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现在房价一直在降,但租房还是这么贵? |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线客流预测工作,确保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武汉地铁正于2018年4月19日、20日开展2号线南延线、纸坊线周边站点的现场客流调查工作。
调查时,我们将为每一位客流调查员配发调查员工作证作为调查凭证(证件见下图),并向每一位配合调查的乘客发放一张面值2元的赠票,赠票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有效期内乘客可持赠票至武汉轨道交通各车站免费乘车一次,里程不限。
4月19日,100多名调查员已赴48个调查地点展开客流调查。调查地点分布在上述轨道交通的各个站点附近,包括公交站点和社区,从第一天上午的数据中发现,虽然调查地点的轨道交通还未通车,但调查对象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还未通车的轨道交通情况的占比超过65%,可见相当多的市民还是非常关心轨道交通的情况。
请遇到现场调查的市民,给予配合,感谢您对武汉轨道交通的支持!
@beyond1987 2难应该是不会分段的,加了39列车,车底是足够的,
虽然我对2难的短期客流不如大家预期那么疯狂,但这边要做大小交应该是打脸的事情
这里顺便讲一下客流预测原理
首先,客流预测要划分交通小区。
交通小区怎么划分呢?实际上对于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而言,一般每个交通小区内有一个轨道交通站点,如果小区过大,包含两个以上的站点。
说白了,就是一个地铁站附近的人流。
每个交通小区包含有多种性质的土地使用, 其开发程度可用相应的土地使用强度来度量(这个不是像网上大多数人一样拍脑袋的出来的,是根据现在、未来的具体情况来的,甚至是引导发挥的作用)。不同交通小区之间, 各种土地使用强度指标不尽一致。
划分完交通小区之后,就要开始着手调查了,一般来讲,包含以下因素:
N年,居民出行调查( 抽样率一般在3%上下) ;
N-5~N 年,多路段及节点交通流量调查;
N-3年~N年,多路段主次干道车速调查及一般情况下车辆类型调查;
N-3年~N年,公交客流及满载率调查
N-5年,居民出行调查( 抽样率2%上下)
一般来讲,对于单个交通小区客流量,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
1、交通小区的高峰小时客流发生量;
2、交通小区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3、交通小区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高峰小时单位面积交通发生率;
4、交通小区内不同土地类型的种类数。
在交通小区内,按照出行目的也需要分类:基于家的工作通勤出行、基于家的学业出行、基于家的其他出行、非基于家的出行 。
数据采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建模分析了。
现在常用的模型有:
Gravity Model
Four- stage Model
Time Series Model
Logit Probability Model
分别在不同阶段使用。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客流量。
此外,网上一些朋友说为什么轨道交通看似比较荒凉的地方修得要快,这是因为,轨道交通是百年工程。轨道交通承担的客流量主要包括两部分: 转移既有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和潜在诱发客流量。
目前轨道交通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发展和促进开发。因此,潜在诱发客流量将是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应加重潜在诱发客流量的分析、研究与预测,尤其是各条线路和城市发展效应下潜在诱发的客流量。
如果仅仅将目光局限在既有转移客流量,那么可能会出现严重失误。例如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1期,深圳地铁蛇口线等线路都是反例。
目前来讲,以广州地铁为例,客流预测的偏差, 最大偏差在6%以下, 最小低于0.5%;平均大约在3%上下。因此, 模型对日常的客流预测结果比较理想。
所以,地铁客流预测,并不是有些人网上设想的,办公室拍拍脑袋就做出的决定,而是建立在大量调研数据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怀疑预测的朋友,可以好好想想,个人感受能不能和科学模型相对抗。个人感受到底是否意味着真正对一个地区的客流情况具有发言权。
当年五号线和九号线的推后建设也是基于科学的客流预测结果。
这是2011年当时进行地铁线路修建时序安排时,作为参考的客流预测数据,
二号线预测的远期客流是单日143.7万人,这还是不包括后来新增的机场线里程的预测。事实证明2号线的预测是准确的。
为什么不先修五号线和九号线?一目了然了吧。
最重要的两个正向指标,五号线都处于倒数第二或三,九号线更是倒数第一。
名词解释一下:
全日客运周转量(Q)是平均运距与全日客运总量的乘积,是轨道线路直接运输产品的产量,可以反映出线路的运输效率,属于正向指标。9号线倒数第一,5号线倒数第二,连4B编组的1号线都不如。
“三高”断面客运量(V) 是高峰小时高峰断面最大单向客运量。9号线倒数第一,1号线倒数第二,5号线倒数第三。
倒数前三的1号线能够修建,是历史原因。那时候只能以轻轨的名义报1号线,而且现在看4B编组确实局限了客流,这个不用质疑了吧?
此外,这个表中的7号线是最早的规划,所以数据看的不好看。后来规划改了,7号线分拆之后没有70公里,所以C值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也是7号线为什么能上8A的原因。
希望大家以后喷规划的时候多想想,多思考一下。
2号线光谷站的问题在于站型失误。(实际上截至目前,除了光谷广场和青年路(拆迁影响)两个车站之外,其他车站的客流预测都非常成功)
所以2013年11月,在现场调研大客流后,当即决定在地面增设售票厅、安装10台自动售票机、增设3个武汉通充值窗口、车站东西出闸机分别向外扩10米。如此一来,车站付费区面积增加了近120平方米,新增5组进站闸机投入使用,车站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升级。
同时,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跨年夜、寒暑假,车站员工针对不同的节假日,分别制定不同的客流预案。
针对客流特点,结合历史数据、社会信息和天气情况等,制作了《车站客流导线图》和《大客流任务卡》,编制客流组织方案,规划客流导线和人员定位。
至于9号线客流为什么有限?
按照东湖高新的规划(远景),未来居住中心在鲁巷 、佛祖岭、光谷三路到六路 、左岭这几个地方,9号线修好后,其实主要方便是民族大道的居民,其余地区的人主要靠的是2号线南延长线和11号线出行。
而光谷就业主要集中在区内,跨区运输需求比重不是最大,所以就造成了9号线客流的萎靡。
而且市府提出光谷“独立成市”,也是更希望东湖高新能够独立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组团,而不是一个睡城。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整个东湖高新的发展趋势就很明朗了。核心在高新六路附近。鄂州,江夏,咸宁,黄石的客流通过城际铁路可以直抵中心的西北部。
鲁巷、关山的意义退化为与中心城区衔接的一个节点,而非现在的核心。东湖高新区内人口通勤需求集中于区内,尽量减少跨区需求。
所以未来规划思路,就可以看到了。
@Hankow 真是醉了,9号线的预测真是莫名其妙,光周边几个大学,小区都不值这些人,还有无数的上班族,这个14.5万人我是不认同的,另外3号线和6号线的人数我也没看到准在哪里,目前和预期相差甚远,你拿着这种数据来说不是更让人觉得你是胡搅蛮缠?
2难开通后就不只这么点人了,另外这个远期预测是到哪一年呢?2号线现在的客流强度就已经达到当初估计的远期客流量了,2难开通后妥妥超.按照4号线的远期预估,2号线远期估计在180-200w了
那个数据肯定是落后的,不过也不要把9号线想的太美好了..毕竟9号线经过的区域,除了民族大道人口饱和,其他地方都比较一般,高新六路那边有2难解决问题,从整体上来看9号线的优先级并不算高了,特别是光谷建成区这几年一直在折腾别的
想来锦绣龙城和三环两头的片区也算是可怜啊,哪边都不沾...
@Hankow 专业!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