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南经开大道最牛规划,一张图惊掉下巴。。。。。 |
曾是中部第一,两起两落跌至第三,武汉民航何以落后郑州、长沙?
原创: 成熔兴 湖北日报 今天
今年上半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1185万人次,低于郑州新郑机场(1335.6万人次)、长沙黄花机场(1220.1万人次),排名中部第三;货运吞吐量完成10万吨,低于郑州(23.3万吨),排名中部第二。
航空业被誉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般而言,民航客货运吞吐量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但在中部地区,却正好形成“倒挂”:上半年,武汉GDP总额为6780.38亿元,高于长沙(5060亿元)、郑州(4611.4亿元)。
这与湖北、武汉GDP总量位居全国前十、中部第一的经济发展地位极不相称。
事实上,这一现象已存在多年。2009年之前,武汉天河机场客运、货运吞吐量均排名中部第一,是“双料冠军”。但2010年,天河机场客运吞吐量被长沙黄花机场超过,2017年又被郑州新郑机场超过;2012年,天河机场货运吞吐量被郑州超过,到2017年时货运吞吐量18.5万吨,仅为郑州(50.27万吨)的36%。
据国际民航组织研究,机场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00万人次,可带动地区GDP增长18.1亿元、直接就业3500人,对地方经济拉动明显。尤其是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城市而言,民航是通往世界、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最便捷通道。
“中部三强”竞争中,武汉民航何以落后?又该如何赶超?
8月12日上午 11时,成都旅客杨东平乘坐的东航MU2463航班,稳稳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跑道上。
飞机落地,缓慢滑行,停靠在T3航站楼舷梯旁。身边朋友向他解释,天河机场有两条跑道,所以滑行时间多出了10来分钟。
杨东平被眼前现代气派的T3航站楼所吸引,并没有为此而不快。
武汉得中独厚,民航客运亟待腾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旅客们不知道的是,天河机场第二跑道2016年8月投入使用已有2年时间,但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实际功效。因为中心城区一座在建建筑设计高度,超过天河机场净空飞行层设定标准,对往来航班造成安全隐患,国家民航局始终未对天河机场进行增容评估。导致近2年来,天河机场一直无法增加航班数量,只能在原有航班基础上进行结构性优化。
“这相当于建成了两条高速公路,但收费口仍按一条高速路的标准进行放行。”湖北民航界人士介绍,2015年,天河机场客运吞吐量,以微弱优势反超长沙黄花机场,回到中部第一位置,但2016年后重又跌落至中部第三。
与武汉形成鲜明对比。2016年初,郑州新郑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二跑道投入使用后,顺利完成了增容评估,每小时航班起降架次从33架次(与武汉一样)增加到了45架次左右,吞吐能力提升了近一半。今年上半年,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达17.8%,而天河机场仅为3.8%。
天河机场奋力突围,不断新增航线。图为5月18日武汉至拉萨航线开通,旅客在登机口登机。
如此原因,令人可惜,而其背后折射的问题,更令人扼腕。
2010年——
高铁冲击,从中部第一滑落
2009年,武汉天河机场客运吞吐量1130.3万人次,长沙黄花机场1128.4万人次,郑州新郑机场734.2万人次。武汉以微弱优势,排名中部第一。
此时,天河机场客运吞吐量仅仅多出长沙黄花机场2万人次左右,且三地客运量均处于高速增长通道之中,竞争极为激烈。
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乘坐高铁列车从武汉到广州最快仅需3个多小时,而且二等票价465元。相比飞机,高铁的快速、低票价,且不受天气因素影响,而具有比较优势,形成对航空的冲击。
面对高铁的强势冲击,武汉各航空公司节节败退,武汉至广州航线从日发14班锐减到6班。受此影响,2010年天河机场客运吞吐量增幅仅3%。而同在武广高铁上的长沙黄花机场应对有方,年增幅达11.8%,成功逆袭,成为中部第一。
随后几年,合武客专、京汉高铁、汉宜铁路相继开通,以武汉为圆心形成了一张米字型的4小时高铁网,高铁对武汉民航客运的冲击持续加剧。
湖北机场集团市场部人士回忆,当时武汉至周边区域600公里以内的航线全部停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航线客流量流失更大。“这几个方向的客流约占天河机场每年客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到2012年,随着高铁降速,武汉至北上广深的出行时间降到4至6小时,才给武汉民航留下喘息机会。天河机场与各航空公司积极“自救”,调整航线网络布局,加大与武汉高铁站、湖北省内各城市间的公路接驳,终于成功应对高铁的冲击,客运吞吐量增幅逐年攀升。
武汉在艰难中成功逆袭,长沙、郑州等城市也同样保持着客运量的较高增速,与武汉天河机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武汉国际航线已达59条,天河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仍居中部第一。图为5月30日,直飞英国伦敦航线首航。
