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书推荐看看,缓解孤独焦虑的 |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有腾飞,有波折,要是太舒服了,那叫养老,不叫生活。
去年因为一个访问学者项目,在美国住了四五个月,也算是我最近几年在美国居住最长的时间了。回来以后,身边很多朋友问我感觉美国工作生活怎么样,和香港、上海有何不同。
一句话,确实很不同。
我自己的感触是,中美之间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生活方式,或者说大家对生活意义、对认同感和追求的东西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仅反映在日常生活上,也体现在工作当中。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坏,关键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到底是什么。
我去耶鲁大学当访问学者。耶鲁所在地纽黑文就美国全国而言是一个小城市,虽然离开纽约坐火车只不过两个小时,而且几乎每个小时都有火车去纽约,但是在纽黑文住久了,大家也不会觉得好像一定要经常去纽约。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比如宁静,又比如熟悉的社区氛围,杂货店、书店、餐厅就这么几家,你在那里住上一个月,基本上大家也都已经混了一个脸熟,知道你从哪里来,你在耶鲁做什么(耶鲁自然是纽黑文当地最大都雇主,提供最多就业机会),甚至你的饮食偏好等等……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有些无聊了?转来转去就这些地方,吃来吃去就是这么几家餐厅。也许有些无聊,也许又不是,关键还是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在纽黑文遇见一对从上海移民到美国到老夫妻,都是知识分子,来美国几十年了,住在纽黑文附近到一个小城市。他们是我朋友的父母亲,特别跑到纽黑文来看我,于是我们也聊到美国和中国生活的不同。
这对老夫妻说,他们现在不要说回国,连去纽约都有些不习惯,太喧闹,车太多,车多了,空气污染自然也厉害。可能也是因为年纪的关系,所谓修身养性,对他们来说还是找一个相对宁静的地方更适合长期居住。
我和他们比肯定还算是年轻的,不过过了三十岁以后,我也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一直记得中学时候有一位老师经常提醒大家,同学们,不要怕,三十岁以前尽管去尝试不同的人生,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从头来过,三十岁以前最大的资本就是你的年龄,输了,没有人会觉得你就这么输了一辈子,你还年轻,怕什么,输得起。三十岁以后就不同了,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你输不起你的时间。
也许是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年轻人总是给人一种爱拼的感觉。最近几年也一直听到某某公司年轻职员猝死的噩耗,有时候太拼了也不好,赢了工作,输了身体,到头来,你问自己到底是真的赢了,还是输了?
我很庆幸能够在我三十五岁的时候在纽黑文小住这么一段时间,四五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恰恰是这宁静的四五个月,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去想很多平时在上海或者香港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多问题。
记得我们刚到耶鲁的时候,耶鲁法学院的前院长来给我们上课,本来以为他会给我们讲“依法治国”这样的大道理,结果他却着重给我们讲“identity”(身份)的认同感。
你是谁?亚洲人?中国人?你到底是谁?芸芸众生中,你如何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对自己的生活、家庭、朋友关系而言。要知道,很多民族问题乃至恐怖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自己在身份认同感上迷失,自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应该做什么,其实你并不知道你到底想在这个地球上找寻一个怎么样的位置。
再回到纽黑文的这个“位置”上来说,城市小归小,不过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很舒服。我从来不觉得我在香港或者上海的生活有多“舒服”,就好像“舒服”这两个字和这两个亚洲大城市完全没有关系似的。你问我香港和上海的生活如何,我可能会用“忙碌”、“充满挑战”、“很多机会”、“好玩”、“好味”(特别是香港的饮食)等等词汇来形容,但我就是无法把“舒服”和上海、香港联系起来。
这和有钱没钱没有多大关系。我问我身边身价上亿的朋友,他们也觉得自己在上海、香港的生活不怎么“舒服”。虽然住着豪宅,开着名车,但脑子里总是为这个生意或者那个麻烦思索着,就算停不下来。要想“舒服”,每年陪老婆孩子离开上海、香港一段时间,去瑞士滑雪,或者去伦敦看博物馆,那才叫“舒服”,短暂但“舒服”。
如果我问你,想过“舒服”的生活吗?你肯定会说想。如果我再问你,那为何不去纽黑文这样的“小地方”工作生活?你可能又会反问我,去那里做什么呀,除非去耶鲁读书,否则去这样一个“无聊”的小城市生活,难道不嫌生活“闷”吗?眼下香港、上海的机会那么多,谁愿意离开呀!
两个问题,不同的角度去回应,看似都有道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不是吗?
我也是一个凡人,一个很普通的人,所以最终我也选择回来。是啊,香港、上海,那么多机会,工作机会那么多,赚钱机会那么多,三十几岁,怎么能那么早就想着如何“舒服”呢?我还得每月按时还我的房贷,交我的保险费呢……呵呵,一想到生活的种种细节,免不了听上去有些俗套,但这些细节却又是真实存在但,逃也逃不了,躲也躲不过,这就是生活,不那么“舒服”,但也其实不是那么糟糕。
回到香港后,我们又去以前常去的餐厅吃饭,发现菜单又涨价了,食物的份量却变少了。再逛一逛商场,奇怪,同样一双鞋子,在美国才卖100多美金,为什么拿到IFC就要开价三千港币!
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比较,比较可能是生活最大的忌讳,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地方和地方比,你也总是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充满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容易。好吧,不比较,只可惜最近晚上做梦的时候还是想偶尔梦到我在纽黑文的“舒服”生活……
纽黑文可能是一个特例,和纽约这样的大都会有很大不同。在纽黑文,大家好像都穿的很随便,拿了诺贝尔奖的教授也只不过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件旧西装。你给他写邮件,他马上回你,约一个时间碰头,不用找什么高档餐厅,直接去他办公室,或者找一个宁静的小院子坐下聊聊就好。
也没人会在乎你开什么车。我认识的一个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心理医生和学者,在纽黑文就开着一辆很旧的丰田小车,开了十几年,据说质量不错,所以也就一直没换。换成是香港、上海,四五年换一辆新车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已经算是慢的了。
写这篇文章,不为别的,一来自己心中也确实有一些头绪尚待理清楚,二来相信关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困惑也不是单单我一个人有的。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有腾飞,有波折,要是太舒服了,那叫养老,不叫生活。
真的吗?原来我们就真的这么喜欢折腾?
(作者陈澍,上海人在香港,也就是微博上的@沪港小生,著有《其实谁都不容易》、《外资银行在中国》等书。2014年入选耶鲁大学世界学者,正於香港大学攻读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