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INE 所以华师一不算作武昌区,外初外高也不算作江汉区。
@HISHINE 所以华师一不算作武昌区,外初外高也不算作江汉区。
哈哈哈,确实偏题了,主要是这两个小学都是很好学校,华科附小,生源好,偏素质,瑞景小学一半百瑞景孩子,一半摇号,之前是民办小学时,找关系进不了武汉小学本部的,都是安排去瑞景小学,师资也非常过硬,就单纯对比这两个小学,不分伯仲,楼主根据自己情况,接送是否方便,一二年级校内英语安排,学校活动是否丰富,是否能择班,周边培优是否方便,再纠结纠结吧。
@mlqs 华师一虽然算作武昌区,但是无论地理位置,还是分配生额度,都不是武昌区独享,感觉它不是武昌区的天花板,是武汉市的天花板
如果能保证上华科附高那肯定是最好的了,12年上学无忧,但是华科附高后面肯定是越来越难考了,而光谷目前就孵化出这么一棵独苗苗,如果平时分数不够,还得跨区裸考选其他一批次高中,如果平时分够,但是发挥掉档,下面兜底的高中,实在不好选,但是武昌区八所省示范,两所市示范,上有省实验天花板更高,下有市示范文华中学,分层更多,再加上比例越来越高的分配生,我觉得更好的,不是瑞景小学,而是武昌区,可能东湖高新后面会弯道超车,但是武汉高中格局几十年了,想要改变,真的挑战非常大。
我选瑞景小学,可能对口初中武汉初级中学的成绩不如华科附中,但是武昌学籍,可以摇566,还可以摇华一寄,再不济上对口初中,也有分配生优势,武昌学籍读高中的好处太多了。
@zespri 如果是正规用地,教育局牵头那肯定没问题,问题是曙光牵头,当块肥肉一样,换谁都不乐意吧!
@ceshi 23届确实有几个小区的学生去实验小学借教室了,24届没有。
南湖一小应试些,一年级就有英语,卷很多,南湖二小相比南湖一小素质一些,一年级没有英语,之前好像是三年级开始,现在二年级就有了,二小素质是相比一小而言,两个小学成绩都很好,想卷的话去一小,没有那么想卷,二小更适合。
周围二小,十小,实小人户不满一年的虽然都正常上了,但是因为不满一年,家长一直提心吊胆的,不到最后收到短信录取通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而且打电话给教育局,只有官方回答,不保证。上面说对口十小,统筹去了十一小的,应该也有点问题,因为十小的统筹校是十二小,实小的统筹校才是十一小,确实有买了大公馆的,娃去了十二小,而且初中也不能去光谷实验,那是因为人户不合一,不是因为不满一年。
@beixue1037 你也知道是人户不合一,不是人户合一不满一年。
@Donny 正解!前面张口就来的,说一小二小不用想的家长,明显就不是一小二小家长。到目前为止,东湖高新就没用过这条规定卡人,至于后面会不会,你问官方,官方都是统一口径,不保证。
湖北对比江苏,浙江,下面地级市真的差距很大,这三个省用的同一份考卷,对比分数线,本科率,一本率,差别挺大的。
@rookien95 你去搜一下汉阳有几个高中,汉阳区官方发布的数据全口径特殊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全市领先!现在纠结的就是这个特殊本科到底是啥本科,是所谓全口径的普通本科,还是一本线,首先排除全口径普通本科,武汉市平均75%你信吧,汉阳24年高考考的非常好,应该也知道吧,不可能汉阳本科过线率还不如武汉市平均水平吧,调考里武昌一本率60%+,这里是不包含艺体的,汉阳官方说的全口径是包含艺体,而且在有一家喜报里清楚写标注过的全口径过本科特殊招生线(传统一本线),至于结论如何,大家各自理解,反正肯定不是你说的普通本科线,逻辑根本说不通。
把本科率分母想歪的人,真的是很傲慢,太自以为是了,把别人当傻子。
@rookien95 一看你就是没去查喜报,《全汇总!大汉阳7所高中2024高考喜报,成绩喜人!》里面有篇喜报,全口径过本科特殊招生线(传统一本线)
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1062人,其中,公办学校招生计划为53997人,民办学校为7065人,共计比去年增加7192人。全武汉市包括远城区预计95000人初三毕业生,按照这个数据的话,预估2024年公办普高率在56.84%左右,民办普高率65%,民办高中也是高中,也能参加高考的。