2010年武汉被赶超,高铁冲击确是主因。虽然武汉、长沙、郑州均已形成“米字型”高铁网,但武汉地理位置更为居中,到北京、上海、成渝、广深四个方向距离相当,航空客流被高铁分流。而郑州偏北、长沙偏南,仅在一两个方向上受到影响,高铁的冲击相对较小。
事实上,从天河机场后来的应对来看,高铁的冲击并非无法化解。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体制机制上。
因历史原因,湖北机场集团与天河机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长期隶属于首都机场集团,直到2015年才回归省属。由于天河机场在建设及航线开发投入上以武汉市为主,地方政府与机场双方均有意发展民航,但权、责无法统一,难以形成合力。
而湖南省则不同,自2004年民航机场属地化改革后,始终坚持自主经营长沙黄花机场,使机场与地方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也更容易得到省市支持。2009年时,湖南省向湖南机场股份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18亿元,并出台《国际航空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国内航线航班开发专项资金奖励办法》。利用这些资金与政策,湖南机场集团制定了淡季刺激计划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航空公司投放运力,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武广高铁开通等冲击。
2015年,湖北省从首都机场集团回购湖北机场集团,天河机场重归省属,各项工作也随之加速。
2015年——
国际业务拉动,重返中部第一
2012年,湖北省《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出台,武汉市随后加大对民航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新的《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奖励办法》,加大对新开国际及地区航线的奖励标准。经过谋划,2012年4月12日,武汉直飞巴黎航线开通,成为中部地区首条洲际定期直达航线。
这一年,武汉市提出打造“中部门户枢纽机场”,与长沙、郑州展开错位竞争。这一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打造“国际门户”,使武汉成为中部拥有国际地区航线最多的城市;二是打造“枢纽”,要吸引中部周边省份乃至全国旅客来武汉中转,让“要出国、来武汉”成为中部各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
随后,武汉先后开通了直飞美国旧金山、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意大利罗马等地的国际航线。目前,武汉国际航线已达59条,国际通航点覆盖五大洲达到52个,形成了“联通周边、直达俄法意、辐射北美、联接中东”的国际航线网络。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流量,由2012年的64.11万人次攀升至2017年的280万人次。
在国际业务的拉动下,武汉机场国内业务也高速增长。再加上湖北机场集团回归省属带来的发展利好,2015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894.2万人次,以约22万人次的优势再次超过长沙,重返中部第一。
国际航线的开通情况,对民航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998年,武汉开通首条国际航线。此后,各大航空公司相继开通武汉至首尔、曼谷、吉隆坡等10余条国际航线,但绝大多数因客源不足陆续停飞,持续最长的仅有半年。到2011年,武汉国际航线仍只有6条,加上港澳台地区航线,境外航线总数不过11条。而且,这些航线集中于日本、韩国、越南和泰国等亚洲地区,欧美等发达地区是空白。
要解决客源不足的问题,国内通行的做法是由政府对新开的国际、地区航线进行财政补贴,鼓励和扶持航企度过“市场培育期”。
2006年,武汉市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新开直飞的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线。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一年5000万元的补贴并不算多,在华中六省城市中,武汉的航空优势并不明显。
直到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加大补贴力度,吸引各大航空公司增开新航线。困扰武汉民航多年的客源问题迎刃而解,如今武汉的洲际航线上座率已超80%,直飞日本、泰国等亚洲热门地区的航线更是趟趟爆满。
不过,多位民航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武汉支持力度不小,但仍低于郑州、长沙等地。
2016年——
容量限制,又跌至中部第三
2015年天河机场客运量重回中部第一,仅3个季度后就再次落后。2016年1月至9月,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1546.2万人次,少于长沙52万人次,仅领先郑州7.2万人次。
