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班前水一贴,看看光谷在建的工程,欢迎补充 |
光谷东房子不能再炒了,这是帮投资客吸未来光谷建设者的血。硅谷小镇可以直接给全球顶级专家配套豪华住所,吸引真正的人才以及人脉,商品房供给应该光谷工作的人优先,而不是先给资金雄厚的炒房客。光谷现在竞争对手太多了,南京有台积电,福建有联电,合肥又有大基金支持,对比台积电联电,光谷的技术基础是新芯,差距比较大好,只是比合肥情况好点,当然,台积电是不是真心要看其他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这就给光谷更大压力了,光谷芯片产业会长期在技术上被南京台积电压制,加上联华跟福建合作真心实意,一旦在产业成长过程中显现出不如合肥或者晋江的晋华集成电路,那大基金肯定会向那边倾斜。当务之急不是留大学生买房,而是竭尽全力吸引技术大佬利用他们的技术以及人脉在国内竞争中站稳进而徐图国际地位。一旦产业起来了,中低端人才不用说什么自己会往这里跑。当然,芯片产业的工程师一定要加工资,企业给不起,政府也要补,不然都去做码农还做什么芯片?不要认为大基金投钱多就能万无一失,当年绵绵的长城硬盘投的钱按当时购买力比长存不会少,后面长城也就是个电脑电源厂。适度炒房可以,不能上瘾。
@kuwata125 白沙洲 吴家山居住人口都很多了 光谷东 不觉得是个鬼城吗?
@optica_l2018 关山正荣地价贵,而且做高端
@chainlee 2014年前白沙洲 吴家山 光谷东各有多少成熟或者在建商品房?现在比较为时尚早,光谷东真正的居住人口导入会在未来5年开始
@thebigblue123 光谷跟沌口搞不起来,汉口直接就完蛋了,靠汉正街的小贩想支撑江滩的写字楼?底特律都能破产,没有产业,武汉连屁都不如。别扯北京,人家就靠官老爷就能支撑足够多的事业单位,就为办证也能让大把公司进驻他们的写字楼。上海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都这么看中工厂,武汉有毛线资格轻看产腾笼换鸟政策就让人一顿好骂,为什么?工厂是城市的最基础支撑,没有工厂,写字楼主宰,研究所,交通设施,包括政府机构都是空中楼阁。
@kuwata125 正因为光谷实际价值在那里就更不要急着拿地卖,用光谷工作的人测试需求量,估地价,最大限度让政府得到资历,而不是给炒房客。现在光谷需要的是更多工厂而不是写字楼跟住宅,至于居住用地可以提前规划不能提前拍卖,现在卖是贱卖光谷资产啊,可惜了。
@kuwata125 还是那句话,现阶段工厂太少,是否给企业让利不够?住宅用地有放水的趋势,要不得,一直当游客,因为看到住宅用地大放水趋势,注册进来发一贴。以前注册过,看到你们有人跟四川佬比数据比不过直接骂别人,感觉丢人,退了。现在很关键,国家现在能选武汉,如果光谷不争气国家也能抛弃武汉。留住人才不是靠户口和房子,而是工作机会和工资。福建南京都很强。佬爷们要有紧迫感,要想办法,不能一说就是政策不好改,那还谈毛线改革啊,高新区最大优势就是灵活。
2017年,东湖高新区发力大学生留汉工作,“光谷大学生政策十条”、“才聚光谷”大学生校园求职招聘平台、百万大学生留汉服务专窗、光谷落户直通车等举措频出,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安居、落户全流程服务,一年提供1.7万余个高薪优质岗位、1887套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根据统计。2017年,共有28848名大学生落户光谷,是2017年落户数的17倍以上(2016年落户1679人)。
再从全市角度看,根据武汉市人社局联合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就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武汉就业景气指数111.35,呈现回升态势。人社部门分析认为,经济逐步回暖,带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武汉新增就业人数创4年新高。
就业景气指数,反映社会就业现状、预测发展趋势。包括1个综合景气指数、6个支撑景气指数、23个子景气指数。若指数高于100,则表示就业处于景气区间,其中高于100低于110代表稳定区,高于110低于125代表扩张区;若指数低于100,则表示就业不景气。
2017年,武汉就业景气指数111.35。6个支撑景气指数分别为:就业扩张能力指数109.88,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景气指数108.84,大众创业景气指数114.89,就业质量景气指数109.12,重点人群就业景气指数114.85,就业服务与环境景气指数115.3。
2017年,武汉经济走势稳步向上,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回升,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创4年来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实现“六连降”,处于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统计,高新产业越来越受到高层次人才的追捧。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其中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均增长17%以上,众多互联网企业落户武汉,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近年来从北京、上海、深圳回武汉就业的人,每年有10%到20%的增长。
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2.58%;从产业来看,就业人数的增加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减少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减员幅度最大,特别是200人以内的小企业减员幅度超过两成。
种种迹象都表明,武汉发展势头正猛,东湖高新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
现在不提前根据规划居住人口布局住宅,未来难道临时抱佛脚吗?
