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文笔比金庸好吧? |
文/王路
星云法师在北大讲过一个故事。
东寺僧人和西寺僧人出门,碰见了,东寺僧人问:你要去哪里呀?
西寺僧人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东寺僧人不知道该怎么接了。晚上回去,问住持,住持说,你怎么不说:要是没有风,你到哪里呀?
第二天,又遇见。东寺僧人问:你要去哪里呀?
西寺僧人说:脚走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东寺僧人一愣,又不会接了。晚上回去,问住持。住持说,你怎么这么笨哟,为什么不问:脚要是不走,你去哪里呢?
第三天,又遇见。东寺僧人问:师兄,要去哪里呀?
西寺僧人说:去买菜。
这是个睿智的故事。不过星云法师完全没有解释。听起来挺像段子。
今天的很多段子,都有禅师参与。什么莫比乌斯环啊,狄利克雷函数啊。不过,这个故事,如果从佛教视角分析,可以大放异彩。
禅宗的僧人,往往用机锋来互相勘验。觉悟程度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看他怎么应对机锋,就可以了解。
东寺僧人第一次问,你要去哪里呀。如果西寺僧人直接说,我去菜市场。这就是日常的问答,看不出对胜义谛的了解。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佛教的二谛。如果一个禅僧对胜义谛一无所知,就失职了,和俗人无别。这么回答,也没法勘验对方。
而且,如果西寺僧人去菜市场,走到一半,发现兜里没带钱,要回寺里拿,回去又下雨了,天气阻隔,最终没去成。那么,你就没说对。诸行无常,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如何保证自己说得更准确呢。那就要考究一切的发生靠的是什么。靠什么呢?佛教认为,靠缘分。
风吹到哪里,我就去哪里。体现了西寺僧人对缘起观的认识。有时做讲座,学生问我:该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啊,还是根据兴趣找啊。我说,根据缘分。这不是开玩笑。你说王思聪是根据专业找工作呢,还是根据兴趣呢。爹是最重要的缘分,那就根据爹嘛,再参考其他缘分。但爹也不是决定性的,如果有什么是决定性的,就变成了一因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缘分。要思量自己在哪些方面因缘具足,因缘具足,事就能成。你说去菜市场,万一路上被车撞了,菜市场没去成,倒去了医院。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去哪里,是不会错误的。风是什么风呢?业风。
东寺僧人不会接,就败下来了。住持说,你怎么不问,要是没有风,你去哪里啊。这就提出了更高级的问题,要考较西寺僧人二年级程度的水平了。
为什么这样问呢。西寺僧人的比喻虽好,却有可以深究的地方。所有的比喻,本体和喻体,都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拿风来比喻缘,存在的问题是,风是外在的。而缘,既有外在,也有内在。内在的缘,叫种子,也叫因缘。外在的缘,有许多种: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
你说风刮到哪里,你就去哪里。这就全凭外在的缘决定了。就变成宿命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风不刮,难道你就走不动了吗?住持的话,一下戳中了要害。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里,说内因、外因。佛教不用这种说法。内因和外因不是割裂的。比如说,一个小孩成绩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聪明,算是内因。但聪明是哪里来的呢?来自他爸爸取了个高智商的老婆,他妈妈嫁了个高智商的丈夫。娶老婆、嫁男人,能说是内在固有的吗?再比方说,两个智力相同的受精卵,一个在胎儿时期就照顾得无微不至,一个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变成了不同的智商。你把智商算作内因,但这种内因却是外因的结果。
佛教怎么看呢?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抽烟酗酒,就是现行,原先的人,就是种子。现行通过熏种子,附着在种子上,外因变成内因。而新熏的种子遇到外缘,生起现行,内因变成外因。本来不是割裂对立的,而是互为因果。
西寺僧人用风来比喻缘,住持就问:如果没有风,你要去哪里?意思是,缘是在外还是在内呢?各种缘之间的区别你知道吗?
如果西寺僧人回答:要是没有风,我就哪里也不去。就坏了。嘴上说不去,身体却在走,语堕了。
东寺僧人得了住持的指点,以为可以压倒西寺僧人。第二天又问,没想到西寺僧人很聪明,他显然知道自己第一天的回答把柄在哪里,于是又换了说法:脚走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二年级的水平还用考我吗?难道我不知道缘有内有外?风可以没有,但脚就在我身上啊。这个我懂。
东寺僧人就懵了。他不能说:要是没有脚,你去哪里呢?——脚明明在我身上长着,你要说没有脚,就不是我没有脚,而是你没有眼睛了。我们谈的是缘起是在内还是在外,这个问题我已经搞定了。
所以,只好又败下阵来。晚上问住持,住持的回答更高明了:脚要是不走,你去哪里呢?
脚,虽然在你身上长着,但有脚就一定要走路吗?要说有脚就一定走路,你还有坐下歇歇的时候吗?更要紧的是,这个比喻有严重的歧义:难道决定去哪里的是脚吗?
指挥人做出各种行为的,不是眼耳鼻舌身,是心。只要我想去一个地方,把我的脚砍了,我可以坐轮椅去。坐火车,坐飞机,都可以。归根到底,想去哪里,取决于我的欲望、我的愿力。脚,只是我为了完成愿力、欲望,所凭借的条件。说到底,脚还是外缘,并不是种子。住持这样问,直接逼他面对五年级的试题了。
东寺僧人一想,我明白了,对门师兄这次肯定斗不过我了。第三天,又问。西寺僧人嘿嘿一笑:我去买菜。
买菜,是我的欲望。菜不一定买成,但我之所以出门,之所以站在这里,是为了买菜。你老在名相圈里打转转,现在,我直接给你看我的心:我去买菜。
我去买菜,从世俗谛上看,就是日常的对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从胜义谛上看,不是要告诉你,这个菜将来能不能买成,能否成办还要看风、看脚,看一切外缘;而是要告诉你,我现在之所以站在这里,是为什么。你问我去哪里,我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一块告诉你。
据说有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东寺僧人问的,是第三个。要回答“你到哪里去”,先回答“你是谁”?是谁,问的是“识”的问题。每个凡夫,都有他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叫“心”。问我是谁,就是问我的心。
心从哪里来,就是识从哪里来。佛教认为,识从行来。一个人是谁,取决于他有过什么行为。把与他有关的所有行为集合在一起,就知道他是谁了。
那么,凡夫的行为,又从哪里来呢?从无明来。一切现存的状态,是什么缘故造成的呢?是贪爱。这就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爱缘取”、“取缘有”的意思。过去的无明,现在的爱,决定了此刻以及未来的状态。
你问我要去哪里?是问我的“行”、我的“业”、我的“有”。我就告诉你我的“无明”、我的“爱”、我的“取”。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这个回答,已经是毕业僧的水平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公众号i_wanglu,新书《唧唧复唧唧》,转载请将本段一并带走。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