滨江买了房子,可能是自己身处体制内,车这种太过明面东西,还得讲规矩。
@lx8355907 说得很对,县城的权金圈子就那么大,基本上都知根知底,渠道稳定,规则固定,利益交换起来大家都放心,破坏规则的人在小圈子里很难混,不像大城市那么鱼龙混杂。
我不是针对谁,上面的几个全是垃圾食品
到了县城,基本上都是铁打的衙吏流水的官,一二把手流动性很强,掌控资源的都是下面的婆罗门。
前些年春节同学开了个宝马回老家,镇上开吉利的某衙吏嚣张说到,别以为开个宝马就了不起,我不是买不起,我想买的话,可以买20辆宝马换着开。
刘备和孔明那都是英杰,一把烂牌硬是玩成了三分天下,还想咋地。
刘氏集团作为外来户,孔明只有力推北伐,军事优先才名正言顺,否则单凭ZZ手段偏安蜀中,很难压制益州本土势力。
@Welll 扯花生,大别山区的吧?
管理专业,40+,不是985的话可能更难,大厂看履历和学历,小厂好多都是老板亲戚搞管理。
如果是工程技术类的专业,对工程经验要求比较高,学历和年龄要求相对不是那么高,可能择业会好很多。
社会变化很快,今年还红红火火的公司,明年就可能业绩下滑降薪裁员倒闭,比如多晶硅行业,2022年的时候还是朝阳产业,全行业都在赚大钱,今年全部在亏损,不少大厂都放寒假了。
居安思危,平时还是要多积累资源,包括项目技术、市场客户、人脉资源,多认识一些同行业的老板,包括一些小厂老板,特别是年龄大了,大厂卷学历不好进,可以到小厂混混。
货真价实,本来是经商的底线,想不到现在成了天花板,不知道是发展的代价,还是时代的悲哀
三线以上,少买一套房子,可以买10辆车
@BIA_BaiRi 所以说啊,实战才是检验战斗力的唯一标准,数据一大堆,分析一大堆,最后没办法在实战中变现,都是纸上谈兵。su35也一样,各种性能那么强悍,一方面受制于大毛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西方背后支持二毛,被导弹轻易打下了,感觉现在大毛的战机根本就不敢深入二毛,没有信息化加持,飞机在天上就是活靶子。
大毛的SU-57在俄乌战争中,基本上没有作为,没有发挥五代机优势,深入对手纵深腹地,精确打击重要目标
五代机所谓的隐身,也只是相对的,在对方雷达识别范围之外才叫隐身,如果对手有大型预警机,隐身的范围其实也有限,对于实力相差巨大的对手,五代机那肯定是降维打击,比如美帝VS伊拉克;但是对于实力相差不是很大的对手,五代机的优势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还得考验综合作战能力。
隐身只是让对手在一定的距离外看不见你,而且你要打掉别人,还要配备牛逼的导弹(射得远)和雷达(打得准),否则即使对手看不见你、你看得见对手,距离远了,你打不准也没啥用,所以我们KJ系列预警机很重要,没有预警机指引,即使是五代机,单机作战能力其实很有限。盟友们买美帝的F35,买的不仅仅是单机,还有背后的数据和平台。
甚至还要吃草
没见过的不敢说,只说两个身边见到过的。
一个是初中实验班的老六,一眼开门型,不修边幅,胡子拉撒,身上一股味道,不怎么听话,老师不太喜欢,安排座教室最后一排,上课喜欢看金庸武侠,平时主要就是看教材,基本不做笔记、不做训练题,做数学题很少用草稿纸,主要就是盯着看和冥思,数学考试回回年级第一,但是有点偏科,语文和英语一般,最后还是进了黄高,听说后来高考一般般,远不如大家当初的预期。
另一个是一中理科班的大神,一眼学霸型,带着高度数眼睛斯斯文文,高高瘦瘦,文理兼备,不仅数学成绩很好,英语也很牛,本身天赋就不错,加上勤学自律,老师口里标杆中的标杆,特别喜欢挑战刁钻的数学难题,很多时候解题思路比老师都简洁,口才很好,老师有时候直接点他上讲台给同学讲解。晚会经常表演吹口琴喇叭之类,多才多艺,很多女生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羡煞我等庸碌之人,也早早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后高考去了交大,不知道后来是不是成了人生赢家。
目前量产的只能算是半固态吧
西大建铁路,开玩笑吧,抛拆迁开征地不说,哪有那么多骆驼祥子;东大则不同,有海量廉价的牛马,造不了飞机,还移不了山?
科技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反智逆行者必将落后寸步难行,落后就要挨打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