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书推荐看看,缓解孤独焦虑的 |
【创业小败局】
这是光谷的创业故事。
我们认为,创业成功常常需要独辟蹊径,失败却往往是遇到了相似的坑。
所以,我们找到光谷的创业者,请他们分享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陷阱和教训,供后来者借鉴。
有道金融是何萌的第二次创业。
事实上,何萌是光谷最早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者,他的首次创业在2000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当时,他带领团队,在5年时间里,让公司的年营收超过了1500万,却又在2007年,被自己的外地加盟商以400万低价收购告终。
曾经惨痛的失败经历始终如梗在怀,也成就了今天重新踏上创业历程的何萌。
下文为何萌的口述,经光谷客采访整理而成。
算起来,我是中国最早的那一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者:1996年上大学开始接触互联网,2000年大学毕业后,就在光谷走上创业路,创办了一个叫“游学网”的旅游类网站,为全国用户在线提供精品旅游路线。
和现在许多早期创业团队一样,“游学网”经历了1年多有口碑、有用户、无盈利、无融资的阶段。
为了生存,公司开始收费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帮助企业开发互联网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一边干着“纯外包”的苦逼活儿,一边用微薄收入支撑“游学网”。
2000年到2002年,对我来说,是煎熬的几年;对中国互联网,则是网民数量从首次突破千万到近6000万的狂飙阶段。
到2003年,整个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的“游学网”依然前景堪忧,中小企业的互联网信息化需求却不断发芽,在市场没有大量对手的环境下,我们的外包业务意外顺利地发展到整个湖北省。我决定关停游学网,开始全身心改造并升级这个外包业务,即中信网商。
基于之前一对一为几千家企业提供服务的一线经验,我们总结了中小企业对互联网信息化的共性需求,随即对产品进行了模式化升级:开发了上千套企业网站模板与强大的定制化功能做成在线软件(类似于现在的SaaS模式),企业只需购买软件,就可以零基础快速制作个性化营销型网站。
通过这一模式,2004年底,中信网商在全国拥有了近3000家客户,开始稳定盈利。并且,随着更多中小企业产生“触网”需求,这一市场的用户量很快达到千万量级。
2005年,我开始采用“互联网+软件+特许经营”的经营模式,只需向加盟商提供统一培训和技术支持,就能以加盟费和产品销售提成盈利,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当年,因为我个人获得了团中央十佳创业青年故事奖,全国各大知名媒体的报道都成了我们公司的免费推广渠道,各地加盟商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
虽然这一年里,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竞品,但得益于早期东风,中信网商依然处于领先位置,光加盟费就收了数百万,加上产品提成,公司当年的营收超过1500万。
当时,盛大、前程无忧、腾讯等公司掀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二波上市浪潮余波未远,中信网商虽偏居光谷,但业绩猛涨,让我开始梦想一个更大的局面:融资2000万,将全国优秀加盟商彻底收购并入到公司版图。
那时,我还没意识到,特许加盟模式让中信网商快速获得了市场份额与业务营收,却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005年,中信网商的全国加盟商已经超过50家,其中包括深圳一位房地产老板为加盟我们专门投资建立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代理了中信网商的产品后,迅速打开了企业终端市场,并在2006年初主动找我,希望拿下全国总代理权。
彼时,公司业绩的大半部分都来自这家加盟商的销售业绩,出于节省精力和信任的考虑,我接受了这一提议。
而在整个2006年里,因为融资失败,我曾梦想过的收购全国加盟商的繁荣局面并没有出现。相反,80多人的团队却越来越依赖这家深圳加盟商,产品也基本上是“闭门造车”。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2006年底,这家总代公司再次找到我,要求入股总部,并以低价获得控股股权。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局面。
但此时,一方面,整个公司的业务销售与全国加盟商的渠道管理,已经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以直销的方式、更快速的迭代、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已经远远超越中信网商。
这时,我才惊愕地发现,在Web进入 2.0时代的关键时期,用户正在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中小企业互联网信息化的需求开始发生急遽变化,竞争对手也正在强势崛起。我们却不再像前两年一样,直接面对用户了。我们的市场人员主要面对加盟商,为他们服务,根本感知不到来自用户的真实反馈和精准需求。整个团队正在陷入被暂时胜利冲昏头脑的境地。
