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中海寰宇天下得房率多少? |
@ussu 太疯狂了,有个小房子,也换不起大的了,这种风气不刹住,以后也没什么希望了
@ussu 为什么非要做北京上海深圳人?做其他城市人不好吗?不有聊吗?
@hust_monster 人人都能在深圳定居,那样的深圳才没希望了。永远都是年轻人,永远换新鲜血的深圳不好吗?纽约100多年前,人口已经达到800万,现在还是这么多。100年来,不算新移民,光是出生在纽约的人也不止800万了吧,他们都去哪里了呢?
只有让大部分深圳的年轻人觉得没有希望,中国才会有希望!
胡焕庸线以西那么大,难道不是中国的国土,不需要中国青年去建设吗?如果人人都不离开深圳,那胡焕庸先生的希望就成了绝望。
不要从个人得失出发考虑问题,要从国家政治地理与经济地理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只有发达城市人口溢出到未开发城市,国土资源才能得到更为均衡的开发和利用。这才是国家一盘棋的大利益大格局。
@hustisaiah 要是家乡有好的工作机会,谁愿意背井离乡呢,沿海城市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人口跟着产业聚集是必然的。希望郭嘉未来多关注中西部的发展吧,不过被懂王这几年打压的这么厉害,郭嘉也是够难的。
总之,未来几年会更卷,大家注意身体健康,房子有得住就行了
@seekingdeep 全是你所谓的高端人才,活着也挺难的,哈哈
@glzd 认同,深圳的教育医疗在一线垫底,甚至比不上一些二线,压根就没打算把低端人口留下来,低端人口到了中年房子车子买不起,个税也交不了几个,这个城市自然不会把你留下来。
@bearboy 正解
@kb1997 和炒股票一个道理,稀缺人气旺的品种才有炒作价值,遍地都是的无从抄起。
@piaochong2018 2016年之前,东莞房价和武汉差不多一个水平的,现在看起来差距还是蛮大的,东莞楼市湖北人也算购房主力,荆州地区在湖北籍购房者里面排名第一,黄冈籍的肯定也不会少
@kb1997 每年过年荆州地区遍地的粤字头车牌
@beyond1987 说句不夸张的话,黄冈,咸宁,大半个城市的人都在广东打工,湖北东南部几乎都是去广东的,如果不是混体制,国企的,抛开广深,去东莞,佛山,中山,顺德的民营企业打工性价比也比较高,毕竟除了广深莞,这些地方房价比武汉还便宜,私企的工资也高过武汉一点,湖北最大的问题是县域经济实在太差了,中心城市又无法解决大量的普通打工族的就业问题,所以几十年都只能南下讨生活
在深圳工作,在中山生活已经是下一个议题了。因为一条深中通道,带动了中山翠亨的房价直线飙升,就像花桥和昆山。朋友在宝安西乡工作,买不起宝安只能选中山,以前5000多一平方的中山因为交通问题不考虑,结果深中通道确定后房价直线上涨至15000+,甚至深中通道的落地点马安岛房价已经38000,但是就算这样也比宝安便宜。这也是变相的将低端人才挤出去吧
@szq7568562 我的选择不一样,虽然也是深圳工作,但是我觉得从长远看,武汉应该强过中山东莞的,买这些城市,不如买武汉。
反正都是深圳租房子住。
@guoguang 对头,深圳是因为地少人多,区域经济密度和国家政策导向导致的,中国最全面的城市,还是得北京上海。
@hust_monster #7 你还看不出趋势吗?深圳人口5年内马上就到上限,一是因为房价,二是因为固化,三是全国人口开始转向,四是资本的溢出效应。你如果拿2000-2015年的眼光看待武汉和成都,那当然认为中西部没前途。但你如果注意到最近两年中西部的动静,以及未来15年的宏观形势,武汉和成都会成为下一代的深圳。当然,你作为半个中年人,已经不属于武汉和成都这种年轻的城了。
@xund100 有一定自己理解的深度。从长远看,国家肯定会鼓励和扶持,中西部城市都发展起来,并且不会落后于沿海城市太多。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快,更多的是国家的名面需要,以及吸引世界投资回流。145规划明确提出,需要继续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说明目前这些地方还需要继续发展和巩固,目前的重心可能还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上面。内地城市主要是产业结构相比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比重分布不好、国资占比过重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才能慢慢扭转这种局面。
武汉楼市库存居高不下
乐居网
11-24 10:17
订阅
4月8日武汉重启,楼市陆续恢复,从5月开始住房成交量连续爬升,特别是7月、10月均突破2万套大关。其中,10月新房销售22372套,加上预签约4721套,累计27093套,成为武汉历史第三高,这也是自2016至今4年多来的最高纪录。经过半年的调整与修复,高流量的武汉地产市场又回来了,不过却也面临着疫情后时代的隐忧。年初,为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武汉出台了六条房企纾困政策,全面放松预售条件,新地块新项目入市步伐加快,老楼盘还在分期销售,多重因素造成市场高库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武汉市已批准预售尚未网签的商品住房167871套,面积达1980.54万平方米,这个库存量基本与9月末与8月末的1977.34万平方米、1986.21万平方米持平。今年以来,武汉住房库存始终维持在2000万平方米左右居高不下,如此高的库存量犹如“堰塞湖”盘踞着武汉市场。
