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价下跌算硬着陆还是软着陆? |
武汉实施“万亿倍增”的对策思考
http://hygl.whjs.gov.cn/content/2015-07/29/content_366873.htm
作者: 来源: 日期: 2015-07-29
谋划推进“万亿倍增”,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站在武汉经济总量即将过万亿元的历史新起点,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质,就是通过7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打造武汉发展升级版,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推动经济实力、城市功能、社会民生等全面跨越提升,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实施“万亿倍增”,必须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功能导向、问题导向,弄清“不做什么、做什么”,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谋划武汉新一轮改革发展,着力夯实产业发展新支撑,拓展空间利用新载体,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核心价值和综合竞争力。
一、武汉实施“万亿倍增”的现实要求及现状分析
1. 实施“万亿倍增”是工业化中后期武汉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产业是城市“安身立命”之本,是实现“万亿倍增”的经济支撑。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服务业升级计划,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千亿元产业达到6个,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19亿元,推动武汉市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9、副省级城市第4。
但客观审视,武汉市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
(1)总量不够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到上海的1/3、天津和深圳的1/2,低于经济总量落后我市的杭州、南京、青岛、沈阳、宁波等城市。服务业规模,在副省级城市中长期居第4位,但近两年先后被杭州、南京超越。**
(2)结构质量不优
**重化工占比过高,2013年,重化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5%。服务业集聚特色发展不够,传统服务业占据半壁河山,生产性服务业占比37.4%,在副省级城市中仅高于沈阳。此外,还有企业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不强、落后产能需要淘汰等问题。**
(3)能源资源制约趋紧
武汉缺煤、少油、乏气,是能源净输入城市。煤炭消费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长期在60%以上,全市万元GDP能耗0.76吨标煤,高于全国0.74吨标煤平均水平。按国家要求测算,我市实现“万亿倍增”,经济总量翻番,能源消耗只能增长60%左右。
(4)招商引资形势严峻
中央明确规定,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并加大了对地方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调控力度。2013年武汉市工业用地指标,从2012年的3.2万亩锐减到1.5万亩。签约项目开工率不高,2011年至2013年签约的 32个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至今仅开工15个。
2. 实施“万亿倍增”是城市化加速期武汉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城市承载着市民生产生活,是实现“万亿倍增”的空间载体。近年来,为填补历史欠账,武汉市持续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城建攻坚计划,确立了 “1+6”城市空间格局,构建了四大产业板块,建成了一批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城市病”。
(1)城市“摊大饼”现象严重
近10年,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40平方公里,主城越摊越大,新城难以独立成市。房地产开发主导城市空间拓展、侵占山水生态资源现象突出。建设用地相对粗放,地均GDP只有广州的一半。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区域城市设施缺乏配套,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不断消失,面临“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
(2)交通拥堵
目前,武汉市机动车总量突破200万辆,道路建设改造速度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主城区高峰时段每小时车流量大于5000辆的路口,从2010年的61个增加到121个。2014年1—9月,主城区平均每天堵车7小时,平均每月12天严重拥堵。
(3)生态环境恶化
空气质量堪忧,去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0天,优良率仅为43.8%。水体污染严重,武汉市重点湖泊水质达标率只有35%,优于三类的湖泊仅占1/10,劣五类接近1/5。生态绿楔保护形势严峻,一些地区总想土地变性,用于低成本开发建设。
3. 实施“万亿倍增”是新常态下武汉加快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
改革创新是最大红利,是实现“万亿倍增”的根本动力。改革创新铸就了大武汉昔日的辉煌,孕育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正引领武汉在城市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实现“万亿倍增”,我们也必须正视武汉市改革创新方面存在的短板。
(1)市场主体不强
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年徘徊在40%左右,2013年为42.3%,远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武汉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966亿元,只有上海的11%、北京的40%、广州的63%。
(2)市场环境不优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仍较为突出。2013年,武汉市治庸问责查处案件648起,其中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453起,占总数的70%。
(3)科技成果转化不够
市场主导的自主创新体系还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经济与科技“两张皮”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仅为35%,且80%流向外地。高校科技成果处置程序繁琐,一般耗时10个月以上。
(4)国际化程度不高
2013年,武汉市进出口总额仅为218亿美元,居副省级城市第12位;国际和地区航线30条、旅客吞吐量157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万吨,分别只有上海的1/4、1/5和1/25;常住外籍人士仅1万多人,上海已突破15万;至今,还没有1家国际性组织入驻。
二、武汉实施“万亿倍增”的对策措施
1.提升产业发展规模能级,夯实产业发展新支撑
武汉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应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同步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能级。
(1)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努力做大经济总量
先进制造业是做大经济总量的关键。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环保、石化冶金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万亿级板块、千亿级产业、千亿级企业,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通过6年左右时间努力,实现武汉市工业总产值过3万亿。
