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新大道沿线的樱花都开了 |
根据2018年1月份湖北省下发的《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宜居城镇建设专项规划》,将湖北省域划分为 4 个次区域;其中武汉城市圈为1个次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划分为 3 个次区域,为宜荆荆城镇联合发展区、襄十随城镇联合发展区、山地特色联合发展区,分别提出次区域与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
(1)总体目标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突出武汉城市圈发展引领作用。武汉城市圈联合发展区为武汉城市圈行政区域范围,即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 9 个城市行政区域范围。
(2)空间发展要点进一步提升武汉区域地位,在武汉东南部选址创建国家“滨湖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助力,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走向“国家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推动武汉城市圈东部核心地区率先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承载和提升区域职能。武汉城市圈“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以外的地区,宜选择中心城市带动、构筑城镇协调发展区的发展模式,形成咸赤嘉、仙天潜、孝应安三个城镇密集协调发展区,围绕“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展开产业合作和功能组织,形成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重视对城市圈东北和东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形成以大别山、幕阜山为基础的两翼生态发展区,以“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试点积极进行探索,发挥生态特色优势,实现功能优化和特色化发展。
(3)区域协调发展要点加强武汉城市圈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在现有广水、京山、洪湖 3 个城市圈“观察员”的基础上,增加监利为观- 35 -察员,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圈在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协调与合作,共同谋划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的影响力和发展引领作用;积极推动长江沿线港口、产业、旅游、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衔接与合作,提升长江沿线城镇综合实力;强化麻城和咸宁的省际门户城市地位,充分发挥在省际交界地区的商贸、旅游、物流、生态保护等组织功能,强化中心城市作用。图 9 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协调发展规划图
(4)重点城镇区域发展引导“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包括武汉都市发展区、鄂州市区、黄冈市区、黄石市区(含大冶市区),这些城市联系紧密,应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强化人口、职能、产业、重大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率先实现融合发展。鄂州、黄石、黄冈三市应积极与武汉对接,促进都市连绵带产业协作、功能整合。
http://www.hbcxgh.cn/hbcxghzx/xwdt/tzgg/201801/180105170944944.html
@linchang 江滩的长江新区尴尬了
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和“滨湖新区”应该还不是一回事,滨湖新区可能是一个划定的很具体的一个范围,我猜会不会是在武汉和鄂州交界处中心以及偏南的区域,滨湖指的应该是梁子湖吧。”
公众号上也在介绍,不过基本是网上各种回复的拼凑,就是不知道具体规划细则,以及何时能落实了。
http://mp.weixin.qq.com/s/rIJyPI4qkSqHYbnJQC6hhQ
@jorryyang 还是咱们的湖多湖大嘿嘿
@baiwei123 这是显然的,国家更重视城市群,而不是单个城市的政绩工程。
@linghu886 对,我也看过,貌似叫“犬业交错”的策略
@daleatt 岳阳这种万年四线城市有什么观察头?
@jppchina 以庙岭为主?毕竟,某些买地卖房的资本家比我们嗅觉更灵敏。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