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价下跌算硬着陆还是软着陆? |
@root_root 如果你自己是这样想的,只代表你自己,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种格局。我看到的大多都是抱怨自己通勤时间长,交通不便,不要随便定义别人,你观察的也许并不准确。
@root_root 呵呵,道理讲不过就开始王顾左右言他,我跟你谈规划,你跟我谈房价。何不食肉糜的逻辑难道还值得一驳。
有人说光谷地铁少应该多修,他们说你为何不去汉口买房?
有人谈武汉哪些地方不好要改,他们说你为啥不去北上深?
。。。
固步自封可见一斑。
@Hankow 你非要扣字眼那可以啊 继续你的表演,这个论坛的人都没你读书看报的多
东湖高新是中心城区 谢谢
新城区包括:蔡甸、江夏、东西湖、黄陂、新洲区。
《武汉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近日出台,其中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新的落户政策如下:
(一)中心城区实行积分落户
@Hankow 那你看明白没有 ? 以前的主城区换了个名字叫做中心城区 东湖高新很遗憾的享受中心城区待遇,没有如你所愿的
论坛网友那么多回复 你从不正面回答问题
扯了那么多无非就是光谷低下 汉口重要而已呗
我武昌的都想喷你
@kuwata125 东西湖区不一样。原来和东西湖同一批的洪山区都升格为主城区了。
就是现在东西湖内的常青花园直接就是比照主城区待遇的,长期由江汉区代管。常青花园内的户口参照主城区户口管理,和主城区户口互迁没有问题。唯一的区别是医保和社保标准是新城区的。
本来满城挖在2013年的时候提议将东西湖区由新城区升格为主城区的,只是当时“右倾”势力太重,省里不答应, 省市关系,大家都知道,所以被某LD给否了。
要说武汉未来哪个新城区最有可能升格为主城区,还就是东西湖了。
@root_root 真要逼我说汉口太锉没几个像样的IT企业么。。。去汉口整天和婆婆爹爹逛菜场,和拆二代们打麻将?哈哈
@kuwata125 莫非是以自己在哪里买了房事实就改变了
是这样的,城市的发展是经常变化的,今天还是市中心,明天变的像个破烂郊区这种事天天在中国上演,几多年前谁又想到了光谷会这样呢?以前的所谓“大汉口”被人调戏成“大县城”呢?对不对。初一在你家,初二在我家,城市变迁不是你我能左右,既然大家都觉得江北基础设施好就去江北好了,我只是提这么个建议,我本人也是无房的,不存在屁股问题。
@qingfeng 除了it企业外汉口还有卓尔和福星惠誉呢
@Hankow 你都要复现了,光谷这边目前是一条线都还没有啊。至于你说3号线不满足需求,那2号线客流不是更多么,说话不要站在汉口角度,有失偏颇
@root_root Jt偏心汉口还没企业,怪谁去?汉口从来就没有搞实业的土壤,没有搞IT的土壤。
@guangguren 汉口既没有搞实业的土壤,也没有搞IT的土壤对吧?现在你们又说他地铁也搞多了。汉口要怎么办呢?我看干脆别搞汉口了,明儿我就去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议把汉口给扔了,让它自生自灭算了
@thebigblue123 错了 汉口啥土壤都没,汉口就是天生的和拆二代搓麻将,和婆婆爹爹逛菜市场的地方
@Hankow 东西湖又不一样了,东西湖参照主城区,光谷应该和新洲一个档次,一个待遇。东西湖连蓄洪区都没摘掉把,东西湖城镇化率多少?就主城区了?东西湖城镇化率63%,洪山区城镇化率91%。可是洪山区的地铁建设惨败于东西湖。
@root_root 说实话我有些累了,我说的是,那里地铁多哪里地铁少,公不公平,这是个事实,不存在我在哪里买了房,这个事实就改变,是这个意思,明白了?
