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逻辑学学什么?有坛友认真研究过吗? |
在微信公众号光谷客(微信号guangguer)上面看到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这是一批年轻人的悲哀。
▶ 前两天,一条消息在朋友圈疯传,武汉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裁员近百人。在传统时代,传统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中心,是新闻的报道者和披露者;但今天,在时代大变革的洪流中,传统媒体自己却不得不成为了新闻。
面对传媒时代的剧变,那些身处媒体变革漩涡中心,被迫离开报社的媒体人,此时是怎样的感受?传统媒体人的出路何在?
我们找到了五位正在离开报社的年轻人,他们给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他们对传媒变革的思考。
▶ 他们是幸运的,刚刚毕业,就拿到同学们羡慕的薪水。在报社单纯的人际关系中,他们的花样年华,没有浪费在尔虞我诈的办公室政治中。
他们又是悲哀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在新婚伊始、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却碰上整个行业的衰退。
他们是一批出生在1984~1990年的年轻人,年轻的记者,年轻的报人,他们赶上了纸媒黄金年代的尾巴,以为可以托付终身,但如今他们不得不收拾简单的行囊,再出发。
▼
剧照/ 《毒家新闻》
当年毕业的时候,百度、新浪跑去我们学校招聘,我却选择了报社。这家报社的知名度,让亲戚们都表示认可,满足了我的虚荣。
但短短3年,去新媒体的同学,拿到上市公司原始股,我却失业了......
报社确实给了我很好的起点,年纪轻轻就能跟局长、董事长对话。但现在想想都很虚幻,他们认可这个尚有影响力的平台,但这个平台有未来吗?
去年下半年出差,听到母婴、玩具、广告行业对市场的看法。当我看到这些年过半百的老板们,谈论“如何吸引零零后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时,很受震撼。他们说“00后不会再用键盘了,所有基于键盘的模式都要被淘汰掉。”
反观报社对行业趋势的看法和改革,对未来更加没有信心。我们直到今天,收集读者信息还是用问券调查和人工统计,简直跟别人不是一个时代。
那个时候真心觉得,报纸这种低效模式,早该被淘汰。得亏早年赚得多、基础好,不然怎么可能还活到现在?报社的未来?至少我看不清。
▼
剧照/ 《倒扣的王牌》
2009年研究生毕业,老师们都说报社好,我稀里糊涂就回武汉当记者了。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我才知道记者收入真的很高,呵呵。但是,我从来没想过在报社托付一生,因为记者是体力活,我不可能40岁还在外面跑新闻。
我赶上报社黄金年代的尾巴,在报社6年,最大的收获是攒了笔钱,让我对离职更从容。
但失去的也不少,最大的是健康,我是夜班编辑,整个生物钟跟正常人都是反的。
之所以想离开,因为在收入锐减后,却依然保持当年的工作状态,无双休、无节假日、天天晚上上班,投入产出比太低。
我不看好纸媒前景。他应该不会马上死去,但肯定不再是一份有尊严的职业。一个行业的衰落,绝不仅仅是外部问题,纸媒黄金年代掩盖的内部问题、以及造就的一批自我认知严重错位的人,才是最主要的。这是全行业的问题,积重难返,恐怕谁也无法力挽狂澜。
▼
剧照/ 《收播新闻》
在报社3年,和其他行业的同学、朋友交流后,我觉得记者的工作强度和报酬,不成正比。
每时每刻都注意手机,即使休假,心里也没法做到完完全全放松。毕业3年,很多朋友都抱怨,和我一起吃饭聚会,总被领导电话要求写稿、改稿打断,时间久了,连朋友都慢慢疏远。
在这种强度下,工资却不尽如人意。这种劳动强度、压力,与回报的不成比例,就是记者工作的常态。
看过一句评价记者的话:披着新闻外衣写软文的人。虽有些绝对,却不无合理。但纸媒颓势,记者越来越多承担经营任务。这与我最初学习新闻,理想的状态去之千里。每次写些歌功颂德,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稿子时,内心总特别纠结。
在提出辞职后,不少人劝我,说报社在改变。但说实话,现在报社的改革,根子并没有动,还是过去的套路,所以我选择离去,才这么坚决。
▼
剧照/ 《楚门的世界》
当初毕业一心想回武汉,2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初是不是自己太执着,不过回来能在家人身边也多了一份归属感吧。
当时正巧看到报社在招人,怀揣着新闻理想,专业也对口,又是从小学就在看的报纸,还是很有感情的,听说待遇也还不错,就进了报社。
记得刚进报社那天就参与了例会,听到各位前辈畅所欲言绞尽脑汁思考选题,心里真的是好生敬佩,因为真的是需要时刻保持一颗留心观察生活、带着问题思考的心才能发现有意思有意义的选题。渐渐地,我也能融入其中,充实地工作,还是挺开心的。
不过压力也随之而来,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在找选题。有时候因为工作不顺自己就会变得很焦躁,甚至会把这样的心情影响给周遭的人,生活被工作牵着走,无奈久了自然想改变。
决定离开报社,纸媒的前景是原因之一,我想靠自己过有质量的生活,那么薪资待遇自然很重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纸媒工作快两年的我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心态也变得越来越不好。我想换个环境,适时改变,也想调整下自己。
▼
剧照/ 《新闻编辑室》
马上就要离开报社,离开这个行业了,原以为会有个潇洒的背影,踏上全新的征程。没想到在这个夜晚,十年里的酸甜苦辣却一股脑儿的袭来。
想起当年被拍砖,躺在地上还死命抱着采访本;想起被二十多个人围着,双腿不停打颤,嘴巴却丝毫不服软。还有刚毕业时,租住的仅能放下一张床的房间,当时的模样,当时的感觉,每一个细节我现在都能清晰的记起。
今天,我已不年轻,加上有了家庭的温暖和老友间的走动,日子过得很容易。如果不是行业的沒落和对未来强烈的危机感,我是愿意享受这种时光的。当然,没有什么如果。
就好像,十年前,我说十年后我会有车有房月薪过万,你当笑话。今天,我说十年后我会有自己的事业,你依然可以笑话。即将踏上的旅程必定长夜漫漫,多说只会显得矫情,衷心祝自己及十年来一起战斗过的兄弟们,都有更好的明天。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