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们小时候怎么喝水的? |
感觉和IT研发不是一个路数,版上学生物或制药的科普一下
格列卫诞生记:难以复制的抗癌奇迹
https://mp.weixin.qq.com/s/CcS_QXxCa38il_EBeIjV6A
了解那么多干嘛。现代制药行业大概可以分为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两类,前者的流程如3楼所说,先找到可能对某种病症有作用的活性物质,这个过程是纯理论的,如果确定有效,就开始实验室合成这种物质,合成成功后开始研究剂型(口服,注射还是外服,胶囊,悬浮液,针剂还是冻干粉等等),有了剂型后就开始进行动物实验,从小白鼠,兔子,猴子到人,到了三期临床,有了临床数据确认有效且副作用可控,那么就可以准备注册上市了。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已经花了至少四五年的时间,以及以亿为单位的美金了。
至于生物制药,简单来讲,疫苗,抗病毒血清这些就是生物药品,不过现在多肽制药发展迅速,出来了很多新的方向和药品,具体流程不太清楚。
总之,制药行业如果从分子设计阶段开始,那是非常耗时,烧钱的,同时对科研水平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一块,目前纵观全球,大概也就美国,北欧以及日本做的比较好,连印度和以色列都只是在仿制药领域比较牛逼,中国嘛,基本停留在基础原料药生产阶段吧,比印度都差一大截。
1.广撒网,了解疾病机理,从RCSB等数据库下载蛋白质文件;
2.下载开源数据库进行理化性质、脂水分布系数、可旋转键、斯宾斯基五规则、PAINS模型等一系列标准初筛;
3. 接下来虚筛Pipeline的制定要看你的路线想怎么走,可以通过已上市药物建模,用SVM、Random Forest、Liner Regression等ML方法进一步筛选;
4.测活前一般进行Blind dock, Pharmacophore dock等一系列对接,虽然不准但是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
5.接着进行目筛,根据经验来挑选带测活化合物;
6.在自备或外包公司去测活,一般是先测酶活,这里会用到96孔板或biokit试剂盒,再做胞内活性测试,会用酶联免疫、荧光测定、TR-FRET等检测化合物在胞内的活性表达,最后会更换思路,重复试验。一般做到这里,一般的科研院所已经不能单独承受经费了。下一步会找合作企业进行临床前调研和测试。。。
当然,这是小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思路,CAR-T、联合用药等研发思路与之不同。
看完了《我不是药神》,我试图在家里合成一点格列宁……
https://mp.weixin.qq.com/s/9gSHdNXmq1ZkB1fbhVynvw
我来简单的回复一下。药物尤其是生物药物的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收益高的一个行业。
以我们小时候接种的疫苗为例:
首先进行实验室的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包括生产疫苗用的毒种(病毒)的研究,细胞的研究,生产工艺的研究,产品质量的研究四个大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毒种和产品质量的研究。俗话说的好种出好苗,毒种是最疫苗最关键的东西,好比建造一栋楼房的打地基工作;其次是用毒种做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研究,这个又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产品的安全和效力试验。
其次是进行临床试验的申报,整理好临床的申报材料,向国家有关单位申报一期临一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产品的安全性。一期临床申请通过之后,开始做一期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做完,再次向国家相关单位申请做二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只要评价产品的效力即有效性;二期临床试验做完,向国家申请做三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试验综合评价疫苗的安全、效力和其他方面。
第三是向国家相关单位申报产品的注册,注册环节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又包括初审、初设回复、复审、产品的复核检验、终审等过程,每一个过程周期都比较长,最终的目的是拿道国家相关单位颁发的新药证书,拿到新药物证书还不算完,。
第四、拿到新药证书之后,最后向国家相关单位申请该产品的生产文号,拿到文号之后,这个产品可以正大光明的上市销售。
总之,,每一个新药的研制,周期真的很长,长到你自己不可预知,风险很大,一般小的企业承担不了失败的后果,收益真的很的,罗氏研发的一个单抗药物一年销售额上百亿美金。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献丑了。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格列卫为什么这么神奇?仿制药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印度可以仿制我们却不仿制?听李永乐老师给你科普
https://weibo.com/tv/v/Gq0zJn6BT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