现代服务业是实现“万亿倍增”的重要引擎。要以壮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集聚区、百亿级企业,加快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节能减排是硬约束。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绿色”产业,限制“灰色”产业,淘汰“黑色”产业。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深入实施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到2021年,煤炭在武汉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
(2)抢抓互联网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快速融合发展
当前,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带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武汉应紧跟时代,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探索推行众研、众筹、众包、O2O等新模式,推动我市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把握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动“武汉制造”向“武汉智造”转变。当前,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作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应对。武汉市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产品创新工程,大力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新型显示、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武汉市加快由工业“2.0”向工业“4.0”迈进。
把握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武汉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会展、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服务业业态升级。各区特别是中心城区,要集中建设1至2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1至2个在全国有一定优势的主导产业,实现集聚错位发展。
(3)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紧紧扭住投资不放松。武汉市投资虽已跃上6000亿元高位平台,但要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持续提升,今后一个时期仍需保持稳定的高投资强度。据测算,2014—2020年,武汉市投资总量约5万多亿元,较过去7年翻一番。要抢抓国家、省实施“重大专项计划”机遇,策划储备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一批事关武汉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加快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从政策型招商转向服务型招商,注重产业链招商、差异化招商,探索中介组织招商新模式。试行国家级开发区、行政区联动招商,放大开发区政策效应。提升引进项目能级,重点引进 “两化”、“两业”融合发展项目、国内外领军企业和区域性总部,严格环保准入门槛。强化对武汉市招商引资的统筹指导,建立市级投资平台、招商引资信息平台、产业用地实时监测平台。创新考核机制,既注重项目资金量,更注重项目含金量,实施全过程跟踪、全周期考核。
2. 推动城市空间战略转型,拓展空间利用新载体
武汉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产业、企业、人口快速集聚,城市功能滞后、综合承载力不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管理面临的主要矛盾。要将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建设理念,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动城市空间战略转型,不断完善 “1+6”城市格局,努力构建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
(1)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打造“三镇三城”中部服务中心。主城锁定增长边界,强化现代服务功能,重点建设二七片、汉正街、王家墩、武昌滨江、青山滨江、杨春湖、四新片等7大功能区,大力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高端功能要素,推动城区有机更新,使“三镇三城”成为辐射中部地区的区域服务中心。到2021年,各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其中江汉、武昌、汉阳、江岸过1500亿。
推动新城“独立成市”。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要求,推动产业集群跨越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新城。到2021年,建成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万亿级大光谷、以汽车及零部件为支撑的万亿级大车都、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为载体的5000亿级大临空、以大乙烯和大炼油等项目为主体的5000亿级大临港,各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过2000亿。
拓展跨区域发展新空间。武汉市国土面积仅居副省级以上城市第13位,发展空间相对不足。要面向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依托武汉城市圈,探索完善现有“园外园”、共建、托管等共赢发展新模式,外拓城市发展空间。借鉴外地经验,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区”联动战略,争取国家、省支持,将大梁子湖地区整体划入武汉,以大光谷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国家级新区。
(2)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新汉阳火车站和西安、福州方向高铁建设,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巩固提升武汉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加快建设“地铁城市”,到2020年,建成15条、总长388公里的轨道网络,实现主要建成区轨道站点500米全覆盖、新城区半小时可到达。构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体系,加快微循环道路系统建设,打造二环以内30分钟畅通圈和市域60分钟交通圈。规划建设慢行系统,打造“步行城市”。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适时启动实施小汽车需求管理。
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排水设施建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排水深邃等重大工程,到2021年,实现市政设施综合承载力翻番,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各区域按照功能定位发展,统筹配套教育、卫生、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
建设智慧城市。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武汉市要按照国家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采取“政府+企业”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面向未来的宽带和无线通讯网络、物联网、车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电网、智慧公交、智慧城管等示范项目,开展智慧新城建设试点,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网络安全长效化水平,努力打造中部“智慧之都”。
