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没有出去打工的家庭,基本没啥存款,要不然为啥3万,6万之类的彩礼要计较那么多,就因为没啥家底。
我们村2000左右,也就只有一两家出去打工,去的广东,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还得有人带着,介绍过去,2010年,镇上企业多了,在家能打工,打工的才多了点。
没打工,或者打工迟的,家里出个大学生,学费都得借,要么贷款。
好多人,明明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家里啥情况应该都了解,但说到彩礼3万,6万时,却显得不屑一顾,多不多,得看对方的家庭情况。
农村没有出去打工的家庭,基本没啥存款,要不然为啥3万,6万之类的彩礼要计较那么多,就因为没啥家底。
我们村2000左右,也就只有一两家出去打工,去的广东,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还得有人带着,介绍过去,2010年,镇上企业多了,在家能打工,打工的才多了点。
没打工,或者打工迟的,家里出个大学生,学费都得借,要么贷款。
好多人,明明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家里啥情况应该都了解,但说到彩礼3万,6万时,却显得不屑一顾,多不多,得看对方的家庭情况。
@shierxi 是的,结合自身情况就行。
每家情况不一样。
这一两周一直被推荐男女过年回老家,还有去哪边过年的问题。
我自己看到的情况,不一定准确,但感觉大差不差。
从小在城里住的,对回老家没太大执着,甚至对跟父母一起过年的执着性也不那么强烈。
家庭不和睦的,对回家过年没那么执着,对去哪边过年也没那么执着。
这个行为跟原生家庭,从小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这边是爷爷奶奶称呼爹,婆;外公外婆称呼家公(噶公)家家(嘎嘎)。
好多人说不在意,一个称呼,就跟先前姓氏一样,不在意,只是一个姓氏。
这个说法不太认同,这类不在乎的,多半更在乎物质的,但并不代表精神的就不重要了。
套用经常有一类群体说的话:要的是一个态度,是一个情绪价值。
就跟头发长短类似,男性也可以留长发,女性也可以留短发,但真要这么搞,多半还是不太合适的,特别是对小娃子而言。
很多东西,虽然不涉及物质,但言语精神上明显跟正常的不符合,就是一种规训,是pua,放在国与国之间,就是舆论战,文化入侵。
都爽。
等八零,九零的子女长大成人,大部分应该会比父母辈舒服,物质上更充裕,精神上也不会背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枷锁,不会有‘不管跟谁结婚,先结了再说’,‘不管男女,先生一个再说’,‘哪个夫妻不吵架,继续过呗’,等等精神压力。
不过个人认为,女性其实后悔的成本要大点,绝经后,反悔都没办法了,男性年纪大了,玩够了,还能要娃。
@prealy 那得近点才好协调吧,还得原本吃年饭的时间就不同。
@paopao200327 总归要找啊,各种思想碰撞比较激烈,城里这方面可能好点,村里想兼顾太难了。
@Risawa 我不太喜欢农村,规矩太多,很多村里人以看别人家笑话为乐事,就是亲戚也是如此,不喜欢一方亲戚过的太好。但没办法,还是要顾及下父母的感受,他们生活在农村,60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没多少年可活了,能尽量照顾的地方,还是要照顾下,非要在老家盖房,也是这个想法,活了一辈子,连有地板砖的房子都没住过,买个饼,1块5嫌弃贵了,要换个地方,儿子出啥事,急的脸都白了,挺可怜的,能照顾他们情绪的,让他们生活改善下,还是尽量照顾,改善。
@sheepman1984 这个叫回门宴啊,我还以为就是叫:女方结婚办酒。我了解的,有的地方是男方出钱,女方收礼,有的是女方自己出钱。
你这情况还好吧,有的地方不止是请亲朋,就是村里人也都要请,还是连续搞3天……费用得10万左右了。彩礼便宜,但女方结婚办酒男方出钱。
回门宴啥意思啊。
同学结婚,黄冈那边,他们好像是回门的时候,男方要一家家去拜访女放的亲戚,提烟酒过去,好像还给了钱。
别说大学同学群了,就是朋友群,一年聊天打屁的次数也急剧下降了。
感觉年龄越大,事越多,精力又有限,干每件事的目的性会越来越强,没有目的性的聊天水群,不如晒下太阳,或者眯瞪会儿。
题外话,醉得意的东西不要吃……
上次去醉得意吃饭,店里的杯子就没洗干净,洗杯子的水残留一堆,里面还有菜叶子……恶心死人。
后面就没去吃过了。
蛮好的,房子感觉还是可以换个大点的。
这是她们pua男性的话语:老婆第一,子女第二,公婆第三。
她们心里实际的排序:自己第一,子女第二,娘家第三。
跟人相处就遵循一个原则,谁关心你,你就关心谁,谁pua你,把你当工具人,就放低对其道德感和责任感。
不以血缘,法律关系为准,而是以关心与否为准。
人沦落到跟狗比了么……
虽然一些制度很值得商榷,但不至于跟狗比吧……野狗能吃,但也能被吃,这样风险高的自由,你确定羡慕?
