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自费在一楼贴瓷砖, 隐患如何避免? |
小孩和家长对打的前提是,家长对小孩动手了,小孩反抗。
那么有几个问题,
1.什么情况下会打小孩?
2.小孩多大年纪你就开始打了?
3.一般打,打哪儿,打到什么程度?
4.打完之后就完了么?后续会处理么?
5.现在做家长打小孩,你是小孩的时候也挨打么?
1,睡觉,起床上学,实在是没辙,就不起床,起来了就不穿衣服。睡觉就不睡,就睁着眼玩,玩手玩脚。你都睡着了半天醒了一看他眼睛还睁着。动手打人,打爸爸,打妈妈,还照脸呼,乱砸东西,一般以言语威胁为主,实在过分就会吧东西给他丢了,后来少很多了。
2,差不多是3岁以后吧主要集中在上幼儿园之后。
3,打屁股,有时候打手,打腿,反正巴掌呼上去,应该是力道十足
4,打完之后认怂之际,纠错。该睡睡,该起床穿衣服起床穿衣服。
一般打过之后,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只要跟她阐明厉害,就不需要打了,但是也有止不住的时候,让她再打一下看看,她真打,我就立马还手制服。
5,我是小孩的时候挨的打比她多多了。
一般都是尽量讲道理,同样的话复述超过3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不照做就会果断出手。
就这。
@Decepticons 应该会有,但是得忍。考七八十可能是不认真,四五十多半是基因问题。。。
只挨过一次打,
学前班我妈教我做作业,急了来了一巴掌,当场流鼻血,
我还记得那天在下雨,我穿青色的外套,格子的裤子和小皮鞋,
动手结果太惨烈了,我妈再也不教写作业了,改我爸教了,我爸有教的跳脚的时候,但是没有动过手。
——————————————————
可能会被人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但是我应该不会打孩子了,教写作业大小声可能会有。
我帮我小姨,姐姐,哥哥家带过孩子,有男孩有女孩,都能沟通,对着都算讲理了,
还有就是只要没有生命安全威胁,或者不符合公序良俗的事情,我都觉得不是大事儿,
如果谨慎选择伴侣的话,不会打孩子了,也不能接受伴侣动手了。
溺子如杀子,小时候犯错不管教,长大了他会恨你的。打孩子只是管教的最激烈的一种方式而已,不用过度解读,就像两个人争吵只是最激烈的一种沟通方式而已,吵架也只是为了更加彻底的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底线,这远比沉默冷战有用,但是吵架绝不是互喷垃圾话,用恶毒的语言中伤对方。打孩子只是纠错方式,决不能作为发泄方式,目标是为了纠错,如果你这样理解的话,并理智的执行,我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合理。
@stephendanteng 你高兴就行。
@Slimbox 你如果有娃不打还能管教好,我是很佩服你的。就这。
@stephendanteng 我做的还不够,但我的确不打孩子,我们家俩孩子我也很满意。
另外我想说,人都会犯错,你也会犯错。想想你犯错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就行,仅此而已。
@Slimbox 你家姑娘吧
@Slimbox 我小时候我妈什么事都要揍我,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多次没必要,因为她省略了沟通的过程,直接动手,我爸打我很少,但是让我印象很深的两次,一次是偷东西,一次是逃课游泳,我爸都是回家让我好好吃完饭,然后都是一顿暴揍,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他打的是对的。所以打人一定是最后的手段,我也不是说喜欢打,我都是尽量避免打的。
@excellentmary 男孩女孩差别这么大么?
@stephendanteng 时代在进步,教育方式也应该进步。
1.正常说教三次后,屡教不改且已经下达了打pp警告的时候,我是绝对不会言而不信不打的;
2.3岁后8岁前
3.他怎么打别人我怎么打他,体现在一个疼痛感再现;或者打pp
4.打完继续讲道理;打只是让他意识到错误的方法,不是发泄;最终还是要让他明白父母发火的原因。
5.挨过打,但很少很少,次数1.
6.我自己从小是非常听话的那种,我爸从未打过我。我妈打我还是我长大以后我跟爸妈闹脾气顶撞他们才打的。所以我秉承的是能言语沟通就不武力教育。奈何有的小朋友真的天生调皮,屡教不改,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有些父母觉得自己靠说教就能把娃带的有礼貌,那你应该感恩你有一个天使宝宝,而不是去质疑其他家长为什么使用武力。(当然我绝对反对把小孩子当成出气筒,没有任何沟通的滥用暴力)
@RlvC 你如果问我,那我只能说也许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尝试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家家这样子,什么叫做瘫痪,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瘫痪的家人(最好是能找到类似的绘本能够帮你解释这一切),另外,大人永远都是小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们对待丈母娘的方式和态度也同样重要。
另外还有,你得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为什么推到家家这件事---或许这是他在探索家家为什么这样,以及她是真的不能动吗?不要急着责备和责罚,先搞清楚他的动机,然后和他一起寻找答案,相信他会理解的。
我虽然没有类似经历,但我可以举一个我小孩子的其他的例子给你听。我老大现在小学,老二小班。小学生嘛,你也知道的,然后老大就教会老二很多骂人的话,所以有段时间老二的口头禅就是傻X,然后比中指。我和我老婆也没什么好办法,但我们没打也没骂,每次都只是略带愠怒的跟他说,不行,这个是骂人的话不能讲,但是效果不佳。直到有一天,我给他讲故事,讲的是《大卫惹麻烦》,里面就有一个场景,是大卫嘴里塞了块肥皂,一个人坐在卫生间,配的文字是:“可是爸爸也骂人了”。我就跟他讲,你看大卫因为骂脏话嘴里被塞了肥皂,一个人关在卫生间了,他是不是很可怜?孩子点了点头,我又说,所以我们能不能说脏话呀?他摇了摇头。
自此以后他就没再说脏话了,偶尔老大说脏话他还会指正,说不能说脏话,说脏话要吃肥皂。还会告状,说哥哥又说脏话了。这个时候我们也会责备老大。现在老大在家也很少骂脏话了,两个小家伙以前相互鄙视,现在关系也蛮好,虽然偶尔还是有矛盾,但大体而言还算蛮温馨。
说到这里,家里有男孩子的,可以买一套《大卫不可以》系列。男孩子调皮都是很正常的,就像画册里的大卫一样,给孩子讲这些故事,一方面作为家长,也能体谅孩子的调皮--毕竟我们也是从孩子过来的,谁还没调皮过呢对不对?另一方面对孩子也是寓教于乐的方式,孩子看到大卫这么调皮,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其实也接受了这些事情不要做的教育。其实不光是《大卫不可以》,我经常给孩子讲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里的男孩子(准确说是小公鸡),也一样都很调皮,甚至包括里面的女孩子(小母鸡)比如卡梅拉和卡门,也都带着调皮劲儿。
调皮是小孩子的活力所在,调皮也是小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和乐趣所在,小孩子少了调皮劲儿,在我看来就少了份生气。我们应当正确面对小孩子的调皮,然后通过积极的方式去引导,而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去遏制。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讲,如果要怀疑育儿书的效果,那么至少要有所实验,确定了方法无效再来怀疑,而不是想当然。其实好的育儿书,他是有理论基础的,那就是心理学。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备了,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到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学,其实都能给我们很多有用的理论和指导。如果没看过,就不要急着否定,那只会显得无知。
@excellentmary 恰恰相反,我家庭条件相当相当一般,农村出身,年收入远远低于坛子里的平均水平;第二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有区别的接受到的教育。
@Slimbox 牛逼,卧槽,学到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