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南经开大道最牛规划,一张图惊掉下巴。。。。。 |
感觉有轨电车舒适性很高,唯一缺点就是容易堵车,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在拥堵路段做高架,答复都是答非所问或者很牵强。可以试试在有些地方做高架看效果,如果好的话就不用跟汉口们争地铁了,反正争不过。光谷土地多,就多做轻轨和在十字路口高架通过的有轨电车。省下来的钱看看能不能投资一些光谷需要的产业,比如硅片厂,让华科和武重合资搞个机床厂绝对。反正个人不得有轨在路口做高架成本也不会超过轻轨,但是绝对不比轻轨差。光谷现在最缺的是优质企业和优质工作岗位,与其花大钱和汉口争地铁不如花钱搞产业,其实很多低端产业也可以引进的,做衣服鞋子的都能引进,以武汉现有工资水平还是很有搞头的,等产业规模大了自然有更多更强的企业来,到时候再慢慢淘汰就好了。花山港扩大,到时候集装箱江海直达,做的高端低端产品都能直接出口或者通过上海转口。
@lcy630409 武汉做的高架少吗?为什么关山大道不能做,雄楚大道都做了。什么阴影,只是十字路口做,又不是所有地方做。成本对比轻轨和地铁可以忽略不计。以后所有的路都会做高架你信不?反正要做,为什么不先给有轨做了。
@lcy630409 每天堵车的油费都够做高架了,不信你算一下。
@kuwata125 全程高架那是轻轨,只是在路口做高架吧有轨和社会车辆分流,有轨高架只需要两条轨道宽度就可以了总共没几个路口,能要几个钱,承重能力比供汽车用的高架便宜多了。其实不该叫高架,就是桥嘛。
@zhouzhe8013 最新的规定有轨电车的修建不用上报fagaiwei
@ whymar
用“宜”这个字,也是代表要执行的。不是不想用就不用。如果不执行,需要专门的论证,得到专家组及相关机构的认可,说明采用替代方案必要性。
工程建设采用的现行方案,在设计阶段都是有针对的考量的。
举例来说,为什么关山大道会选择路侧铺轨过路口?
有轨电车轨道铺设于路中、还是路侧,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规划、道路交通组织和通行能力、工程可实施性等主要因素。光谷有轨电车L1和L2线路也有部分区间设在了路中,如L1在光谷步行街段、光谷一路段走的是路中;L2在大学园路、神墩五路、光谷七路、九峰一路等路段走的也是路中。
根据光谷有轨电车设计单位上海城建院解释,之所以会选择路侧铺轨,主要受3个节点制约:首先,跨南环铁路的关山桥已在路中架设,该桥设计承受能力有限,有轨电车无法从其上面穿越,只能从路侧新建有轨电车专用桥梁,跨过南环铁路;其二,由于规划大学园路上跨三环线市政桥也在路中架设,有轨电车只能从道路东侧上跨三环线;此外,考虑到雄楚大道跨关山大道高架桥,有轨电车如果放路中,就会占用路口11米宽路幅,制约了该路口社会车辆通行能力。
因此,只能选择路侧建设,在此方案下,有轨电车直行通过路口时,与直行社会车辆同步放行,对直行和左转的车辆无影响。针对右转车辆,在不减少沿线道路直行、左转车道前提下,增加右转专用车道。同时,设置右转专用信号灯、增加“红灯亮时,严禁右转”等标志标牌,引导右转车辆行驶。
相比起工程设计,现在是社会车辆和行人违章,干扰有轨电车正常运行。
有轨电车配备了三套先进制动系统。其中电车刹车较平稳,用于列车进站等常规刹车,司机只要推动制动档杆即可。液压和磁轨刹车用于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司机按下紧急制动按钮,液压系统会刹住车轮,但惯性太大,轮子不转,车体还会向前冲,此时利用车体和轨道的磁力“吸停”列车。
有轨电车在经过平交路口时,会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驶,但有轨电车长30多米,车身自重50.8吨,外加车上还有200多人。如果有轨电车按照正常时速30公里运行,最小刹车距离也要17米。即使一般小汽车以30公里时速行驶时,制动距离也要4.4米。所以,有轨电车面对突然闯入轨道的车辆十分危险。
有轨电车开通以来,除一些驾驶员在平交路口不看信号灯违规右转,不按道行驶、超速闯黄灯、在有轨电车站内违停以及电动车、行人不按信号灯通行等违章行为也存在。
目前,有轨电车途经珞喻路、创业街、雄楚大道、南湖大道等66个平交路口,已实现电子警察全覆盖,同时各路口还有57套全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驾驶员的任何违章行为都将被记录下来。
下一步,也将考虑对有轨电车部分运行区间加装封闭隔离措施 ,并在人流量较大的路口增设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 wmxlh
光谷有轨电车的站太多吗?
