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应该抵制全城任何一个地区的商改住,中建已经退地了,大公馆的商业地块将面临少则几年,长则几十年的空置。但是没关系,中国未来一定是大国大城,等下个地产大周期来临,会有纯商业地产开发商接盘空置地块。当务之急,是控制武汉的容积率和单位住房密度,不能让武汉的居住基本面被无限商改住鸽子笼拖垮。
武汉市民应该抵制全城任何一个地区的商改住,中建已经退地了,大公馆的商业地块将面临少则几年,长则几十年的空置。但是没关系,中国未来一定是大国大城,等下个地产大周期来临,会有纯商业地产开发商接盘空置地块。当务之急,是控制武汉的容积率和单位住房密度,不能让武汉的居住基本面被无限商改住鸽子笼拖垮。
湖北走安徽路子就行,mike拿浙江上市公司和湖北比,就别说浙江了,看看安徽的上市公司(A股)吧,为什么有这个差距,因为A股等同于制造业,为什么有制造业差距?因为安徽靠近长三角,就这么简单。湖北只要沿着安徽的路子走,县域经济一定会发展起来,乡镇民营企业家一定会涌现,江汉平原的服装业,我不夸张,5年后将和珠三角长三角平分秋色,到时候出品牌和大企业家只是时间问题。
24年10月,上海回武汉,涨薪100%,原因是前行业垮塌
@TTK1 白人不干,其他族群来干,另外如果西大真的搞制造业回流,整个西大的平均工作时间一定被东大拖下水,就是西大也开始卷工作时间了,这是大趋势。当饭前提是真的回流了。
其实很明显了,岛以后一定是姓东大的,台积电也一定是东大的,只是时间问题。在此之前,西大需要有一个美积电。未来全球就是美积电、台积电、中芯国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三星、长江存储、美光之类。
世界前十车企,东风长安总部base武汉,小米汽车第二总部&第一生产基地base武汉。世界第二梯队车企,小鹏和吉利的重要生产基地也base武汉。
江汉平原农村流水席因为穷酸上了热搜
@iceiceice 成都动漫产业是不是比武汉强
软卧一间四个人,远强于硬卧,票价能筛选出素质高的人,最牛掰的是硬座,过夜的那种,我有幸体会过一次,终生难忘,而且让我知道了中国还是个穷国。
还贷,然后去疯狂消费,走美国人的奶头乐生活
不是的,华北人口密度高于南方,湖北就是因为人口少导致高速车道少
独生女已经是富裕人群,江浙沪独生女更是发达国家富裕人群。(湖北视角)
希望武汉能够发展成评论区觉得不高的时代
留学生圈子5年前就在用了,我7年前就开始下载过,国内金融圈气氛最好的社交媒体。我最近转行制造业过渡,看到厂里很多制造人也在玩小红书,唯独这个社区还有人当稀奇。
周瑞的数据最权威的,好几年之前就在做
大部分都是红眼航班,什么时候有那种朝发午至的
@xin0397 多见见世面吧,看看其他城市是个什么情况,亏你IP还在江苏
一线城市多一胎,武汉这种低房价城市多二胎
我来回复你:
1、武汉和上海的房价比绝对不是1:3,应该是1:3.5,也就是说,武汉150万的房子等于上海525万的房子。在你的认知里,武汉150万等于上海450万,你的认知是错的。
2、基于1,如果房价比维持在1:3.5,对于三环边低价值房子来说,确实置换到上海比以前容易了,但是如果是武汉400万的房子,置换到上海就得1400万,这中间有1000万的差距,你忽略了这个事实:能在二线买好房子的没有能力去一线买好房子,只有二线买差房子的才容易去一线住差房子。
3、真正值得置换到京沪深的城市,全国只有4个:南京、杭州、厦门和广州,只有这三个地方的房价置换才轻松。
4、武汉确实可以置换到其他城市,但绝对不是京沪深,而是杭州和广州,因为这两个城市是比武汉强且房价差距小的唯二城市(南京和厦门不行)。
5、00/10/20后不会再考虑下一代了,以后的人只会考虑自己这一代,所以你的立论逻辑是错误的。
6、基于以上5点,武汉/成都这2个新兴城市群和京沪深3个老牌城市群的差距问题。我的认知是收敛而不是扩大。这是为什么我的ip在湖北而户口在上海的一个原因。
人家是因为在浙江创业才成功的,换到湖北学校,能出独角兽?那么多名校的创业成功的例子,挑一个偏科生出来有什么意思?湖北要是发展成小江苏,偏科生也能成为大佬。
让你们老板把公司全部迁到武汉不就行了,也造福一下中部人民
