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册了个公众号,准备写写小短文:萌玩生活派 |
最近一直在各大论坛灌水,很困惑在武汉的餐饮O2O到底还要怎么做。我们的产品虽然找到了一个细分领域的入口,目前从商户也的确带入了几万的注册量,可是大家自己出去看看,市面上做O2O做餐饮的APP满大街都是!!!
说到个人用户端,在烧钱烧不过BAT,运营做不过小米锤子,甚至在产品定位都并非用户强需求的情况下,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可是产品已经在开发了,再难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满脑子都是困惑,希望各位大牛能够一起支招解惑:
1.我们是做会员积分入口的,算是餐饮O2O垂直细分领域的一支,都以商家优惠为基础,如果在折扣力度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用户放弃团购转而用我们的APP?
2.什么样的人会员意识较强,上班族和大学生在建立品牌忠诚度上哪一个群体更容易被培养?
3.大家会因为觉得用团购受到了商家歧视而放弃使用团购吗?
4.怎样才能把吃货这个庞大的群体组织起来?
要哭了。。。思维有点乱,大家怎么看呢?
1 折扣力度相同? 那你基本没啥竞争力. 要做就要比团购折扣力度更大. 不要说这不可能. 对中小商家来说,团购扣点狠,资金流转慢,成本其实并不低,中间可操作空间还是有的.
2 学生容易推,上班族消费能力强.这得看你的商家集中在什么样的.
3 不会
4 吃货也有很多种. 应该换位思维,不去思考吃货怎么样. 而去思考不同的人群,职业,在吃方面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发现用户痛点.
@Irene9867 不要动不动就补贴. 砸钱谁都会,砸的好不好这个很难讲. 有时候通过补贴,掩盖了一些产品和模式里面根深蒂固的问题. 即使补贴,最好也是在中前期. 最初期的时候,建议小规模上限调研.看看用户特别是商户的留存度,续约意识如何.不要急着补贴上量.失败的模式基本都是连哄带骗,得罪完了本地所有商户之后,退出市场的节奏.
@zhouzhe8013 嗯,很赞同!我很害怕的是,以我们当前的商家集群来看,如果主推上班族,会损失掉学生用户,不过这也是我们要去取舍的,先把当前的第一步走出去再说。其实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是走了团购的老路,我们的商家主要都集中在商圈,商业的氛围很浓厚,能够吸引到的吃货大部分也是会在商圈消费的群体,如此推断要深入分析在会在商圈停留的吃货都是哪些人
@tracymcladdy o2o废人废钱毫无技术含量. 做着真没啥意思. 一群人在反复交学费的感觉...
@zhoufanyin85 所以我们也常常很困惑,这个市场拼的就是快准狠,我们也目睹了很多小平台的夭折
我们做的就是秒杀折扣一类的,说实话挺难做的.不过不完全是模式和市场的问题. 市场虽然已经是红海了,但是团队协作得当,各块工作管理细致的话,还是有机会的,只是难做一些.
小企业完全靠技术,产品,模式横扫市场一飞冲天已经不太可能了,资金,管理,思路并驾齐驱,逐步站稳才是王道.