为此,2016年10月,湖北机场集团首次举行“力保客流量中部第一”动员大会,邀请武汉市直部门、民航及旅游界相关单位,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
当时武汉民航界人士分析原因,2015年起天河机场单跑道起降能力已饱和,三期扩建占用部分设施,运力“吃紧”导致航班准点压力持续上升。2016年1月至2月,因运力、天气、流控、施工等因素影响,天河机场航班正常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航班及客流增长造成较大影响。
而反观郑州机场,2015年客运量1730万人次,2016年1月,郑州新郑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跑道正式启用,运能大幅释放,1月至9月就完成旅客吞吐量1539万人次,增幅惊人。
所有人均将希望寄托于即将投入使用的天河机场第二跑道及T3航站楼。但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第二跑道于2016年8月投入使用,因为容量限制,至今2年过去仍未充分发挥应有效用。
受此影响,2016年天河机场客运量再次被长沙反超,排名第二;2017年又被郑州赶超,跌至中部第三。目前,除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仍排名第一外,天河机场其他指标已全面落后。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今年上半年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32.4万人次,虽仍是中部第一,但仅领先长沙6.7万人次。而且上半年长沙增幅22.5%,郑州增幅55.6%,而武汉增幅仅3.9%。稍有不慎,最后一项优势将有可能消失。
目前,武汉市已明确表态支持天河机场净空安全管理,并推动武汉区域整体净空管理纳入“一张图”整体规划,加强省市与民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实现民航发展与城市建设统筹推进,争取早日解除天河机场净空安全隐患,完善相关体系建设,维护武汉空域安全。“天机”不可再失,武汉民航客运亟待腾飞。
对策——
省市合力,助推天河机场“突围”
民航界人士普遍认为:“只要推进得力,武汉民航客运实现中部赶超,并非不可能。”对比长沙、郑州两地经验,实现“中部突围”,武汉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
其一
建立强而有力、职责明确的省市联动体系来管理民航事务。
民航界人士普遍认为,航空业的竞争不单是机场之间的竞争,更是城市、区域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其发展壮大需要高效的行业统筹管理。
湖南、河南均将民航作为省、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产业进行打造,成立省级民航协调机构,并建立省市联动的投入及协调机制。而我省民航业相关工作分散于湖北省、武汉市层面的发改、交通、旅游、机场、城区等部门和区域,没有统一的民航管理机构,不利于统筹协调。
2015年,湖北机场集团被整体回购后,成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但由于湖北机场集团与武汉天河机场公司“一门两牌”,天河机场至今仍未明确省市股权关系,导致省市在涉及天河机场管理和投入上不明确,也容易造成民航发展战略、民航运输保障等方面无法形成合力。
专家建议,湖北省、武汉市应分别成立专门民航协调机构,统筹民航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航线网络、临空产业及机场净空管理等民航相关事务。同时,应明确天河机场权属、责权关系,并对天河机场航空业务发展及机场区域综合治理事权层级进行划分。
其二
加大对民航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形成有效、合理、灵活的支持机制。民航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今年以来,武汉市借鉴外地经验,对《武汉航空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委托湖北机场集团作为平台开拓国内外航线,但在资金支持力度及操作灵活性上仍显不足。专家建议,加快省级政策出台,省市合力共同建立“政府为引导、机场为平台,航企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加强与基地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支持航空公司加大对武汉市场的投入,支持基地公司获得更多的新增时刻资源。
其三
尽快解决天河机场净空安全问题,早日实现机场运力增容,并进一步完善天河机场国际国内航线网络,解决武汉机场航线覆盖不足、衔接不畅等问题。
专家建言,在中部地区武汉、长沙、郑州三家机场正处于齐头并进阶段,国家民航局目前并未明确中部门户枢纽机场,正是形成“分水岭”的重要时期。湖北省、武汉市应抢抓机遇,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在体制机制、产业培育、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力争天河机场在“十三五”期末基本稳定航空优势,成为中部门户枢纽机场,为湖北对外开放提供强力支撑。
@kissprince 什么是1万力推的呀
@guangguren 我觉得也不完全,选址天河机场的时候,东湖高新啥都没有,当时看也不算有错,关键还是后天的问题
对于已经成型的事情莫要拿出来喷,马后炮可不受待见,也体现不出多高明!
