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yujiangnan 除非可以做到宁缺毋滥,接受不结婚,否则还真别太挑,现在结婚太难了。
@yanyujiangnan 除非可以做到宁缺毋滥,接受不结婚,否则还真别太挑,现在结婚太难了。
以前我们乡里面搞了鞭炮厂,没两年就炸死了工人。后来再也不敢弄了。
提前买好返程机票就没问题,三亚还是很值的去的。国内旅游最麻烦的就是要先做好攻略不然容易被坑。
因为幸福就是你吃馒头我吃肉,看别人天天炫富谁能高兴起来。
主要还是没有统战价值
@xiaoxianyu 集中燃放可以解决火灾问题,但是会引入安全问题,一堆人在同一个地方释放各种不同的爆炸物,那场面想想都可怕。
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gaokaihust 你这就扯了,我在深圳出去吃饭人均基本在120以上。PS:当年到深圳第一件事在地铁站办公交卡,收费40,我脱口而出说“我靠,武汉才20”,办公交卡的人无奈的说“你也知道这是深圳了,连屎都比别的地方贵”。
这就跟预制菜一样,就是大家唾弃的人力低成本优势在慢慢消失。应该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10月底托武大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帮忙发了个华为校招广告,并没有同学鸟我。字节的同学也说让辅导员帮忙发了个,同样没人鸟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发的晚同学们早就签约了。
金龙鱼调和油
黄山毛峰
丈母娘带娃才是正确选择,不是说母女对于带娃没有分歧,而是他们吵完后立马就会好,不会有隔阂,早上吵完中午就好。有条件的朋友一定要选丈母娘带娃,我就是请丈母娘带娃4000一个月,虽然老婆跟她妈吵的更多,但是不用我居中调节。
我觉得10年内差不多1:1吧,毕竟北方不适合电车,有长途旅行需求的人也不适合电车。
新冠后幼儿园的各种病毒感染潮就没停过
星越L,要不因为穷烧不起油,我肯定买星越L了。贫穷使我只能买电车。
身边一胎儿子,二胎想拼女儿的几乎都失败了,80%含泪喜提两儿子。
@mike1 当年切换lpr也有很多人说后面肯定要收割韭菜,所以选择固定利率。
不至于,我自己的经验冬天电耗大概比夏天百公里多2-3度电。
拥有让自己开心的能力。大学室友现在过得最开心的一直是那个挂科无数勉强毕业的兄弟,他现在也是赚的最少的,但是架不住人家欲望低,整天乐呵呵的。现在真的发现取悦自己也是一种能力。
@royen 老百姓会才不会因为环保买电车,只会因为油价高电价便宜买电车。
黑冰
@ChiefSoulCoder 现在想带老人润很难了,老人润过去是纯享受福利,发达国家也没这么傻。
@leixing 满载下车,空车上山实现0电耗是完全有可能的。
@daodaodog 我娃上的公立幼儿园,现在大班也是各种玩+一些通识教育。我觉得挺好的。
现在小学已经恢复正常的教学进度了,提前学小学内容可能会让小孩子进小学后养成上课不听讲的习惯。
带薪带娃,我爸妈就是帮我带薪带娃。现在我享受好处以后就会承担义务。
小时候经常被狗追,但没被咬过。但是有一次放学在回家的路上亲眼看到一只狗突然冲过来咬了我同学屁股。
我们那里只吃腊狗肉,烟熏的那种,贼好吃,就是火大。
我老家有个采石场,因为紧邻隔壁县县城,石头都卖给隔壁县建房子了。采石采出百米深坑就不让采了,然后隔壁县搞基建渣土没地方运,又把坑卖给他们倒渣土了。
加班就是有用,所以mks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你不干有人干(你不加班别人加,本国不加其它国家有机会了也会加)。都说非洲懒,其实只是他们没看到希望而已,奥德彪运香蕉命都不要还怕加班?天道酬勤对于个人来说不一定成立,对于群体来说基本成立。
我闺女幼儿园班上的男女比例也严重失衡,不过是女生远多于男生。开家长会班主任还调侃我们班女生远多于男生,所以班级氛围有点叽叽喳喳。
汽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属于重大消费项目,很少有人会为所谓的情怀、营销之类的东西买单。网上吹性能车吹了多少年?多少汽车品牌被忽悠推出性能车然后被摁在地上摩擦,包括比亚迪的海豹销量也远不及同价位的汉。在中国,销量高的汽车一定是解决了消费者痛点的,没有谁可以凭借营销在这种需要掏十几万的产品上胜出,中国老百姓在掏钱这件事上还是很务实的。
@BusyFox 维修:不知道,还没修过(我的电车说是终身整车质保,不知道能落实到什么地步),另外我的车不是特斯拉,车身不是一体铸造的,维修成本应该跟油车差不多,除非电池坏了,不过电池一般都终身质保。保养:我的车是基础保养终身免费,大保除了没有机油机滤变速箱油其他应该跟油车差不多。保险:第一年,交强险+200万第三者+车损险,平安报的4400,没感觉比油车贵多少。
油车对电车的优势在于油车适用所有用车场景,但是这种优势的代价是更高的使用成本。第一辆车买电车很有可能会后悔,觉得是电车限制了自己的长途出行,所以建议第一辆车买油车。我是油车置换成电车的,因为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油车经验,长途旅行我更愿意坐高铁,所以我不愿意为长途旅行这个优点承担更高的使用成本。PS:换了电车是真的香,之前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百公里油耗差不多12升,现在上下班百公里13度电(我有固定车位装了家充,有时候在公司充免费)。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