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书推荐看看,缓解孤独焦虑的 |
大概没有人喜欢孤独的感觉。近期有研究表明,被孤立不仅带来心理上的创痛,更影响身体健康。根据今年春天发表的一项研究,孤独可能将一个住院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拔高26%,这一效应与肥胖症造成的健康影响相当。
正因为有新证据印证了孤独的恶果,一些研究者开始对所谓“注孤生”的现象刨根问底。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命题是:有没有某些特定的行为是导致他们孤独的根源呢? 一个由来已久的理论认为,孤独的成因是社交技能的缺乏。而且,当孤独者独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原本就不足的社交技能更加“废退”。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这个理论是对孤独者的莫大误解。孤独的人不但理解社交技能,而且往往在被要求展示对社交技能的理解时,显得比不孤独的人更“懂行”。只是,当孤独者处于最需要这些技巧的境况下,他们常常“无语凝噎”——有了技能,却无法施展。
在刚发表于《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一篇论文里,来自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的梅根·L·诺尔斯(Megan L. Knowles)教授用四个实验表明了孤独者有在面对社交压力时发挥失常的倾向。
在其中的一个实验里,诺尔斯和同事们测试了86个本科生的社交技能。研究者让他们辨认电脑荧屏上显示的24张人脸所展示的表情,并要求他们说出这些表情所对应的人类基本情绪:愤怒、恐惧、喜悦或悲伤。其中,一些学生被告知这是个社交技能测试,以及测试不及格的含义——不及格的人通常在建立和维系友谊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而其余的学生则被告知这只是个建立在理论上的小练习。
在正式开始测试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一份测量孤独程度的量表。而到测试最后,结果表明,在辨认情绪上,孤独者比不孤独者的表现要差——但是,这一发现仅在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进行社交技能测试时成立。当孤独者被告知他们参与的只是一项常识练习时,他们比不孤独者更精于辨别情绪。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社交网络》里的马克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但孤独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社交能力。他们可能只是没有把这种能力用出来。图片来源:《社交网络》
这项研究印证了前人探索的成果:之前的研究表明,人愈是孤独,愈能准确地读懂面部表情、听清人语调背后暗藏的情绪。如此说来,正因孤独者渴望获得归属和人际交往,他们才对与情绪相关的蛛丝马迹更加上心。从技术上讲,这通常让他们具备卓越的社交技能。
想象一下一个投球准确度突然下滑的垒球投手,或是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但马上要开始答题时的考生。他们过分希望不要搞砸,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结果适得其反。换言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如何减轻表现焦虑(performance anxiety)的问题,而诺尔斯和她的同事们设法为孤独者找到了这样的方法。不过,该实验的结论在实验室外不一定完全适用。
在另一个实验里,研究人员先让被试喝了类似运动饮料的饮品,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你有任何紧张感,那都是咖啡因在作祟。(虽然被试们“信其有”,但是饮料中并不含咖啡因。)
然后,被试们像第一个实验里那样完成了辨认情绪的测试。与第一个实验中的得分相比,非孤独者表现持平,孤独者的表现却有所提升——即使他们知道这是在测试社交技能。
与你超级无敌想在社交场合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事实相比,要用“我这么紧张,肯定是因为咖啡因在作怪”的想法说服自己可能挺难的。幸好,让你对焦虑改观的方式不止一种。深得我心的例子之一来自哈佛商学院的艾丽森·伍德·布鲁克斯(Alison Wood Brooks)。她发现,如果让被试们将“紧张”表述为“激动”,他们在一些略显可怕的任务中(比如在公共场合引吭高歌)表现更好。
至少,当前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孤独者的新视角。他们需要的不是从零开始学习社交技能——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把这些技能牢记于心。相反,孤独者们可能更需要抛弃瞻前顾后的念头,方能利用好已有的社交技能,以结交朋友、走出孤独。(编辑:Calo)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