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文笔比金庸好吧? |
【美国当地时间3月21日,英特尔前任董事长及CEO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去世,享年79岁。《商业周刊》英文版从2004年3月22日开始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展现过去75年里世界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他们其中一些人在科技领域声名显赫,而另一些人则在管理、财务和营销领域成绩斐然。本文为其中一篇,原刊发于《商业周刊/中文版》2004年第11期。文中介绍了安德鲁•格罗夫、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这三人都在英特尔的发展历程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1979年,格罗夫担任英特尔总裁,1987年出任公司CEO,并从1997年到2005年担任英特尔董事长一职。在1968年创立英特尔的团队中,他是最后一位离开公司的元老。】
也许这标志着一个时代。1968年,美国正值越南战争,年轻一代对政府的权威产生质疑。此时,对于百万富翁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来说,本应该享受富足的中年生活,但是他们却发动了一场革命。这之前,罗伯特•诺伊斯已经与他人联合发明了集成电路,这后来发展成为微处理器。戈登•摩尔则被誉为“技术幻想家”。由于他们对曾帮助创立的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的发号施令感到不满,两人双双辞职,同时还带走了一位年轻的化学工程师——安德鲁•格罗夫。他们打出的公司招牌是什么?那就是英特尔(Intel),即“集成电子”的英文缩写。
这个三人组合改变了世界。随着IBM在新型个人电脑中选用英特尔处理器,这个三人组合惊人的技术创新运动由此拉开序幕。想象一下:英特尔公司在1971年生产的第一个微处理器包括2250个晶体管,如今它所生产的每个芯片中的晶体管已多达15亿个,这就相当于汽车制造商将汽车耗油率从每加仑23英里改进到了1500万英里。计算能力的几何级增长引发了一场数字革命。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人们才得以利用电子数据表统计数字,在因特网上冲浪,在个人计算机上刻录音乐光盘。今天,在全世界10亿多台个人电脑中,80%以上都使用的是英特尔的芯片。
但是,掌握芯片制造技术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他们三个人思想上的互补融合创造出一个极具适应性的企业,同时还缔造了为整个科技行业所推崇和模仿的企业文化。68岁的格罗夫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从一开始,我们就说,我们经营企业的方式要有别于业内传统,英特尔一直都乐于并有信心尝试全新的方式,在我看来,这一点正是英特尔创新精神的精华所在。”
没错,这辆三驾马车认定科技领域的传统方法如同被芯片所取代的真空管一样陈旧。他们致力于大规模的芯片生产,这使得他们生产的芯片成本低于小厂家定做的芯片。他们摒弃了束缚手脚的公司规定,允许大家畅所欲言。这种被称为“异议表达”的方式鼓励工程师们不停地思考,以便找出更迅速、更廉价、更可靠的解决之道。后来,营销成为一个有力的武器:“Intel Inside”的广告词使英特尔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尽管拥有创新精神,这个芯片制造企业的成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芯片业的巨额投资,使得英特尔几近倒闭。1982年,为了筹集资金,英特尔以2.5亿美元的价格向IBM出售了其12%的股份(情况好转后它又重新购回了这些股份)。1985年,格罗夫和摩尔决定放弃已经经营了近20年的内存业务,而专攻微处理器。这一决定为英特尔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1990年,诺伊斯因为心脏病离开了人世。2001年,曾因预言芯片上晶体管数量每隔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而闻名于世的“摩尔定律”创始人——摩尔离开了英特尔董事会,格罗夫也将于明年辞去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他曾说过:“创业难,守业更难。”无论是对硅谷还是其他地区的企业来说,这句话都堪称警世恒言。撰文/Cliff Edwards 翻译/王前 编辑/温雅曼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