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鼓架山的阿那亚今年国庆可以打卡,利好东湖,利好花山,利好光谷中心城。 |
13.8%!全国第一!西安高新区GDP增速亮眼
光明网
6小时前 · 光明网官方账号
13.8%!
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区GDP增速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一。
直面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安高新区一路高歌猛进,经济逆势上扬态势强劲,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奋勇向前。
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着力打造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国际化先行示范区、生态西安先行示范区、品质生活示范区、党建引领示范区,聚力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西安高新区这一“领跑者”,再交“高分卷”。
硬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0月27日,西安高新区三星电子高端存储芯片二期项目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施工场面。
据西安高新区有关人士介绍,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落户8年来,西安高新区形成了规模过千亿元的半导体产业集群,三星二期二阶段项目建成投用后,西安高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
多年来,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西安高新区吸引了三星、西门子、霍尼韦尔、英特尔等世界500强及跨国龙头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兴业,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区工业增长强劲,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5.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突出,半导体、新能源行业产能扩大,半导体制造业产值增长67.7%,新能源制造业产值增长32.1%。新兴产业的稳步增长,有力推动高新区工业发展步伐。
奋勇者先,创新者胜。良好的产业发展为西安高新区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奠定了基础。这里诞生并先后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高地。
在不断自我挑战、自我升级中,西安高新区一直保持着“领跑者”地位,并在今年迈出了建设国家级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步伐。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材料、增材制造等六大领域,实施包括第三代半导体、云计算、5G、特高压、数控机床、航天动力、北斗导航、精准医疗、空天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内的“十大示范工程”。
到2022年,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达20个,硬科技上市企业达15家。到2025年,将率先建成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硬科技,已成为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西安新圆益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三星配套企业。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三星对配套企业的产品需求将大幅增加。对此,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通过“证照联办”的方式,为西安新圆益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办理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将原本19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限缩短至8个工作日。
西安高新区正站在“三次创业”的风口上,每个月都有新项目签约、每个月都有新项目开工。为确保各类项目顺利推进实施,西安高新区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政策,拿出了一系列强硬措施,聚焦“工建项目75日办结”目标,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审批”“联合踏勘”等制度,并创新性组建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将优质的涉审中介单位聚集在一起,全方位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据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办事流程,大力推进“就近办”“网上办”,200余项事项实现“网上申报”“一网通办”,90%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容缺审批”“承诺审批”等8项行政审批创新制度在全省推广。“一网通办”上线事项达103项,居西安市第一。
宜居宜业宜游的“西引力”
“有了西安市及高新区对硬科技产业的大力扶持,追梦硬科技创业基金才能顺利注册成功。”在今年7月举办的西安市追梦硬科技创业基金会揭牌仪式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动情地说。
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西安高新区对人才格外珍视,加快推进高校院所一体化融合发展便是一个生动注脚——与西安光机所启动硬科技社区一期二阶段项目建设、筹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推进西安电子谷项目建设;与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三航小镇”重点项目……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今年9月,西安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打造“硬科技创新人才”最优发展生态10条支持政策》,对硬科技创新人才、硬科技创新人才创业项目,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
西安高新区注重产城人文融合,让在此工作生活的人能够享受生活、快乐居住。
在西安高新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画卷徐徐展开——断头路被打通,村村通公交路线开通,出行更加便利;沣惠绿道开通,人们健身有了新去处;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使教育资源不断均衡;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医疗布局更优化……工作生活在高新区的人们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站在这片规划面积达1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之所及,随处有发达的科技产业、优良的城市环境。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有关人士表示,将继续致力打造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更高水平大西安都市圈首善区,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到2022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占比达到2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到2025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占比达到30%以上,率先全面建成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Superman 你去看看广州高新区的路,那才是真的搓
@xiaochanxin 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材料、增材制造等六大领域,实施包括第三代半导体、云计算、5G、特高压、数控机床、航天动力、北斗导航、精准医疗、空天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内的“十大示范工程”。
@kuwata125 那个什么新城目前什么企业都没有,哪来的税收?完全是市里给他托底,没办法比啊。
10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等30个方面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湖北省及所辖县市区,一共在12个方面因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到通报表扬。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
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激励措施:2019年对上述地方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或调整区位,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且发展基础较好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glyybb 就目前武汉这个艰难的情况即便批复了哪里有那多企业撑得起一个新城,武汉的体量只撑得起一个高新区和一个cbd,到处修的结果是冒得一块能拿的出手名片。
@beyond1987 西安高新区已经屡次扩区,目前1079平凡公里,成都高新区屡次扩区已经700多平方公里,东湖高新区目前实际面积只有300平方公里(不含中华科技园)。国家已经明确支持湖北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但自己不动是什么回事?等着鄂州?
并不是让武汉到处搞,只是支持光谷扩区。
@glyybb 能在官场搞下去的都有两把刷子,连普通老百姓都晓得的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清楚,就像光谷基建烂一样我就不信高新领导每天不是走这些烂路去上班的,至于都晓得么原因就是不搞这个就不晓得了。
@beyond1987 路烂不就是没钱呗,有钱县城也可以把路修的很好看。光谷基建就是缺钱,你不能指望像澄江新城一样,市里搞几百亿先垫钱修路。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