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向二手投喂常规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
二线内部,一线内部差异也挺大,仅就上海和武汉(部分参考长沙,合肥)来讲:
1.工作是最大差异:少部分岗位几乎只有一线有,部分岗位一线和二线差别很大,其他岗位一线多多少少都强于二线。
2.其次应该是教育:高等教育方面,上海重点大学录取率应该是湖北省3倍,应该是武汉2倍左右。学前教育方面:有户口的话,公办学校资源更多,比如有户口有房就肯定能上公办幼儿园,不像武汉有些地方只能上普惠。义务教育方面:中小学其实只要花200万买个学区房就能有个不错的小学+初中双学区(市重点录取率3成,区重点录取率7成),小孩上小学后卖掉即可,基本不会亏。
3.然后是医疗:以前我以为武汉的同济协和不错,后来几次经验教训之后发现和上海好医院差别还是挺大的,家里人在同济和协和一直被误诊,要不是来上海人很大可能就没了。在上海能诊断出来是因为各科室之间有定期的互相培训和交流。
4.其他:一线基础设施更好些,卫生方面也强一点,平均素质也高一些,办一些事情可能更方便透明一些,上海天气相对武汉好一丢丢,基本就这些了。
综合以上:
1.几乎只有一线有,或者一线和二线差别很大的行业的人,适合去一线
2.能力很强或者家里条件很好,并且没有本土情节的人,适合去一线
3.非常鸡娃的人
没了
有能力在一线过的滋润的,说实话,还不如run去国外(特指一些发达国家,某倭国,某枫叶国,北欧诸国),在国外能过的更滋润,没那么卷,工作也相对轻松,不鸡娃,教育成本低。(限于各种政策,这个不能详谈,比较敏感)
不过以上也有个大前提,尽量在年轻的时候run(26岁以下是最合适的),年纪大了,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
以上只是个人瞎bb,不是怂恿大家run,我个人没那个能力run,相比起来,还是在国内生活更习惯
说起医疗,那我也不得不说一下深圳了,深圳的医疗那是一个差,基本上只能应对普通疾病,稍微复杂一些的,都不建议在深圳看,还不如去隔壁广州。武汉的医疗其实不差的,不过也得你看对医院,术业有专攻,有时候同济协和不行,说不定一医院或者亚心就能治,不宜以偏概全。
@Raidy88 真不是这回事,武汉这两家我都跑过N多次,换了N多专家,要是说参考的话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参考,也可以参考之前N-1次的检查。但是都是误诊,甚至还因为误诊误做了手术,你说气不气人。主观方面,这些医生给我的感觉,有的是茫然无策,有的是不负责任态度差,有的兼而有之。到上海之后一个普通门诊的医生第一次看就说之前诊断都是错的,然后针对性开了检查就找到了病因,然后治疗效果也很好,而且是医生根据最新研究,自己改良的一套治疗方法而不是完全照搬指南,态度也很好,很负责任。
@sgthdlll 不是所有人都想去一线奋斗的,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个人条件也不同,我武汉同学大部分都留在了武汉,大部分人还是更加图安逸的
@JeremyX 可能我是特例,但武汉这两家我都跑过N多次,换了N多专家,不是一家医院一个医生,要是说参考的话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参考,也可以参考之前N-1次的检查。但是都是误诊,甚至还因为误诊误做了手术,你说气不气人。主观方面,这些医生给我的感觉,有的是茫然无策,有的是不负责任态度差,有的兼而有之。到上海之后一个普通门诊的医生第一次看就说之前诊断都是错的,然后针对性开了检查就找到了病因,然后治疗效果也很好,而且是医生根据最新研究,自己改良的一套治疗方法而不是完全照搬指南,态度也很好,很负责任。
@Code__Geass #7 除非你家在武汉,家人也在武汉,都是租房打工的话,一线养老公司更多更舒服。
综合以上最好可以加一个:非常鸡娃的人的子女
上海公办教育现在政策有点破朔迷离,200W感觉能买到?求介绍。
医疗私立这一块儿武汉做的并不是很好,去公立医院多少会面临要排队等多方面问题,有的时候不是很严重的疾病,私立医院很轻松就可以看掉,不怎么排队,环境也很好。尤其是产科和儿科,我儿子在上海体检什么的,完全可以约八点随到随看不影响我上班,但是在武汉,儿科我问了下就有个北极星,我儿子几个月的时候脑袋磕了一下想去看结果说近期对应科室没有医生。。最后只有请假去排队。当然也可能是我对武汉还不太了解,如果有推荐的地方也烦请告知。
@Code__Geass run的话,现在局势不稳定,说不清楚。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父母如果病了比较麻烦,不方便照顾,我发小跑去美丽国做互联网产品经理小十年了,前段时间父母身体抱恙,如果带过去看负担不起,回国的话,工作不好找不说,子女读书也很麻烦。如果有兄弟姐妹可能好一点,做好经济输出就好了。
@RlvC 对,所以我只说了一点点,点到即止,run只适合非常小一部分人,需要那种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人,国外也不是天堂,不过是一定程度上规避内卷/鸡娃而已,但是也要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种族歧视/治安/娱乐不足等问题的
@RlvC 杨浦这边还是有的,当然,不是一梯队的,只是二梯队的双学区。不过之前讨论过,上海市区二梯队初中的高中升学率差不多相当于武汉一梯队了
@letitgo3607 谢谢!