@HISHINE 2024年北京高考本科录取率为62.6%,本科录取人数为42537人,高考报名人数是6.72万。2024年北京本科普通批次分数线为434分,过线人数高达44923人,上线率为80.31%。与2023年相比,本科线降低了14分,本科率提高了3.6%。你查的是本科录取率,不是本科上线率
本科率,第一反应分母是所有学生,而不是参加高考的,这个说法也是很奇特了
@HISHINE 你这个0.57不准确吧,应该把民办高中算进来啊,不应该只算普高,民办高中的娃也是能参加高考的
@HISHINE 天哪,搞了半天,居然bug在这里,你们居然认为本科率的分母不是参加高考的人数
@qian_dan 你去搜全国各省本科率,也是参加高考人数做分母,有哪个是把中考人数算进去的,我说武昌区本科率90%以上,东湖风景去本科率50%以上,主要是为了证明武汉本科率75%这个数据的真实性,75%是武汉市平均水平,武昌教育资源强,这个是众所周知的吧,如果你想要证明一个区的好高中多,所以本科率高,跟它的教育资源无关,跟它区内生源也没关系,那你举错例子了,你不应该举武昌区,因为武昌区中考普高率就是高,证明它生源就是强,我教你哈,你应该举例青山区,因为青山区普高率很差,但是它的本科率很高,因为青山区的好高中就是吸纳了很多外区的牛蛙。
@paulo 去搜汉阳区高考喜报,目前官方数据确实只有汉阳区这一个显眼包出过。
还是你想说,本科率应该叠加中考普高率,才更准确?那声明一下,这个本科率是没有算中考分流的,是中考分流后,参加高考的人数为分母
@qian_dan
@qian_dan 搞不懂你到底质疑的是什么,武汉本科率70%+不可能?还是武昌区本科率不可能90%?还是武汉市中考比较难,考高中比下面地级市更难是假的?
@qian_dan 普高率没有80%-90%跟本科率有关系吗,前面说过了,武汉的中考比下面地级市难很多,中考就已经筛选了一遍生源,高中跨区读书,跟汉阳区本科率80%以上也不矛盾,跟武昌区90%以上也不矛盾啊,武昌区高中资源很强,这个都知道啊,所以它本科率90%很正常啊,所以到底是数据的哪一点让大家怀疑了,武汉市本科率70%以上,这个数据这么难以让大家接受吗?东湖风景区本科率50%,这个正常吧!好几个教育洼地区都是60%,我不是啥教培行业,我就是普通家长而已,本来看全国本科率,看湖北省本科率很焦虑的,结果发现武汉本科率这么高,发现好像可以不需要焦虑了,如果不相信,就去查资料,去验证,不要张口就否认。
在武汉考高中比下面地级市难得多,这就把生源筛选了一遍,再加上武汉高中层次也多,不像下面地级市,好高中就一两所,其他都是普高,再加上父母重视程度,从生源,到学校,到家庭,各方面叠加,导致现在差距如此之大。
@paulo 不行吗?不要总想着质疑,去查一下资料,不查你根本不知道,城乡的教育资源差别有多大,不是武汉多厉害,是湖北地级市现在生源,教育资源多惨。
@rookien95 而且搜喜报,你就会发现特殊本科是啥意思
@rookie95 可以去搜一下2024汉阳区所有高中的高考喜报,没几所,很容易就能得出结果
@rookien95 我感觉不是的,因为武汉教育博主讲过,武汉的本科率有70%+,这还是包括好几个教育洼地区,汉阳区算是武汉教育不错的区,不可能低于武汉市平均水平
说数据一眼假的,可以网上搜一下高三调考数据,官方不能宣传这个数据,因为实在跟下面县城差距太大了,汉阳区官方发布的数据全口径特殊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全市领先。这个“特殊本科”是啥意思不清楚,但是肯定不是最低的本科线吧
@knightdf 加了外初和美加的数据,如果不加,可能不如东湖高新
主要是看对口小学的要求,不同小学差别还是挺大的,最好是问同小区在对口小学在读一二年级的家长,楼上肯定是光谷一小或者光谷二小的家长,光谷其他公立小学没有这么卷。
外界对光谷小学,真的是低估了二小,忽略了实小和六小
看到一个榜单统计各区外冲录取人数,东湖高新74人,武昌区66,洪山区44,经开区43,江岸区31,硚口区19,江汉区17,汉阳区13,江夏区5,青山区5,去年东湖高新排第二,武昌区第一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