这个不好比较的,要结合各方面。
学费得结合产出。
最直接的就是比较大学学费与毕业生收入。
跟黄晓明类似,黄晓明只能演霸道总裁那种,演不了搞笑的,诙谐的。
黄晓明的大汉天子,上海滩,中国合伙人,都不错,里面的人设也都是类似的。
但他演的神雕侠侣尴尬的要死……
@Aotomy_ 差不多,家里电器都是逼着买的,不然舍不得花钱。
@nowadays 搞好了。
@helloscnul 没吊用,跟他们说过,每次回去还让找工作,不提收入,担心这担心那,担心老了写不动,没养老,提收入还是担心,有时还喜欢给亲戚说,后面就不提了。
@nobleman 道理懂,做起来真难……沙发我都提了四五次了,说了不用搬楼上,就放楼下,结果外人提一嘴说放下面别人也会坐,容易坏了,他们又巴巴搬楼上去放着……我很少回去,沙发放楼上就是搁那沾灰……
@CHRS 不提不行,提了还是不行……
不是看人口,看的是户口。
主要看两点。
1,非农业户口不参与分配,你看你们少分的,是不是有非农业户。
2,外来户迁入别人村子,要看分没分田地,没分田地,集体田地被占,跟你们没关系。
@xxpsd 你这也太悲催了吧……单看你说就感觉到窒息……
家务是非干不可么?
一周一次大扫除,你周末放假的时候搞,不行?
衣服你回来用洗衣机一塞,好了后晾起来,很简单吧?5个月,娃多半是不会爬,更不会走,一般都在床上,地不用拖的那么勤快吧?
唯一的家务,可能就是做饭了,让你媳妇点外卖呗,担心不干净,就吃大饭馆的。
没必要将带娃和家务联系在一起,洗衣机,外卖啥的都很方便,家务真不值一提,但带娃是真累,你下班回来帮着搭把手,让你媳妇休息下就行了。
你俩过了男女的蜜月期,身体的探索已经麻木了,找不到刺激了。
剩下要交流的,可能就是兴趣爱好了,显然,你老公不认为跟你有共同话题……好多男人结婚了,喜欢在车里待着,喜欢去钓鱼,感觉差不多都是类似这种状态吧,彼此间,或者说至少一方,精神层面没啥交流的需求。
有小舅子难道不好么?社会默认男性承担养老压力,女儿辅助,要没有小舅子,你还得去照顾老丈人丈母娘。
不好的是没有原则的帮助。
彩礼房子一点不退让,没从娘家得到啥,等到娘家父母老了,又抢着尽义务。
拎得清的,其实有兄弟姐妹会更好点。
有些人将隐私,将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有些人认为996,老板侵犯隐私没关系。
有些人啃老,有些人自食其力。
其实,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可选择的权力,这些都没问题。
但恶心就恶心在,一边喊着不要996,厌烦老板下班还发信息安排工作,到处喷了后,老板给点钱了,马上摇尾巴,生怕其他人比他先跑到老板跟前摇尾巴。
啃老,老的愿意,自家事,外人也没法说,但啃了老后,老的掺和他生活,提建议,又说老的干涉他生活,说哪怕是父母子女关系,也要尊重个人生活意愿。
你小时候家里条件应该是不错的。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就丝瓜,冬瓜,方瓜,茄子,豇豆,还没什么调味品,我妈做菜又喜欢水煮,特别是那种难炒熟的菜,冬瓜,豇豆,更喜欢水煮,难吃的一批……
菜的品种少,另外,自家菜是打农药的,下一场雨,过三天,就可以摘着吃了……那时候小,不知道农药残留啥的,只是听父母对话,说要摘豇豆,然后说三天前打药了,又落雨了,应该可以吃了。这情况感觉农药残留应该是超标了的……
豇豆是真招虫子,稍微晚点打药,全是虫眼。
12小时,两班倒,一个月两千多块钱,我让我妈不要干了,太辛苦,她说不辛苦,比种地强多了。
