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一下就好了,光谷中心城3年内上不了5万,武汉二手房价短期内弱势长期强势。
中和一下就好了,光谷中心城3年内上不了5万,武汉二手房价短期内弱势长期强势。
整治个头,不想着把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提升,反倒想着把高收入的拉低,心态险恶。
你要有小孩就没必要,你小孩在武汉上学那肯定用不上北京户口。
政策的目的是让学生艰难地学习,获取体验感,而不是让你轻易地学习考高分。
基础设施,提升了武汉的上限,但本身能够带动的影响有限。鄂州机场也是这个逻辑。真正让武汉兑现上限的是武汉、武汉城市圈和中三角成为弱化版珠三角、长三角,在城市和郊区形成集群的产业集群和工厂。
这种顶多几十年到百年一遇吧,说猛的怕不是经历过真正的瘟疫,现在这病毒也就是个大号流感,等到疫苗覆盖到70%以上舆论就该引导全民免疫了。
不好意思借个楼,问下有武汉信息技术产业软、硬件行业的大群交流群吗?技术、投融资类的都可,本人金融行业看这个方向,最近想多充电学习下
有啥好补充的,斗鱼是小厂,头条和抖音是大厂,小厂本身就是猥琐打法。老拿斗鱼和抖音、头条说事没意思,斗鱼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干不过虎牙,是因为虎牙离深圳近还是管理层自己的经营有问题?以至于合并还要以虎牙、广州、珠三角为主导。这才是背后更值得武汉本地社区重视的,就算斗鱼倒了,以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创业和小厂在武汉,都是这样被合并的命运?
我们都知道政策的核心目的是让大家躺平,而不是内卷,包括那些有产的人,只要中国的高考制度存在一天,只要录取好学校只看考试成绩而不是“素质教育”,那打击这种内卷模式无可厚非。
互联网教育行业本质上是利用无产阶级做题家让中产高产富裕阶层防止阶级滑落的。仔细品这句话。
为什么这消息一出很多人要失业?无产做题家们要失业,以前占据写字楼的青年人要失业,当然他们的那些老板更不好过。这个行业已经凉了,看下一个容纳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是啥吧。
说句不好听的都已经2021年了,还在用2010年的规划思路写文件,明明已经是城市群抱团的时候了,哪来的所谓“中部地区”?就是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中三角、珠三角、中原、关中平原、山东半岛这些个城市群。另外合肥、安徽,都徽京了,长三角了,还分到中部呢?
@dark 电竞,选择更多了,毕竟我们找个好点的草皮踢球都费劲,但电脑游戏是真方便。
可以的,祝你喜结良缘
搞这些门面有什么用,还有几亿人口居住在中西部,很多人一辈子连上海浙江都没有去过:)
同比19年才增长3.7%,说明湖北省还是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湖北下面的县市经济恢复情况让人捉急啊
“到2022年末,湖北力争境内外各类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0家左右”——这是18年新闻报道的上市公司倍增计划,大家看看实际效果.....即使没有疫情能不能完成这个指标。
乐观预测2025年武汉要超过180家,湖北超过250家;2030年武汉300+,湖北450+,2035年武汉400+,湖北600+,勉强达到浙江省2020年的水平,届时以武汉为核心的中三角基本奠定中国五大中心区之一的地位,要做到武汉城市圈、湖南中三角城市圈每一个县有上市公司,南昌城市圈每一个县级市和地级市有上市公司。
好事,今天在上海ai大会看项目,长沙都有来参展的,武汉得加油,让独角兽在中三角开花
洗手间和停车场最能看出档次。
今天在研究旷视上市的交易所问询
啥时候武汉有开50万的小厂和30万批发价的厂啊,全是蜗居在一线还观望不回来的
@crane1989 严格来说是游戏直播,市场容量很小
禁止B站弹幕功能,虎牙和斗鱼就翻身了。
工厂这种只能建在新区啊,服务业什么的肯定先把内环写字楼填满
金融圈打工人士评论下吧,全日制MBA也有鄙视链。一般来说非要论“学习门槛”的话,普遍名校研究生高于名校MBA,所以这里的名校要是非常好的名校不是一般名校才显得门槛高。国内的话最强的就是中欧,再之后是清北和上交高金,但这些门槛排名也在欧美顶尖MBA之后。
然而抛开门槛,非要论含金(钱)量,那就算是长江商学院都可以碰见有钱人。看你想认识高智商学霸打工仔还是精明有钱小老板了。前者大部分都是靠“高门槛”卷高薪打工岗位,后者嘛有各种来钱的办法就看你造化了。
学区房这东西每几年就变,因为光谷圈层没有稳定下来,光谷外地做题家太多了,现在闭眼随便买以后都是学区房
不改变分配机制没用,衡中模式还有人支持我也是不敢相信,现在知乎和B站上的民声都已经臭了,大方向不改变小方向内卷人人喊打
@Julian24 太古里之前不是传和光谷东对接吗?光谷本来偏孤立系统,在关山或者中心城这里搞一个1.5档的高档商场还是有潜力的
电影院疫情开不下去的,其实我更期待街对面汽发社区拆迁后,来个太古里级别的规划
目标是赶超苏州工业园
我以为你说的是学历卷,结果一进来还是那些老掉牙的和内卷不相关的玩意儿。一边说老员工“躺平”一边又说武汉“内卷”,这是什么逻辑?希望论坛里多一些和兄弟城市I T圈的对比,毕竟大家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容积率是首要问题,第二个还是参考房价。武汉最近开始限制容积率在3以下,光谷中心城基本都在3,所以这也是中心城房价为什么贵的原因。你看看万柳书院是吧,那地段对标关山口的泛悦城琨御府,看看那个容积率,你再看看单价(现在3.3-3.5左右),如果是做到万柳书院的品质,单价估计在5-6万…
按照这个逻辑,把武汉的平均容积率砍到一半,基本上武汉整体房价要涨到现在的1.5-2倍,接近南京杭州的水平了。也就是说,为了维持武汉看似低房价的优势,**选择了这个粗糙的道路,高品质楼盘在武汉的稀缺就是这个缩影
不会,因为外地人都是工薪阶层,首要的考虑是离上班近,但武汉和成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武汉的上班核心区域和土著核心区域是分离的,所以成都高新区是顶点但武汉的高新区不是顶点
成都和武汉就是互联网大厂的成本控制中心,成都有的分部武汉迟早也会有啊……
@lfag 质量比南京低,而且武汉大学生这里面有很多专科和非一本的,之前看过统计,再加上南京工资基数高(江浙沪)
我朋友圈就没看见过男生发520收到礼物的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