可以看看,武汉市职住平衡研究及规划对策。东湖高新是规划局研究时确定的六个就业增长区之一。
各区域规划建设时现在都要考量住宅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的平衡。就业不足的要增加岗位,居住不足的要建设住宅或者外迁人口。
研究结合各区居民居住、就业、通勤三个方面的现状,对各区发展提出改进意见,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以实现工作生活“在一起”。
武汉人均上班花26分钟
按居住地统计,汉口黄浦地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最长,达到14.2公里,很多居民到较远的地方上班;而沌口的通勤距离最短,为3.7公里,平均通勤时间仅19分钟。
综合来看,就业不足(居民数量较多,而就业岗位较少)的地方包括南湖、青山、二七和四新地区;居住不足(岗位多而居民较少)的地方主要为东湖风景区、汉口中央活动区、珞喻、沌口、塔子湖和黄浦地区,居住严重不足的为武钢地区。
职住相对平衡的地区为武昌中央活动区、汉阳中央活动区、杨园、白沙、关山、十升、古田、后湖地区。
武汉市实际的平均通勤时间是25.9分钟,平均通勤距离是6.3公里,处于合理范围。
汉口需完善跨镇交通系统
根据本项研究,规划局对推进就业增长、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优化职住空间提出了部分建议。
本次研究对就业空间布局提出了“一个主中心、三个副中心、六个增长区”的结构建议。一个就业主中心指在武汉三镇各自的中央活动区;三个副中心包括四新-沌口、珞喻-关山、杨春湖-武钢就业副中心;六个就业增长区为东湖高新、青菱和黄家湖、经济开发区、盘龙城、阳逻、金银湖吴家山等地区。
居住方面,则需构建“一环六片”结构,“一环”指二三环之间以居住为主、多种功能协调发展的地区;“六片”则指六大新城组群地区,也是就业与居住共同发展的地区。
具体而言,武昌目前职住平衡质量最好,但生产型服务业(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发展不足,以后应集中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汉口居住密度最大,职住相对平衡,但交通不够通畅,以后应加强交通可达性,增加就业密度,完善跨镇公共交通系统;汉阳就业和居住匹配有待提高,规划包括集中发展文化会展业、加快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等。
所谓职住平衡,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勤交通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其他非机动车方式,即使是使用机动车,出行距离和时间也比较短,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职住平衡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轻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职住平衡涉及许多方面,如人口分布、居民家庭结构、住区类型、搬家分析以及武汉市产业发展空间分布。
@Hankow “ 三、对集成电路产业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含)以上项目,给予其实际研发投入的2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
四、对购买IP (指IP提供商或者Foundry IP模块)开展高端芯片、先进或特色工艺研发的集成电路企业,给予其购买IP直接费用的3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对复用、共享本市第三方IC设计平台的IP设计工具软件或测试分析系统的集成电路企业,给予其实际投入的4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
五、对进行重点支持领域工程产品流片的集成电路企业,给予其该款产品掩膜版制作费用的50%或首轮流片费用的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
六、对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含)以上集成电路企业的新建或技术改造项目,参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促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若干财税政策的通知》(杭政办函(2017)102号)精神,给予其实际投入(含设备和软件投入)的15%、单个企业资助额最高不超过3500万元的补助。
七、本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研发并首次在本地应用的自主芯片或模组,规模化应用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对应用方以重大专项方式,给予其实际投入的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 ” 来点实际的政策,武汉的软实力绝对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kuwata125 你被炒房客造成的假供需不平衡忽悠了,真那么旺盛,怎么都喜欢做洋房,小高层?先用政策测试一下,实际需求多大。这样放地开发商有各种手段推高房价。开发商就这样,没拿地,绝对不会打广告,拿地了,吹上天。
@kuwata125 NONONO,如果疯狂推住宅,倒不会涨那么快,毕竟物依稀为贵嘛,现在就是因为买不到,才导致开发商备案价拼命往上争取,然后开一个盘日光一个。。。
@beckhanbao 你反驳错人了吧,我说的就是目前光谷东住宅已经很少了,可楼主还嫌光谷东推住宅太多,如果目前楼主都嫌光谷东住宅多,要控制,那结果只会让住宅更稀缺,房价更高。
然而楼主说光谷东住宅紧缺是开发商和投资客联手制造出来的假象。
@kuwata125 光谷东房价就是开一次盘涨一次,让开发商炒起来的,真正看懂光谷潜力的投资了开始根本不多,现在是每次开盘投资客就会成几何倍数增长。先缓缓,降降温。
@bailey 首先这个锅资本ZY肯定不背,资本本身就是有成本的,没有合理逐利,闲置滥用低效利用才是可耻的,其次你根本没有没有看到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是产业结构的严重畸形,为啥畸形呢? 就是你后面策略的后门Bug导致的,利益集团soEasy的就能拿到贷款和流动性,给其控制的公司或其他形式(国企也算)的组织注血,这类组织除了会花钱,什么都不会,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要么靠垄断;还经常性的挖坑给中央添麻烦(参考海航),最近降准释放出来的流动性还是被这蛀虫的集合体给吞噬了;那么其他的普通民企呢? 不用问总的流动资本有限,他们获取到资本的成本就更是被推高,直至资金链断裂破产;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滋生了大量混乱违规的民间放贷公司等等的,因为资本需求太大了啊。。 问题又来了,这些民间的资金哪里来的呢? 不说了刚才某某P2P理财新用户抢购30%的年化率,限额100W,1K起购我要去抢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