倒是可以考虑鉴于武汉中部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高铁货运物流中心和航空货运物流中心及集散中心规划拿出来讨论讨论较好!
@Hankow 省里市里可有规划?
@Hankow 如此肥肉,相信河南郑州(个人认为是唯一竞争对手也是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在垂涎三尺!
@ sm_1st_season
今年武汉的目标是,新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3条,发展国际全货机航线,国际客、货运吞吐量分别达到290万人次和4.5万吨以上,国际航空客运吞吐量保持中部第一。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
1.航线开拓
1月26日,新开通武汉-卢森堡货运航线;
5月30日,新开通武汉-伦敦客运航线。
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武汉-芝加哥-仁川、武汉-迪拜货运航线洽谈工作。
2.航空运输
上半年,航空运输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完成132.5万人次、同比增长3.9%,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5.7%;
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完成1.8万吨、同比增长28.3%,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0.0%,
国际航空客运吞吐量居中部第一。
加快推进新沿江高铁线型及天河北站研究,在已批的《武汉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中预留了天河北站作为未来引入高铁进机场的条件。
今年完成国际航空客运吞吐量中部第一的目标,毫无压力。
@Hankow 不要已完业绩及短期目标,要长远规划及落地方案(审批通过,自己掏钱都可以,举债吗,国家会兜底的),先把坑占了,干掉郑州(从地理位置和地理结构来讲,郑州要好于武汉),主要是国家支持!
而且未来高铁货运和航空运(国际化,快速响应)是必然优势和方向!必须提前布局!
@ sm_1st_season
根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武汉被国家明确为重点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要求强化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枢。
按照武政〔2016〕54号 《武汉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机场建设“342”工程。
按规划资料来看,天河机场四期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T4航站楼、卫星厅、第三跑道、第四跑道等。
据估算,T4航站楼需要建设17万平方米,卫星厅需要建设25万平方米,合计42万平方米。卫星厅是航站楼之外的一个大厅,但是通过走廊与候机楼主楼连接,减少旅客依靠摆渡车登机的奔波之苦,提高吞吐效率。同时,机场内部设置有内部捷运系统,远期利用内部地面道路设置内部巴士系统。
相关规划还会与高铁进机场衔接,与武汉火车站、机场轨道交通衔接,与西(安)武(汉)客专直通线衔接,与航空中转多种交通工具换乘衔接,与客货运统筹衔接等。
同时,武汉市第二机场也在规划中。预计到2030年,将选址江夏山坡新建武汉第二机场。2030年,如天河机场达到7500万客流量,一方面启动五期工程,一方面启动第二机场建设。
按照目前预计的建设时序,2021年前,建设第三跑道。2021-2024年,建设国际楼 。2023-2026年,建设第四跑道。2026-2030年,建设另一航站楼。2030年以后,建设五期工程和第二机场。
@Hankow 预测的是2030年才7500万人 真是比北京少太多了 北京机场现在都已经不止这个数了吧 差别好大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