@kuwata125 既然你说公平,我希望你稍微看一下上面几条我的留言
根据武汉城市规划,东湖高新被算在了1+6,布局的南部新城组团里面。
包括说现在光谷修的11号线,原来的编号是29号线,是武汉市专门给新城区规划的15条线路之一。
除了市区12条线路,地铁集团亦规划了15条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1号线延长线、机场线、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24号线、25号线、26号线、27号线、28号线、29号线、30号线、31号线、32号线,以支撑1+6城市新格局。
这个29号线就是现在的11号线东段。
列入了《武汉市新城区轨道交通(地方铁路)线网规划》
可以看新闻http://news.cnhubei.com/xw/wuhan/201210/t2268405.shtml
如果东湖高新真的是主城区,那现在地铁的投资主体就会是市府,规划也会算入市区地铁。
规划文件大家都查的到,投资主体是谁也查的到。
东湖高新是不是享受了主城区待遇这是有事实作用支撑的。
武汉的户籍管理体制分三部分,主城区、开发区,远城区。开发区包括东湖高新、武汉经开和化工新区。
其中武汉经开已经和汉南区二合一,一个班子两块牌子;青山区也是和化工新区二合一,一个班子两块牌子。
未来东湖高新根据现有趋势,为解决没有实体机构的问题(比如开两会现在东湖高新是算在江夏区内),可能也会和江夏区二合一。
以后江夏区委书记兼任东湖高新管委会主任。
所以以后的户籍架构也会正式统一为主城区和新城区两个部分。
@root_root 企业落地,企业自身的选择权很大,而基础民生建设多半是由政府主导,并且,不存在所谓的你企业这方面多,所以基础民生建设这方面就给你差一点,这种所谓的“平衡”。
因为,基础民生工程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优惠政策,他是一个必须要做到的,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只要这里有人住,就应该搞好基础民生工程,没其他理由,而交通,地铁等,本质都属于基础民生工程,这意思,明白?
@Hankow 那你就做主把东湖高新开除出主城区吧
毕竟不能和您这样高贵人口同等待遇啊 容易把身份拉低是不是
@kuwata125 你不需要用这种语气来反问我。这让人不太适应。
关于基建问题,前边回答的人很多,基本上大家都认可这个是规划失败导致的问题。
而我强调的是,很多人抱怨的公平性问题。从整个武汉区域的角度来看,存在公平性问题吗?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所以我提出一个观点,用脚投票。如果真的存在那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地方,我想大家都会挤破头过去。然而这个论坛也有很多人回答了,宁愿在光谷挤,也不去江北。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光谷的魅力和优势之所在了。
在回到基建问题,这个论坛前几篇已经阐述的很好了,光谷的交通问题需要全市甚至省政府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root_root 首先,我不需要选择你所喜爱的口气说话,因为你选择回复不回复都可以。所以你没有回答我的话,看来是承认我的观点了,那就是基础民生建设工程,是个最基本的,有人生活工作的地方,就应该做好的事情,不存在把这件事拿出来,当成和其它地方拼“公平”而进行加减的筹码。
@root_root 对,我也认为是规划失败!
东湖高新该不该修地铁?该修!
该不该多修地铁,该多修!
这是没有分歧的。
只是目前,规划的问题,武汉市府该背锅,但东湖高新有没有责任呢?
一个有轨电车搞得稀烂,和经开不能比这是事实吧。
而且作为投资主体,现在是东湖高新出多少钱,武汉地铁就代建多少,所以未来修地铁多不多,能不能更多进规划报批,还取决于一个东湖高新自己的财力分配问题。
同意你的看法,现在这个阶段由于体制机制问题,短期内无法扭转东湖高新的交通乱局,等不及的人真的可以在基建布局更好的地方先买房子。
现在这么抱怨,什么也改变不了。戾气太重了。
@kuwata125 公平性问题,首先是你们提出的来的。我针对这个问题做阐述,其实你们都在回避我的问题。一直不愿证明回答我,武汉是否真的亏待了光谷。
这个问题留给所有看到的人想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中立客观。
我是真的不喜欢你这种语气,所以,您也别回复了,我回复你这一条只是希望大家都认真想想自己的观点是都客观。
@Hankow 看了我都想骂你,东湖高新属于中心城区好么,不是什么你所谓的新、远城区。落户口也是洪山区户口好么。逗
@root_root 不好意思,喜欢不喜欢是你的自由,回不回复是我的自由。
不知道为什么,你反复说我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我只能再说一遍,首先,这帖子说的不公平,一直都是围绕地铁数量这一点,是你拼了命的要去扯什么企业。
另外我第三遍重复一下,地铁属于基础民生工程,而基础民生工程,只要这地方有人工作生活学习就应该做到,没有别的原因,也不受其它因素牵制,更不该拿他和其它方面搞平衡,比得失,更不能把光谷闪光的地方拿出来掩盖地铁的缺失,因此基础民生工程这一个应该做的却不去做到,那就是亏待,无奈你实在听不懂,没办法咯。
@Hankow 东湖高新‘升格’为主城区?我只知道东湖高新三把手都是正厅级,还需要升格为一个副厅级的城区?买房的时候,东湖高新三环内都是主城区对待。武汉城市规划2020也明确东湖高新区三环内为武汉主城区,而东西湖则不属于主城区。可是建设地铁的时候,完全不是按这个来的,根本没有给东湖高新区主城区的待遇。
@wuhan10086 再给你点提示,sx就是hysx,懂了?