@zzwwcat 行外人懂个什么?上市注册制是吧?我干投行的都被迫转行了,给我提注册制就想笑。
业委会委员必须是有报酬的,从物业费里扣,高薪养廉的逻辑而已。发达国家的社会,物业是奢侈品,而不是公共品。同理,未来国内的物业有2种,一种是真物业,高档小区;另外一种是假物业,刚需小区。
我直接毕业后拿了户口,现在回湖北为家乡做贡献,等湖北发展成小江苏我再去上海
既然如此,不需要特意做啥攻略,还来问网友看什么,问了就说明你有期待,有期待就会有失望,而这东西最好不要有期待
买入固收理财,被股市教做人,债券收益率惨不忍睹,以为比银行理财稳,这一看还是不行,当然后期股市疲软了,看看收益率能不能到3%。
你以为这10个人是你亲戚啊,社会上的人你租个小区住宅谁敢去,形象也得讲的
学过经济学的来说,竞争加剧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除了研发岗位增加以外,最关键的是,油车也不会死,电车也不能垄断,最后都达到一个市场的均衡状态。有的人受损多,有的人获益了,合计后还是获利更多。
武汉公积金利率是偏高的,5年以上的应调整至2.5%。
@cartoon_author 新一线一般指城市,我说的省份,驴头不对马嘴
至少湖北这样定位新沿海省份的地方,要做到市市有机场,填补荆门机场、江汉市机场和山坡机场的空白。
利好光谷,加快推广
摘自Moonshot kimi智能助手: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是指在金融市场中,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存在的一种价格变动的反向关系。当股市表现强劲时,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从债市转移到股市以追求更高的回报,导致债市价格下跌;反之亦然。这种现象通常在经济和政策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近期,随着一系列提振经济政策的出台,债市行情遭遇重挫,出现了股债跷跷板效应。央行的政策“大礼包”和XX会议的提前召开,以及央行降准降息的正式落地,都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了影响,导致权益资产与长债出现反向变动。此外,市场分析认为,除了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因素之外,降息降准释放的宽货币信号也带来了债市宽货币预期的集中兑现,市场止盈情绪发酵,导致债市继续承压回调。
投资者在面对股债跷跷板效应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分散投资:构建包含股票和债券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以降低单一市场波动的风险。
2. 关注宏观经济: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以预测股债市场的可能趋势。
3. 灵活调整: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股债投资的比例。
4. 长期投资:避免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坚持长期投资策略。
我这种刚从券商离职的人,股票账户都没有,因为我从来不通过股票获取财富,我对自己前半生的定位就是看重债券、土地资产、薪资收入、低消费、长期线性增长。为什么要暴富呢?不需要有这个心态。就算接触股票,也要把钱交给机构投资者,为早日A股出清散户投资者的宏伟蓝图做贡献。
压力给到光谷东了
货源只是供应端,根本原因是需求端不行,北方人口在湖北还是不够,看看江苏和“豫杭”的面食市场就知道了。什么时候山河四四省的人不一窝蜂去京津江浙,愿意来湖北定居,什么时候武汉大街小巷就有手擀面,羊肉汤馆子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