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数量不多的时候最容易杀死
初期免疫系统不排除这个病毒无害的可能性,就懒得搭理了。人体每天都吃各种蛋白质有各种乱七八糟的dna rna碎片,如果免疫系统太敏感那就是典型的过敏症状也很不好。
我之前看到一个解释说是RNA进入下呼吸道后和蛋白结合使得自身免疫细胞把肺部当作外来细胞来攻击
免疫系统约等于常态检查黑名单+体细胞汇报疑似问题抽查,抽查到问题到B细胞成熟分泌新的黑名单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防御,总有漏网之鱼。
努力杀了,杀不死病毒最后把你的肺杀死了,肺纤维化就是自己杀了自己
从新的病毒入侵到产生抗体要多久呀。
埃博拉病毒悄无声息地侵入抗原呈递细胞(APC),并从根本上关闭其报警系统,因此免疫系统未对病毒做出响应。病毒借此疯狂复制并侵入多个器官。最终,许多早熟细胞开始死亡和爆炸,细胞内容物(包括信号分子)释放到血液中。这些信号最终会触发极端的免疫攻击,从而导致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渗出血液和血浆。宿主的体温下降,血压下降,遭受严重的脓毒性休克。
简单滴说 免疫系统攻击病毒需要报警信号,病毒先把报警的信号干掉,借此时间大量复制,等免疫系统一下子发现大量病毒后,又会疯狂攻击,导致过度反应,好坏细胞一块杀,最终自己把自己杀了。
不是该专业,个人的理解: 免疫系统需要时间,异体蛋白(如病毒外壳)进入人体并识别后,免疫系统就会用十几个基因片段不断的生成氨基酸并二次组装成抗体,虽然只有十几个基因,但是通过基因组合和氨基酸排列能合成无限多的抗体,但只有特定的抗体才能中和病毒,所以免疫系统需要不断的试错(体温升高增加酶活性,提高效率),结果等到有效抗体产生的时候,病毒已经大量繁殖,免疫系统就会攻击感染的细胞,造成肺炎;但是由于病毒已经大量复制,免疫系统无法快速杀灭,结果免疫系统还没处理完之前,病人就因为肺部损坏死亡,来不及自我修复。
空气中到处都是病毒。。
病毒越来越狡猾,容易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