@zhouzhe8013 是啊,哪一家O2O也不是一夜成名的,在此之前谁不是经过了两三年甚至更久的沉淀。所以我们也很看重这第一批的用户,不敢轻易下手。你们也是做的APP吗?推APP真的是不能更困难了,拉新已然很头痛,留存就更要命了
@Beautiful_moon 这些注册人数不是烧钱来的,也不是我们APP的使用者。因为我们的会员平台有商户端,在单店消费不需要依赖于APP。
@Irene9867 那这几万的注册用户有什么用呢。
@Beautiful_moon 我们是从商户端和个人用户端两个方向来推进的,而商户端的会员对于会员卡和积分抵现是强需求用户,他们沉淀成为了商家的固定消费群体,也在线下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使用电子会员卡的消费习惯。商家和消费者的习惯都是需要培养的。
如果停止补贴,用户肯定流失,这点毋庸置疑,你不可能无止境地烧钱的。而且现在APP也是轻开发,重运营和推广,很多人都能够复制你这个模式,但是运营是软实力。
另外,我觉得附加值应该不局限于折扣。围绕着餐饮,有很多需求可以开发的,比如:
1)同城社交。抽屉网就做了一个“请吃饭”的APP,陌生人约吃饭,这个需求现在挺热的,大家都寂寞,一个人吃的是猪饲料,两个人吃的才是饭。
2)定位导航。不少公司在开发商城的室内导航和精准定位,可以合作,互相导流。
3)美食博客。发布一些有质量的图文,采访有格调的餐厅,讲故事,造情怀,引导消费。
4)排队预约。手机下单订位,排号,之类的一些。
BTW,现在互联网同质化竞争确实挺严重的,一个东西好,大家都抢着做,尤其APP,就是要快,经不起太长时间的沉淀,一段时间不爆发就要死了。楼主加油。
@gaotian89 尽情泼,不要怜惜我是娇花。。。互联网在发展,APP本身也在经历洗牌,现在是考验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的时候。
@gaotian89 这不是泼冷水,已经是共识了.哈哈.
App只是载体,关键还看业务本身.
现在业务也做烂了,确实如上述所说,考验软实力了.
所谓的O2O,要么你能通过ONLINE解决行业痛点,并能持续烧钱来占领市场,如Uber;要么你有独占的OFFLINE资源,通过线上走渠道分发,如苏宁易购;抛开这两点来谈O2O都是死掉的命。武汉虽然在餐饮方面一直有传统优势,但基本上已经被美团、大众点评瓜分完了,就连学校旁边堕落街卖麻辣烫的摊位都可以通过美团来点餐和送餐,所以如果你的APP在价格上没优势(现在大家用的各种O2O也就看哪家便宜用哪家,反正服务都差不多),基本很难获得用户的青睐。我个人的建议是,与其和大的团购APP全面竞争,不如根据当季的流行美食只做一个爆款品种。比如现在吃虾很火,你们就上线一家连锁虾馆,每单价格做到全城最便宜,比所有其它APP都便宜,然后通过微信吃货群病毒式传播,把这个产品引爆,从而获得知名度,说不定还能背水一战。
@Phenomenon 想法不错,但是单一品种的话,更适合做微信.
不过有一点很赞同.做到全城全网最低,这样比较吸引人.
@Caixin919.纯属歪楼。
我并不做那个。
点子转自另一个网站。
不得不说,很好的想法。
说说我在深圳这边见闻:某次吃完饭买单,某团的商务BD亲自跑过来,建议安装其app一直到引导用户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整个过程中我并未感到反感,反而因为耐心引导和其app的优惠而感激她,由此我的感受还是认为引导的重要性。
1.BD这块儿还是要投入人力去推动自身app或者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建立用户品牌观。
2.争取为用户谋取更多的优惠,通常这个是更吸引用户的因素。
3.流程不要太繁琐,一般太繁琐的流程,很容易让用户中途放弃。
4.目标用户先单一化,形成口碑后,再扩大化。
@michelleAn 非常赞同!!
@michelleAn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有次去水果店买荔枝,商家引导我装一个APP,说是通过APP下单可以打八折。虽然整个过程略麻烦,我仍然乐此不疲的打开4G网络来下载安装APP,并用手机号来注册下单。我觉得在推广的过程中给用户一点小恩小惠,让用户有占了便宜的心理,是抓住了痛点。当时在我下单的过程中,还有另一个女的已经走到门口气呼呼返回来说可以通过APP打折下单,为什么不早告诉她,哈哈。
@daming 你这个商家的服务还不到位,我当时商务引导的时候,连wifi都提供了,不是店家的wifi,是他们自己开出来的免费wifi,所以整个流程让我觉得都无槽点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