站间距的确定是经过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包括吸引客流、旅客出行时间、工程造价、项目运营等等多方面。
这里节选部分分析如下:
不同利益群体(乘客、运营商和政府)对现代有轨电车车站分布的要求不同:
(1)乘客更看重交通效益。从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缩短乘客旅途时间,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益的角度来看,车站分布应使乘客出行时间最少,实现运输工作量最大化。这就要求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以及吸引乘客的其他因素。
(2)从运营商的角度看,车站分布应使运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达到所期望的运营水平下,使总体消耗的系统费用最少。
(3)政府则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如缓解快速路的拥堵;从长远来看,如实现人口高流动率、土地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高生活质量等。
基于费用效益的可量化和与站间距的直接相关度,选定车站工程费用、运营费用(车辆购置费),运营收入(车费收入)和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4部分进行定量分析。以运营效率最优兼顾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为目标,按这4个部分建立计算模型。
(1)从乘客的角度,以要求出行时间最少为目标,则平均站间距取0.5 km为宜;
(2)从车站分布的总效益最大来考虑,则平均站间距取0.8 km为宜。加大计算精度,得到:平均站间距取better_d1=0.53 km时,乘客出行时间最小=16.71
平均站间距取better_d2=0.84 km,车站分布的总效益最大=50 581万元。
结论:
(1)牵引计算表明,有轨电车能实现70 km/h速度的最小站间距为0.631 km。一般现代有轨电车的合理站间距为0.5~0.9 km。
(2)乘客出行时间最短的最优站间距d随平均到站速度v0、列车匀速运行速度V、乘客平均在线行程l和停站时间S的增加而单调递增,随有轨电车的牵引制动性能(加减速度)a增强而单调递减。上述结论为现代有轨电车确定合理的站间距提供了理论支持
(3)以运营效率最优兼顾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为目标,从车站工程费用、运营费用(车辆购置费),运营收入(车费收入)和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4个部分建立了站间距优化模型;并用Matlab编程求解,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相关资料,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度较高。
人行天桥不和车过路口的桥还是很不一样的吧。
有轨从华夏学院铁路桥过来落地斜坡长度300米,这么一算一上一下两个路口要距离600米以上才达到过山车的水平。
而再来看看关山大道,铁路和关南园路间距500米,重新架桥已不可能,除非高架直接延伸。
往前,关南园路到高新二路580米,而且还是一上坡,架桥又不合适了,如果下穿,势必会影响高新二路的地铁13号线,高新大道路口的11号线也是同理。
再往前,高新二路距离融科天域北边凌华路300米,武职大门580米,凌家山北路900米,这如果不一路高架过去怎么保证能在高新二路和凌家山北路路口架桥?
继续往前就更撤扯了,凌家山北路距新竹路200米,新竹路距新南路300米,新南路距新北路250米,新北路距高新大道250米...
这么一看,拥堵路段架桥和全程高架实际上就一回事。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