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价下跌算硬着陆还是软着陆? |
阮成发率队开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调研 对新生事物不能只会说“不行”
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副市长,近期将集中开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调研。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率队,深入东湖高新区9家企业,剖析制约创新发展的症结,探寻破解问题的对策。
询问困难和需求,听取意见和建议,每到一家企业,市领导问得诚恳,创业者答得坦诚。
市领导龙正才、胡立山参加调研。
转观念:对新生事物不能只会说“不行”
“车来了”APP,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的实时公交服务,已在15个城市拥有700万用户。研发这一APP的是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但这一成果,在我市却尚未得到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同样的尴尬,在依迅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再度出现。“市里提出‘法无禁止即可为’,可我们到部门洽谈某些创新业务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你们找得到文件规定就给你们干’。”该公司负责人直言不讳,“当新生事物出现时,武汉有些部门的态度是观望,等别的不少地方都试过了,自己才敢跟进。”
听完“车来了”APP在我市的遭遇,阮成发眉头深锁:“武汉不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观念问题还是利益原因?”他要求市委相关部门好好解剖这一案例,务必找出症结所在。
“我们不能只会说‘不行’,更要学会说‘行’。”阮成发说,“武汉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必须转变,对新生事物不能首先就是排斥,一定要持有欢迎的态度,要允许方方面面的尝试,他们可能一开始有不好的地方,那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完善。”
引人才:要创造更好条件吸引优秀人才
建言武汉“互联网+”行业发展,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承松坦言:人才支撑不够。他认为:“如果没有1万—2万名合格的从业人员、几千名专业人才、几百名专家型人才,很难真正把‘互联网+’战略实施到各行各业去落地。”
他用比喻描述眼中武汉“人才大市”现状:有一大笔钱,却没有理好财。他建议武汉大力引进一批互联网大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聚集,让人才在武汉留下来就地工作,从而形成更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滴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武汉虽然不缺大学生,但有经验的优秀互联网人才还是得去北上广等城市招聘,希望武汉能在住房补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使优秀人才更愿意来武汉。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关键的第一要素。”阮成发表示,武汉既要引进更多创新型企业聚集人才,也要出台人才公寓、公租房等更得力的政策,创造更好的条件,增强武汉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拓市场:应用是对创新产品的最好支持
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编程乐趣的“编程俱乐部”软件开发者,希望能进入学校的信息课。红点创客科技公司的心愿,则是把3D打印引入中小学课堂。
“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创新产品要带头首试。”阮成发要求该区探索搭建一个科技体验馆式的示范推广平台,整合展示一批适合孩子的创新产品,通过分批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体验,为企业发展潜在客户。
在无线飞翔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云平台+北斗高精度定位+自动收费+车联网”的智慧停车模式引起了阮成发一行的关注。阮成发希望该公司结合武汉实际,将这一理念形成具体方案,我市将支持其在武汉率先应用。
应用是对创新产品的最好支持。阮成发要求相关单位,全面梳理我市创新型企业能够用于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创新型产品,列成项目清单,下决心在我市率先试验应用一批。
谋行动:抢抓“窗口期”要再快一点
在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反映了法律滞后于互联网行业发展带给企业的困惑。阮成发表示,我市将抓紧成立知识产权法院,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百纳(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规划与东湖高新区联手,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互联网+”应用示范园。“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而且行动还要快一点”。阮成发要求专人专班对接,尽快使该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互联网+’的窗口期已经打开,如果行动慢了、错过这一机遇期,武汉发展就会落后。”阮成发说,“企业发展的步子比我们预想得更快,我们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得跟上,还要更快一点。”
万勇就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调研 聚集创新要素搭建企业化运作平台
如何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壮大光电子信息产业中,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突出问题导向,昨日市长万勇一行赴东湖高新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武汉光迅科技公司、联想武汉公司展开专题调研。他一路看一路问,听取企业高校意见建议,推动我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基础平台需政府搭建企业化运作
“我讲两个故事,事情一样,结果却截然不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说,“沈阳市政府把各个政府部门建数据中心的预算砍掉,集中财力在东北大学建设大数据及超算中心,成立企业市场化运作,第一年就实现盈利;另一个南方城市,政府自己建设数据中心,按老体制运作,每年电费支出就亏得难以承担。”
路钢介绍,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周边,大约聚集了上千师生创新创业,但很多企业在解决技术问题后的2年内就会搬到北、上、广或杭州去发展。“原因很简单,武汉缺一个阿里巴巴、腾讯这样量级的基础性企业,而政府搭建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这样的平台,就是在配置孕育这样企业的土壤。”
“武汉不仅要建设大数据及超算中心,还要把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平台来打造。”万勇说,经济新常态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转变为聚集创新要素能力的竞争。我市要与高校合力共为、打造高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及大数据存储基地、碳捕获及利用示范项目等,加快构建更多企业化运作的科技平台,支撑未来产业发展。
学校科研人员在企业后续研发成果归属需厘清
去年,中央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落地,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汉高校跻身首批试点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说,科研人员转让在学校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交易完成后,其个人到企业兼职后续研发出的成果归谁?需要进一步厘清。
如何处理校企关系也困扰着高校。丁烈云说,由于学校是一些校办企业的大股东,企业的不少经营活动就需要由学校来“点头摇头”。可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并不具有企业属性。
“科教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这还是武汉的一个突出问题。”万勇仔细记录每条意见建议。他说,希望在汉高校多给政府支招,在科技成果处置、交易,在多种所有制激励机制上,政府还需要出台哪些政策。
企业呼吁成立国产化促进联盟
我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去年总收入已达3600亿元,但在某些关键领域技术较国内外同行仍有差距,产业链有待完善。
“武汉城市智力资源密集程度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之间还是有落差。”联想移动业务集团副总裁张宁建议,武汉市应该推动成立国产化促进联盟,对本土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示范应用普及推广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围绕龙头企业和特定产业领域集中支持,不要总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万勇说,我市还要进一步理清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要力争到2020年总收入过万亿、2025年突破2万亿。除了围绕光通信、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移动互联五个重点领域抓项目策划外,还要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云等项目的实施,倒逼我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
副市长刘英姿,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参加调研。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