(3)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严守武汉都市发展区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全市域范围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强生态保护立法,用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城市生态底线。
加强生态建设。建设主城40个湖泊公园,展开100公里两江江滩生态客厅。打造新城6大郊野公园集群,串联三环线生态带“1环33珠”。建成全市2000公里绿道。加快推进中法生态城建设。加强历史文脉保护,留住城市记忆。努力形成山、水、绿、文有机交融的城市生态人文空间,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武汉市所有的江河、湖泊、山林、湿地等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探索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3. 释放改革创新红利,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武汉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依靠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
(1)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在深入实施武汉全面深化改革行动计划,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时,要把推进市场化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培育市场主体。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着力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开放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围绕全市支柱产业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推动市属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双向进入、交叉持股、共同发展。
优化市场环境。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市场能够自我调节的,充分下放给市场。加快构建武汉市统一的征信系统,建立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惩处各类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营造公平、高效、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改革创新,建设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尊重市场规律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程序清单,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综合执法,探索建立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监管体制。
(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创新红利
中央要求武汉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荣誉更是使命。谋划推进“万亿倍增”,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引领和核心支撑,加快建设“世界光谷”,推动武汉成为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国家创新中心。
建设以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政府支持、政校(企)合作、市场运作、需求导向”,以前沿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导向,加快完善工研院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运行体制机制。力争到2021年,每个工研院培育一个千亿级产业,研发生产一批全球领先的成果和产品。
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落实省、市“黄金十条”、“汉十条”,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深化在汉部属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探索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推广实施技术经纪人制度。推进“一区多园”试点,整合放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带动效应。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推动设立光谷科技银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研发成果、股权等抵押融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服务联盟。大力发展孵化器,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产业化。
完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抓住我国由人口红利向高素质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时机,深入推进“3551”人才计划、“黄鹤英才计划”、“青桐三部曲”等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帮助百万大学生在汉创新创业,以人才链为引领布局创新链、产业链,让武汉成为各类人才向往和成就梦想的“圣地”。
(3)着力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充分释放开放红利
历史上,大武汉主要大在开放上。现在,武汉与沿海先进城市的差距,主要差在开放上。谋划实施“万亿倍增”,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申报建设武汉内陆自贸区,不断加速城市国际化进程。
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大力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项目,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来汉投资,把武汉打造成为集聚国际高端资本、技术、智力等要素资源的战略要地,成为全球供应链管理重要功能节点。支持武汉企业“走出去”,培养本土跨国公司。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友城交流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继续办好武汉网球公开赛,积极申办有影响的国际会议、体育赛事和论坛,如财富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达沃斯论坛、男篮世界杯、世界大运会等,不断扩大城市知名度。
营造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条件和环境。培育发展国际航线,运营好江海直达班轮、东盟四国近洋航线、“汉新欧”国际铁路班列,建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建设国际一流领事馆区,争取开设更多的领事馆和办事机构。深入实施“家在武汉”工程,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商务楼宇,兴办更多外文报纸、国际频道和网站,让市民感受浓郁开放氛围,让外国人在汉宾至如归。
课题组成员:刘诗华 张卫国 郭 琳 周先荣 张 红 田 燕 李 涛 应小莉
课题执笔人:周先荣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