初中学费,那会儿是一学期一百多块钱,家里每次都是后面才交,有些交不出来的家庭,正在上课,老师让学生回家去要钱。
一直到2010年,感觉村里都是很苦的。
那会儿外出打工的,反而家里过的算不错,虽然背井离乡,但过个三五年回来就盖了楼房,留在村里的,苦兮兮,手上没几个余钱的,娃上学都得借钱。
后面镇上工厂多了,年轻人大部分也都外出打工,日子才好过起来。
小时候条件差,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父母一个房间睡,我妹也是。
导致长大了,对房间多的房子真的有强烈追求,哪怕面积小点,房间数量一定要多……我估计我妹差不多也是这个心理。
现在的大人还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前的父母压根就没有这个意识,哪怕跟他们提了,也会觉得你矫情,压根不放心上。
@helloscnul 找对象不困难,找到合适的困难。得找真正独立的女性,不然双标起来有的受。
@didudidu 家庭成员跟陌生人之间,还有一点区别。
哪怕看不惯家庭成员的一些观念,包括习惯,但还有关心在,所以即便爆发争吵,有冲突,过后也会因为这部分亲情和关心,放下芥蒂。
彼此没有羁绊的两个人,包括两个家庭,如果观念不合,争吵过后裂痕很多时候会越来越大。
所以,很多时候哪怕对家庭成员的观念不赞同,也不会说出去伤害他们。
为啥涉及到亲属的观念,有些人老喜欢用家属来反驳?就跟一提国家不好,就让去国外一样……事情是有两面性的,讨厌父母的三观和习惯,跟理解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并不冲突。
@xxxxxxxxx 跟有没有女儿,母亲啥的,没任何关联。
就如同我自己是农村,是男的,我还是建议女性不要嫁给农村的,实在要嫁,就嫁给那种父母比较开明的,我亲耳听到一个农村的母亲,谈论她儿子娶媳妇:先把肚子搞大了再说,到时不嫁也会嫁。(当然,主要还是习惯问题,为啥婆媳矛盾那么激烈,就是因为习惯不同,又不愿意忍,彼此嘴都太碎了。最好的方式就是物理隔离,但很多家庭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男方家庭在农村,父母又不那么开明,这方面的冲突会更加激烈。)
男人要娶女人,最好也不要娶那种出生在农村,家庭不和睦,自己在城市里待,却没什么固定的收入,穿着打扮却花枝招展的,这类一般都自己没啥能力,想逃离农村,自己却没本事,寄希望于对象。
@beixue1037 长的帅点,手上有稍微多点的钱,然后多跟26岁以上的女性接触,聊聊婚姻,聊聊价值观,你就会发现新天地,爱情有保质期,要想维护住,需要双方的责任,有物质加持下,矛盾能掩盖,当没了物质加持,爱情又过了保质期,女性心理就会生出怨怼。当然,男性这方面类似,只不过大部分男性不是期望从女性身上获取物质,更多的是想获取性。
大部分女性,包括女性父母,以及一部分已经掌握权力和地位的男性。
哪怕嘴上不承认,但心里是这么认为的:女的嫁给男的,就是给你爽,给你生娃的,如果物质不能满足,为啥要给你搞,给你生?出去卖,一次都能有几千呢。给你搞这么多次,还生了娃,一次平摊下来,几十都不到,吃大亏了。
这么大年纪还吵……挺可怜的。大多数都是吵着吵着,要么离婚了,要么不想搭理了,因为对对方已经失望透顶,连吵的兴致都没。
我是认为这个年龄,还能经常吵,以前几十年的夫妻生活,过的太心酸了,两人都可怜。
管不了的,两人估计都犟。
大部分的矛盾,不止是婆媳,包括夫妻,家庭关系,都是嘴太碎,管的太多引起的。