代表中国医院声誉及专科实力的排行榜《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9年度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在上海发布。
2019年度全国共有366家医院(创历史新高)获专家提名,最终有100家医院进入“复旦版排行榜”,40个专科(前10名)榜上有名。
全国医院排名:
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继续名列排行榜前三甲。
今年的前六名医院,和去年的榜单保持一致。
名列第七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打破了榜单的“沉寂”,从去年的第八名上升一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今年跻身榜单第10名,去年该院排在第12名。
榜单中,还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0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61名)、武汉大学口腔医院(88名)。
武汉5家上榜医院排名都有所上升:同济医院上升1位;协和医院上升2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升4位;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上升9位。
其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位居“进步最快排行榜”第2名,比去年整整上升了17位。
一线的教育我反驳一下,一线普高率也是只有50%的,勉强去一线落户很可能只是去充当基数的,如果把这个钱拿到二线买学区房,那可以算是顶级学区了,所谓宁当鸡头别当凤尾,何况教育资源二线和一线真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cyc140123 有可能是我个人运气不好,也有可能排名和责任心水平没什么关系
@smileshine 一线普高上线率只有50%主要是被外来人口拉低了。另外上海市区和郊区差异也挺大。反正我这边200万学区房对应的公办初中普高上线率大概在85%。现在开始民办初中摇号之后,公办生源会更好,上线率应该也会更高。
@letitgo3607 上海哪里啊,学区房才200万,有85%的普高率太牛了,武汉公办顶尖的也才70%出头
@beixue1037 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二梯队公办,杨浦鞍山这边,以前发过帖子。市重点上线率3成,区重点上线率6成,普高上线率85%左右
@chlq1128 是的,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去一线
@z6491679 能力一般家境一般的还是二线适合吧,毕竟还是能或大或小的买个房子
@letitgo3607 对,这种适合二线 因为在一线生活质量会下降
一线城市生活质量还真是很高。机会多,快速的就可以让你摆脱物质的匮乏,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生活。
青山绿水一线二线城市都有,高质量的国际商品供应,丰富的国际文化活动,则是一线独有的。
一线城市gdp并并不比二线城市高多少,关键就在于,高收入的自由职业,根本就没有统计进入gdp的表格。
@zidane10 我在这边十来年的感受是夏天比武汉凉快点,冬天比武汉暖和点。至于湿度和晴天数量没怎么关注,查数据是武汉湿度更大,雨天更多,平均日照时间基本一样。另外上海空气质量也好点,我算到天气里面了
@letitgo3607 上海冬天明显比武汉冷,冬天阳台上会结冰的。上海的湿度很可怕,黄梅天你没听过?就这两条可以判断你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人,非常缺乏客观性
@zidane10 确实没见过上海冬天阳台结冰,除了有一年有听说过。长沙和湖北倒是见过阳台结冰。不是我一个人,我爸妈也觉得。数据上,去年上海最冷月平均气温是6度,武汉是4度,多年上海最冷月平均气温是3.5度,武汉是3度。你说谁更主观呢?
@zidane10 另外,你不会觉得武汉没有梅雨季节吧?数据上讲,按20年全国统计年鉴,武汉平均湿度也比上海大一点
上海8年,武汉6年的 996加班猿来回答一波,一线和二线最真实差距是收入财富积累量,上海正规公司工作随便换,同工薪资是武汉1.5倍;教育没的说比武汉高一个等级,有钱人孩子很多都送出国,剩下的再竞争,高考靠生才5w,竞争难度比武汉低很多,初中分流的进入职校也是定向就业技术蓝领工人;天气比武汉舒服这个没的说,靠海不会很闷热,同一纬度最低最高气温都差不多,夏天比武汉短,春秋两季比武汉长,总的来说比武汉舒服一点点;交通出行这个武汉真没法比,毕竟上海交通已经成熟很多年,武汉还在到处挖,但是上海限牌;医疗资源上海更好,上海感冒发烧去一次医院基本都能搞定,医生经验相对丰富开药很准,小孩在武汉医院搞不定的我依然会网上挂上海专家号80一个号;房价便宜可能是武汉唯一优势,但是拿武汉工资还是买不起;年轻没家底的话建议去一线搏一搏还有希望定居一线,或者拿一线搞的钱回二线置业生活也可以过得很滋润,武汉土著或者家庭优渥的那还是算了,有躺的资本,谁还愿意出去吃苦
@tmweiwei2 这些医院本来就只擅长他的强项科室,我又没说这几个好。按专科排名来算的话,武汉医疗比上海更不是一个档次。排名第一的专科上海有八九个,武汉没有。排名前三的上海有二三十个,武汉只有两个还是三个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