http://gtghj.wuhan.gov.cn/pc-69-35849.html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以三环线以内为主,外延到沌口,庙山,武钢地区。
江滩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卖地的时候说你是主城区,中心城区待遇,卖完地了说你是远城区 新城区,不配修地铁,然后把卖地的钱拿走,去修自己家门口的地铁,你要修地铁可以,那你自己出钱呗,至于钱嘛 我江滩该拿走还是要拿走的,然后再喷你东湖高新穷 效率不高等等
关键是做就做吧,某些人还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脸,来光谷打个工吧还不忘记自己汉口的身份,说你要站在大局考虑,站在全市全盘的角度考虑(也不看看把自己那块修成了麻花),最喜欢舔着脸把其他地区的人给代表了,从来只看到青山喷汉口,武昌喷汉口,汉阳喷汉口,现在最多又多了一个光谷喷汉口而已,武汉是喜欢内斗,也不想想根本原因,无非就是江滩从来就没一碗水端平过
东湖高新未来该怎么样 怎么发展,也不用这样的人来指点江山
@simonhoney 自己看这个新闻,写得很明确了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8acd4bc1bc8e09e6d000005
按照实施意见,中心城区包括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区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区包括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武汉化工区,新城区包括蔡甸、江夏、东西湖、黄陂、新洲区。
中心城区只有六个区加一个东湖风景区。
还有这个新闻
http://3g.163.com/news/article/7SVEMM0100014JB6.html?clickfrom=baidu_adapt
武汉市FGW介绍称,新城区轨道交通线涉及武汉市周边新洲、黄陂、东西湖、蔡甸、汉南、江夏6个新城区,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机场线。轨道交通建设采取城市地铁或轻轨外延、市郊铁路、有轨电车等模式。
经开区为什么和汉南合并,不和汉阳合并?
你自己想一想。有些话说穿了漏水。
大家说了半天,我觉得完全冒说到重点!重点在于,江滩的那群老爷们脑子里想的到底是么事?是不是复兴大武汉,直逼沪上?若然,如何复兴?靠汉正街的扁担,还是汉西的商贩?抑或江汉路的热干面铜像?
不论主城区效区,还是中心城区新城区,最终是要将武汉建好,提档升级,怎么提?混这个社区的应该都听过吧,反正我一个外行听过这些,什么中国制造2025,什么人工智能,什么互联网+,什么大数据。这代表什么?是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答案是肯定的吧?那么对武汉来说,光谷地区的基础是不是更好?做事要有先后,要有重点,那么武汉要提档升级,是不是应该多看光谷一眼?就像改变开放之初,优先发展深圳那样?既然要优先,是不是要对光谷投入更多资源?要想富,先修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勿需多言吧?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说什么这没想到,那没想到。深圳风生水起的时候,上海也憋屈了不少年。然后呢?当然是举全国之力发展浦东了。那么,现在江滩的那帮班子,怎么看现在的光谷?抑或画一个所谓长江新城的饼子?饼子虽好,但是吃不了,这个常识,希望江滩的人有。
站在武汉以外的角度,江滩的那帮人真的是土鳖而不自知,可笑可叹。
@Wangtony 说的很好。现在Jt的眼光确实很浮,对经济运行规矩理解力不深。
@thebigblue123
你怎么就不理解我说这些话的用意呢?