而我自己,因为是互联网技术出身,整体经验不足,又缺乏在商业、市场、营销、产品等方面的优秀互补性合伙人,对危机,同样毫无意识,丝毫没觉察到,在互联网尚不如现在发达的当时,加盟商虽然帮我们快速打开了局面,但他们的销售大多是依靠各自资源驱动,换句话说,很多时候企业用户买,是跟加盟商关系好,而不是产品的原因。
其实,在整个2005年,中国互联网圈算得上群星闪耀,梁钧创办56,古永锵创办优酷,吕欣欣创办Feedsky,庞升东创办51.com,杨浩涌创办赶集网,陈华、吴世春创办酷讯网,王兴创办校内网,华科毕业的姚欣也创办了PPLive……
而中信网商,不但没有达到我梦想的收购全国优秀加盟商的繁荣局面,反而在互联网更新换代式的发展里,开始由表面的顶峰走上了下坡路,渐渐又变回了一家为加盟商服务,仅有产品外壳的‘外包企业’。
2006年,深圳加盟商找到我的时候,虽然无法接受,但我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
最终,经过几个月的谈判,这家加盟商以低价整体收购中信网商,并带走多位核心成员,我不得不结束从2000年开始的长达7年的首次互联网创业。
但这家深圳加盟商收购了中信网商后,仅仅两年度,同样关张大吉。他们还在延续之前的错误,却不知道,在互联网商业逻辑中,如果产品脱离了用户,再强大的资源和技术都只是强弩之末。并且,任何一个产品,一旦倒下,同一个风口绝不会重来一次。
2011年,在总结教训后,我出版了《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一书,豆瓣上有人评价“本书的中心主旨:用户需求是互联网产品成功的核心关键”,深得我心。因为直到如今,这个经验依然是互联网创业领域的核心法则。
其实结束第一次创业后,我心中依然燃烧着一个互联网创业梦。于我来说,创业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从2007年到2014年,我一直辗转在大型互联网与金融集团,担任高级职业经理人。
我并不急于开始,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在创业中,风口会轮番到来,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胆识、能力、际遇,对创业的理解和准备,真的足够了吗?
在7年的职场生涯里,我一方面开始注重与恶补产品知识;另一方面开始寻找和结识未来潜在的合伙人。对我而言,在用户与产品之外,互联网创业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了,而好的合伙人意味着价值观趋同,优势面互补,这样的人值得我花费漫长的时间等待。
所幸,在经历7年的寻找和磨合后,我终于找到合适的伙伴,并于2014年底再次踏上创业征程。
如今,我的创业项目叫有道金融,名字取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一款与国有金融交易所深度合作、针对白领与家庭用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在上一次创业中,我很重视与同行、投资者和媒体的交流,也从中得到了帮助和至今不变的友情。但这一次,我却愿意将重心完全转移到用户身上:在目前有道金融超过10万的用户中,我们会定期邀请代表性的用户,举办小型沙龙与答谢会,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产品改进与迭代。
这并不是作秀,而是因为,看起来,现在又到了一轮互联网创业的大浪潮期,但如果跳出这个圈子,你会看到,大多数人仍然处在普通的生活轨道,他们才是互联网产品最大多数的真实用户。
创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里长征。把时间段拉长,经历浪潮后,你终会发现,最终,为一家创业企业买单的不是投资人、不是媒体、更加不是吹捧你的其它创业者,而只会是你的用户。
The End -
版权信息 -
本文版权属于光谷客
| 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 |
QQ / 3111520445
Email / guangguke@outlook.com
搜索公众号或扫一扫关注光谷客:guangguer
@Maifaoyi2016 因为很萌吧~
@guangguer 楼主有没有创业团队介绍啊
@gocome 楼上对什么创业项目感兴趣,一直在找人合伙吗?
@zhangnuqin 我的做Java的,后台做的多,前台少,
项目嘛,除了O2O,互联网上的项目都有兴趣的,具体看
以前发了个贴子在 http://www.guanggoo.com/t/8442
有道金融的slogan不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过他们的产品,全是微信端处理,好像没有实体,金额小还好,做着玩,金额大是不敢投的。另外,利息上对比其他P2P平台并没有太大优势。客服态度不错,年末了又是寄礼物,又是邀请年会什么的。但是,这仍然不是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说实话,虽然现在P2P很火,但我并不看好,同质化竞争太多了。
@bandrock 谢谢。不过淘宝不想做,不是在我的技术和职业层面上。
@Anotherchance 你说的资源依附型,我的感觉更象是做微信开发,或者是做手机开发等。依赖于腾讯,或者苹果之类的公司。而楼主这个文章,实际是公司运营上的问题
@renzhong8505 赞同你的话。主要还是看产品。礼物年会然并卵,有点走歪路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