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shawn 又一个「人口太多」论,人消费资源,但也生产资源。
1K 人需要 10 个厨师 955,1W 人需要 100 个厨师 955; 但你让厨师 997 的时候,就不需要100 个了,只需 60 个。
DeepSeek:
关于是否应该根据中医的建议给孩子改名,这涉及到个人信仰、文化传统以及对中医的信任程度。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中医的资质:首先,您应该确认这位魏医生是否具有合法的中医执业资格。在中国,合格的中医师应该持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师资格证书》和《中医医师执业证书》。如果医生没有挂牌开办诊所,这可能意味着他没有合法的执业资格,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改名的依据:中医建议根据孩子的生肖和出生月份来改名,这种做法的科学依据并不明确。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姓名学认为名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因此,是否改名应该基于您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
孩子的利益:在做出决定时,最重要的是考虑孩子的利益。改名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份认同、社交关系以及官方文件(如出生证明、护照等)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都应该被慎重考虑。
专业意见:如果您对中医的建议持怀疑态度,可以寻求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比如儿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为科学和实用的建议。
个人选择:最终,是否改名是一个个人选择。如果您认为改名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并且您对中医的建议有信心,那么可以考虑改名。但如果您对此持怀疑态度,或者认为改名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么您可以选择不采纳这个建议。
总之,建议您在做出决定之前,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考虑,并确保所采取的行动符合孩子的最大利益。同时,对于任何医疗建议,都应该确保提供建议的医生具有合法的执业资格。
ChatGPT:
关于是否给孩子改名,这要看你的个人信仰和接受程度。改名并不能从医学角度直接改善孩子的体质,但如果你相信姓名学或传统文化,觉得改名能带来心理安慰,那可以考虑。不过,改名是个大决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份记录、社交和适应能力,所以要慎重。
至于这位中医是否合格,有几点需要考虑:
是否有正规执业资格:这位医生“没有挂牌开办诊所,只在家里看病”,可能存在非法行医的风险。正规中医需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在合法的医疗机构行医。
诊断依据是否科学:中医确实讲究体质辨证,比如“易上火体质”,但用生肖和出生月份来决定是否改名,明显不属于中医学范畴,更接近风水或命理。
是否提供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医生的建议主要围绕改名,而没有针对孩子的体质提供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方案,那就需要警惕。
建议:
先确认医生是否有正规行医资格,可在当地卫健委或医疗机构查询。
对孩子体质的调理,建议找正规的中医师或儿科医生。
名字的改变应基于个人意愿,而非迷信。如果真的要改,也可以咨询更专业的命理师,而不是仅凭一位未挂牌医生的建议就做决定。
可能是临时故障,
但感觉未来的趋势是,随意养老金不够,养老金缴费历史不会让你看了。
现在搞 EP 不容易,短期看到手没多多少,但长期看新加坡更划算,无年龄歧视,退休金高。
进可攻退可守,机会不容易,建议去。
一个小孩一年 10W
花太多没必要,小几百比较合适,免费也不合理。
没算过自己的具体消费,但对比 LZ 的每一项,除了工作日吃喝,其它都比 LZ 高。
@Monster_Hunter 这就对了,他鼓励你吃苦,你吃苦了,他才能享受;
难道不是套壳 Android?
2岁3个月送去幼儿园里的托班,上了 4 个月,适应的很好;生过一次病,跟幼儿园无关。
5、6 两个半月,减了 9kg;对于上班族,减肥不要上太大强度,强度大必然无法持久。
1、关于坚持,各位是如何度过半夜饿的睡不着教的 -> 可以吃,但少碳水 + 多蛋白,不容易饿,还不长胖,坚持 3 周左右,你的身体会适应。
2、中途有二三朋友聚餐,去还是不去呢 -> 聚餐可以去,参考上条,少吃碳水,你朋友会支持你的。
3、上班的时候加班回家晚,大概10点到家,如何强逼自己运动呢 -> 运动不是非得每天在外面跑步 1 个小时之类的,吃完饭出去走走,去公司爬楼梯,回家爬楼梯,波比跳 10 分钟,周末再多运动会儿,足够了。
4、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如果避免一次放纵之后次次放纵 -> 有成果了,就知道如何健康的控制体重,以及知道自己能做到;放纵就放纵。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想拿捏别人, 2 重要,不想被拿捏, 1 重要。
就像,一个孩子,是自己的掌上明珠,也是别人控制你的工具,「他的软肋是他儿子」,这句话熟悉吧。
还得是 mks 出生那地方,一年年假 30天;世界不多的以 mks 思想为中心的国家,不知道他老人家看到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感受。
娃在屋檐下,你就低头买吧。
苹果手机可以用 6 年,性价比不低。
PDD 这种APP, 可以在安卓上可以拿手机 root 权限,在苹果上不行。
薪资不错,可惜不在武汉。
开慢点对行,没什么难度。
@royen 您开心就行。
@huanfengjacky 成年人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信不信中医无所谓,自己开心就行。
婴幼儿的的常规食物都是逐步添加的,真心建议中药慎重。
如果不确定中药是否靠谱,看看中药里的药材的成份,然后网上搜索一下各个成份,如果含有神经毒性、重金属,比如什么雷公藤、麻黄、半夏、黄药子、巴豆等等,扔了吧。
@mobao "很多慢性病,西医是没办法的,但中医行"。能举一个例子吗?一个就行。
焦虑的家长,病(问号)急乱投医;
最感兴趣的,竟然是那个手指放血的。
尼玛,什么年代了,还指节放血,真是服了。
有进口的优先进口,能自费的选自费。
看上去只有 2 个小时,算上通勤,至少 3 个小时,这么热的天再打个车什么的,白干了。
很多都是提前学,个人觉得没必要,但现状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卷。
人死后,就成了粪土,粪土都见过吧。
别犹豫,自费打进口九价。
年薪 50,有房贷有娃,245 的鞋等了一个月 618 还没降价。
月休几天?
小区群里问问
少吃(控制碳水、糖) + 多动(有氧、无氧结合),坚持两个月,效果明显。
不存在只减肚子一说。
我家娃两岁可以有很多对话,但娃的发有自己的节奏。
不放心就去找儿科医生评估下,毕竟医生是专业的。
@visvlee 读书挺多的,100 多年前,很会比较,你家辫子还留着没,给光绪帝磕头了吗。
建义下次比较下 1000 年前,还有奴隶呢,更有说服力。
工厂里的 997,这种畜牲不如的工作,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人,还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大规模做到。
啥信息都没有就有这么多人求推,IT 行业是真不行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