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cai 无比认同,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氛围太重要了。
我也是典型的例子,我初中一开始在平行班,学习氛围一般,平时大家嘻嘻哈哈,学一会儿玩一会儿,一直都是20名左右,后来进了快班,直接倒数,学习氛围太好了,大家都在学习,互相探讨学习方法,不亦乐乎,而且学习的都很快乐,比如说找到了一个新的解题方法,这个时候,你一个人玩儿都不好意思,然后我也跟着一起努力ing,然后又进了前20,之后也一直徘徊在20名左右。
@Jiucai 无比认同,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氛围太重要了。
我也是典型的例子,我初中一开始在平行班,学习氛围一般,平时大家嘻嘻哈哈,学一会儿玩一会儿,一直都是20名左右,后来进了快班,直接倒数,学习氛围太好了,大家都在学习,互相探讨学习方法,不亦乐乎,而且学习的都很快乐,比如说找到了一个新的解题方法,这个时候,你一个人玩儿都不好意思,然后我也跟着一起努力ing,然后又进了前20,之后也一直徘徊在20名左右。
@ice10086 有钱人进去我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去民办的都是有钱人,但是现在摇号了,有钱这点能确定,但是怎么确定有一半是成绩好的?
@hsx01 如果理解错了,请指教一下你的理解?
那你的意思是不是: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可以两手抓,家长们都可以先去博一下民办初中,反正摇不上号,退而求其次,依然可以去对口的初中?
@Jingxuan 首先我比较好奇枫叶,海淀,外校美加是否也属于这次民办的范畴?还有华一寄宿?华一光谷?
如果这些学校都属于这次民办统一摇号的范畴,就算不涨价,就现在的学费,一般的家庭学费+学杂费都负担不起。
@dudu96 现在公民同招,公办和民办同时一起招生,所以不存在公办中小学空出学位等着你,等你摇号落选了,好的公办学校早招满了,你只能接受统筹安排
@time2 谢谢,看来大多数朋友更看重家庭教育,我周围朋友意见基本和你一致,孩子在自己身边,自己带是最好的。
@time2 现在看了一下光谷的普高率,好像就实验和二初还行,我一直挺纠结,以后小孩是不是应该回阳逻读书,因为我的户口对口阳逻一小和阳逻一初,想听听你的建议和意见
@time2 原来如此,谢谢解答
话说现在三中倒是真没落了,都快被二中赶上来了。
我记得当初阳逻高中解散以后,听我小姨说,不少老师都去了三中,三中优质老师去了一中,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冲淡了三中的教育质量。
@xyz007 我阳逻的,我也想说啊,我初中我们班一个华一,隔壁班的外校,我还是三中的,阳逻一中,新洲实验,改制这些更强的学校,不至于没有吧
@glyybb 抱歉,纯属个人主观印象了,我刚才查了一下,近几年新洲区去华一的每年基本就1个人,或者没有,我主要结合我当年读书的经历来推测的。
我07年阳逻三中读初三,我们学校有1个女孩子个去了华一(我记得叫秋杏枝),还有一个女孩去了外校(徐卫红),我想阳逻一中和新洲实验,一初,改制,估计更强吧,加起来应该不少。
我小学的时候,经常能听到阳逻街道上成绩好的去华一和外校,然后发鞭炮的,现在看数据,新洲教育应该是越来越弱了,我还停留在以前的老印象中。
@hc1713 四黄中学有点儿衡水那个味儿,事实上对于应试教育,效果确实很好,几年前还听说外校有个老师把孩子送到四黄去的。
@shine454 我是新洲区的,我们这边的学生,成绩顶尖的,首要目标都是华一和外校,其它学生目标就是新洲一中,新洲一中武汉12大领航学校,除了华一和外校,相比另外9所中心城区的名校,一本率并没有差多少,新洲一中和另外9所的差距实际上体现在超高分段,顶尖的学生中考前就被华一和外校给抽走了,
所以,至少在我们这个武汉最偏远的郊区,并没有多少学生想考市内高中,因为全区的教育足够给他们晋升的渠道。
@shine454 远城区中,有个典型,东西湖区,普高率长年武汉13区倒数第一,普高线比其它远城区高不少,整个区初中遍地,高中就那么几所,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结果
自主买花山
投资花山短期,左邻长期
@funingken 不是公平教育,我说的是教育平衡,教育局意思是尖子生不要都集中到私立学校了。
这是不是说明房价也要涨?毕竟制造成本上升了
我比较好奇光谷这边几所全自主招生的民校,比如华一寄宿,美加,海淀,枫叶,华一光谷这些会怎么处理,还是说这些学校不受影响?