只要不是涉及生死问题,全都放肚子里,不要说出来。
具体到带娃:不给娃喂危险食物,不是把娃放危险的地方不管,余下的,都可以闭嘴,有看不惯的也闷在心里。
什么卫生啊,食物营养均衡啊,穿衣不好看啊,等等,小问题,全都不要说。
一个是信息闭塞,还停留在老思想上,没跟上时代发展。
再一个就是他们那一代基本没啥精神追求,只要能稳定,哪怕扫大街也行,再一个多子多福。
我在帖子里发过很多观点,其中有一个就是:很多穷亲戚会认为占富亲戚的便宜,理所当然(包括相亲对象)。
只是提前见个面,不谈房子,不谈车子,一大帮亲戚跟着过去,说是帮着看看,其实就是过去占便宜,趁机旅游,吃吃喝喝。
冤大头楼主,一定要信我:她的这些亲戚压根不在乎她能不能成,心里甚至是不希望找你这么好对象的,只要能占便宜,能趁机行使所谓长辈的威风,就够了。
其实,你对象亲戚如何,包括她父母如何,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态度,一直是默许,装作文静,小白羊,但心里是默许的,甚至是赞同的,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她一大帮亲戚要去的时候,跟你说过么?一起围攻你的时候,关心过你么?体谅过你么?
你老说你对象性格好,一起生活过,性格没变,这个你可以问问坛子里结过婚的,或者是快要结婚的,对象的性格真的会隐藏很久,当面临非常重大的事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
父母都离婚了,自己的婚姻还能被父母,被一帮亲戚左右,你觉得她这性子能逃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么?
看到一半,真感觉窝囊。
没结婚,性格会隐藏,一旦结婚了,就会有名正言顺的各种理由,性格会跟随父母一般。
你女友的性格绝壁是隐藏了,吸收了父母的缺点。
礼貌尊重是相互的,对方不尊重,你尊重个屁……
这情况越来越多了,身边有几例。
其中有一例,头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头胎是女儿,二胎是男娃,爷爷奶奶气的不轻……
如果婚前就商量好这么搞,没法说,如果是婚后突然说要这么搞,挺恶心人的。
这情况一般是女方自己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她自己一直被轻视,但父母灌输的思想已经刻进骨子里,自己不仅不反抗,等结婚了还配合父母,要让自己娃跟自己姓,给父母宽慰,给父母养老。
我挺懒的,卫生十天半个月才搞一次,大扫除几个月才可能会搞一次……
很多东西看不出来的,哪怕同居,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来。
懒其实不可怕,双标才可怕。ta躺着玩,看到地上脏了,却骂你不打扫卫生,ta玩游戏,看到你刷视频,骂你天天玩手机,ta赚不了几个钱,怪你废物。
真想短时间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聊的时候就多问问ta家里情况,父母和睦,哪怕有点不好习惯的,但不争吵,和和气气的,一般儿女的性格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家庭环境,父母亲人,对子女性格影响是最大的。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