@black_mamba 深圳年轻有活力,是很多二线城市的榜样,适当讨论下未尝不可。
深圳的房价炒作和炒股一个道理:1.城市地理环境最优越;2.城市房子供应非常有限而且长期也不会大幅增长。妖股也是一样,品种题材稀缺独特,流通盘子小,所以才能不断的涨停板。现在是全国各路资金围在城外,除了涨停,没有别的选择,其他的什么回报率,城市人口趋势啥的都是扯淡,就跟你炒妖股不看基本面一样,看了基本面你还敢炒?为什么涨停扩散不到别的区域?你见过A股全部都是妖股都能打板的?所以只有稀缺的人气旺的品种才能不断打板。谈其他的都是扯淡。
高库存重压 武汉楼市或存再次调整空间
一财网•2014-09-16 16:14
责编:群硕系统
除新政力度偏弱外,武汉楼市高库存压力,亦是导致新政刺激作用低于预期的原因。据研究机构统计,目前武汉商品住宅库存已达到1470万平方米,约16.3万套,业内预计整体销售周期已延长至13.6个月。
而从湖北全省来看,今年上半年,该省房地产投资与消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速有所下滑,市场总体平稳。但自4月份以后,商品房销售开始下滑,全省只有武汉、宜昌等少数城市情况较好,其它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一些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情况,从稳定楼市与经济发展角度,“鄂六条”出台,意见包括6大条款、20项细则,要求“高端放开、中端支持、低端保障”,突出分类调控,武汉等县市可根据各自库存等情况,按照“一市一策、一县一策”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不搞一刀切。
“鄂六条”中关于房贷利率的规定格外引人注目: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房贷利率最高可打七折。同时,银行对已签订贷款协议的房贷,一个月内予以放款;使用组合贷款的购房者,对其商业贷款部分予以利率下浮优惠。
@wangzhenxing 武汉强过中山东莞需要从长远看?大哥你是来搞笑的么…
@zidane10 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不能类比了,经济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和房价水平都已经截然不同了。
@piaochong2018 宏观经济我不懂,也不是老百姓可以明白的,我就说那个1997,这家伙拼命看空武汉,但是又非常关注武汉,这只能说明他是武汉刚需,盼着在武汉抄底捡便宜,这就是人性
@Tactile_ 那又如何呢,到哪都是一条鱼,让你在北京年入30万,一般能力的人极限了,这样在北京除了工作基本是没有啥生活的,其次,混到35还不是滚回二线买房了,和那些一开始在武汉打拼的有多大差距呢,并没有,可能就多赚了100万买了地段好点的房子,普通人到了年纪要有觉悟,年轻觉得自己是鸿鹄没问题
@linuxwt_optics 是这个理,人就怕不能认识自己都能力,看点鸡汤文就觉得自己都巴菲特比尔盖茨,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碌碌无为直到发现自己错过来很多脚踏实地都机会。
@Tactile_ 按照你说的改几个词:
在美国工作过知道什么是好的多少能体会到差距,北上深民营资本就会压榨劳动力疯狂内卷是我最直观的感受,科技水平不知被甩多少条街。没多少有远大抱负的公司大多公司又开不出像样的工资,连配股都没有,整天就知道996职场PUA垄断衣食住行割韭菜玩一鱼三吃。
天天北上深吹高工资,一年买不到一个厕所有啥意义?都是打工人,谁比谁高级?
我的同学圈子,大部分也就是本地中产阶级家庭,大部分985211毕业,考虑的基本是“全家都限购了怎么再挪个名额出来”,“这个信托项目风险大不大”,“育二、水一小和华师附小哪个好一点,怎么进把握大”之类的问题。去深圳工资涨一倍?抱歉,没这个选项。
@kb1997 2014年调控,2015年取消限购政策,9月我就去买了一套市中心学区房的尾盘,当时相对其他地段楼盘算贵的,不过也还是1开头。2016年开年全国房价暴涨,然后再度限购,新买的房子一年翻番。2020年底已经4开头,还天天有中介打电话有没有想卖的。
今年铁定大放水,又有传闻要放开限购。该怎么办你自己决定。
@austinmill ,买的中北路上的那个神盘?我一前同事,武汉人,他父母爷爷奶奶都有房,一直在在深圳工作,当时这个盘的价格在1.8W左右好像,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在深圳买了。今天铁定大放水?这个要看,再就是放的水有多少进到房地产了?如果多那只有涨,对有多套房的来说是好,没房的就很无奈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