@funingken 交不起学费,就不用报名啊,摇号的情况是报名人数超过了招生人数
@funingken 目的是为了教育平衡吧,去年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施行100%摇号了,目前武汉有7所公参民的名校:二中广雅、六中上智、七一华源,武珞路实验,一初慧泉,十一崇仁,汉阳第三寄宿,都是摇号+自主招生4:6的比例来施行的,其它的完全自主招生的也不少,华一寄宿,外校美加等
@xmgh 总感觉就算100%全面摇号了,民办也会以各种方式淘汰掉不是目标的学生群体,比如涨价
这个和前段时间武汉学区房大涨是不是有一定关系?
在上海工作?把武汉的卖了,在上海买一套
我都是和朋友周末在家ps4上开FIFA
@minw155 光庭信息什么时候上市了?
加班挺多,就差硬性996了
B站
@jerryonion 给你科普一下,武汉有几个特例区域,虽然不是在主城区的土地上,但是教育医疗社保都和主城区统一。
1.东西湖区的常青花园(香港新世界开发的,资助二桥的条件,前段时间长青的学区闹的很厉害,就是这里)
2.武汉经开区(托管的汉阳和蔡甸的土地,蔡甸郊区,但是被经开托管的区域政策和主城区统一,13年经开整体托管汉南,目前汉南依然执行郊区政策,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统一主城区)
3.东湖高新区(托管洪山和江夏的土地,江夏郊区,但是整个光谷政策和主城区统一,光谷和江夏的分界线在凤凰花园那一带,北边都是属于光谷的,富士康西路东北,汤逊湖桥以北)
这可比别人一直吊着你强多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光谷之前不是有一条自动驾驶的线路呢,车上还有”光谷梦“字样
现在不知道咋样了
确实在光谷网球中心举办,FPX RNG
程序员都想逃出城,城外的人都想进来,
身边不少同事都后悔进来,有些都在备考公务员
上朝
《致命女人》
这段时间常青花园的事儿闹得,才知道,在武汉考个普通高中都不容易
普高率最高的武昌区也才59%
东新54%
东西湖区最惨,才38%
@stephendanteng 文盲,农民,这些身份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来说,和智商关系并不大。
上个世纪的中国,能一心一意认真读书的都是家里条件好的,或者父母重视教育的。
我武汉郊区的,我妈69年的,初中毕业,成绩一直都是学校前几名,但是我外公外婆不重视教育,希望她早点儿出来挣钱,班上其它要不就是穷的读不起书,要不就是和我妈类似。
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前寒门出贵子容易,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父辈可能还挺聪明,只是因为种种客观因素,没有读上书。
当然,智商和环境都重要,我91年的,举几个例子,新洲区的朋友应该能明白:
1.我发小家里环境好,一直都是靠关系或者钱进的名校(改制,新洲一中),但是成绩一直不咋地,最后大专;
2.我们初中有个同学,父母跑了,爷爷奶奶在街道捡破烂养他,在学校被欺负(穿的比较破)但他成绩一直都很好,后来去了新洲一中(武汉11个领航学校,郊区最好的高中,一本率90%以上),后来就不清楚了他考了哪个大学;
3.而我呢,因为中考发挥失常(我们班上前25阳逻三中,前5新洲一中,我一直都稳定在15左右),去了阳逻高中(本来要买到阳逻三中的,后来我爸妈觉得在哪儿只要努力都一样,ps:阳逻高中现在撤销了,估计是太烂了),我进校考试10名左右,但是呢,学校主打特长生,对于教育重视度不足,毕竟生源也烂,谈恋爱风气横行,我高一上学期没怎么努力一直也都是学校前十,后来觉得没意思,开始谈朋友....玩儿...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一个孩子智商+教育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综合影响下,才造就了他的一生,智商无法左右,出生就决定了,所以为人父母只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
只要不影响学习,完全没问题。
话说,就算入迷了,也比现在很多小朋友抱着手机打游戏,刷抖音让人欣慰。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