我这是在解释,光谷基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局面的原因,体制机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你们大家有点耐心,不要喷武汉市府。
早在2011年唐市长表示,东湖示范区要从“开发区”向“新城市”转变,成为“独立城市”。也就是所谓的武汉市1+6规划。
简单说就是1个主城+6个新城组群,东湖高新是其中一个新城组团的核心。6个新城组群将成相对独立、配套完善的功能新区。而且,每一个新城组群内部,又有3至5个独立的组团,有的是居住,有的是工业,有的是公共服务。
比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20)》就写了,一轴六心、三区两城、两楔多廊的空间格局。
所谓的独立城市,就是六个组团相对于中心城区独立发展。并不是说真的成立什么光谷市一类的。
自己看第五页,第四条规划布局,看看东湖高新放在哪个新城组团里面。
https://wenku.baidu.com/view/ed2c6389770bf78a6529547f.html
为什么修地铁,东湖高新、武汉经开,还有东西湖等等其他的新城区是一个待遇,原因在这里。
@Wangtony 你们还笑武汉市府土鳖,明明就是有一小撮人只盯着自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的视野,根本无法理解我们市府LD高瞻远瞩的开阔格局!
比如现在修建的长江新城,着重发展长江主轴,这就充分展示了LD的水平!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是优化武汉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城市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届时,武汉将形成“四镇”新格局,再造一个新武汉。
武汉一直想走出老三镇,建设城市新区。
但是这个新区选的不是东湖高新,因为东新是担负着很大的产业创新功能,是典型的产业新区、科技新区。其战略新兴产业聚集是首选之地。
这和浦东那种典型的行政新区、金融贸易新区、现代商业新区、国际文化交流新区,也是新兴住宅新区的路子不是一回事。
东湖高新虽然不是武汉未来的浦东新区,但在产业上是武汉的硅谷、中关村。加上光谷新区一带湖泊、绿地、湿地众多,从环保因素考虑,也难以继续承载过多的人口。所以武汉继续向东,但光谷难以再增加一个城市金融、商贸、居住、国际交流等功能的新区。
而武汉经开区是典型的先进制造业新区,所以在周围在布局城市新区则受限于土地资源与周边环境了。四新显然土地面积过小,向外拓展受制于武汉经开区产业基地布局。于是只能成为武汉新型的“中央居住区”。
于是,武昌、汉阳都无法成为新区的承载地,自然我们只能把眼光放在汉口。随着光谷新区产业带动,江南片区几个区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相比之下,长江、汉江以北区域,过去产业主要依靠传统的金融、商贸、物流、服务业等。由于新型产业不足,导致这几个区缺乏产业带动力,后劲不足,与长江、汉江以南几个区相比,一个是大干快上、欣欣向荣,一个是步履蹒跚。但是,这一片还有很大的腹地。
所以,从未来发展需要,江北片区自然就是武汉新区最后的归宿了。这是从武汉整体发展的角度思考,是大局观,没有错。
只是,武汉好几个中心城区都在发展金融商务区,典型的是武汉CBD、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江岸二七滨江商务区,以及武昌滨江商务区。都需要商务资源,都需要商业资本投资,都是嗷嗷待哺。这时又抛出新区概念,势必分流有限的投资资源。
这也正是一新书记高明的地方,通过长江主轴的打造、长江新区概念的炒作,让武汉成为媒体和资本关注的焦点,吸引更多资本来投资。至于哪家抢的多,就靠各个区的本事了。市一级只管做好基础服务,做好相关规划,最后结果怎么样,各个区各展所长。
@Wangtony 这次下雪就可以看出来东湖高新的管理水平了。人家经开区有轨在下雪的时候依然充分发挥作用,服务民众。东湖高新呢?估计还在庆幸自己没有开通吧,要不然一个个都得冰天雪地去吹冷风。
你说的这个草坪绿化全毁,根本就是管理的问题。
现在地铁没修好,有轨电车刚好是个补救措施,本来是一个争取民心的工程,结果被玩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武汉市府现在的重心不可能放在光谷的,这次英国首相访华专门给她看了长江新城的规划,现在是要集全市之力打造的。东湖高新起码在一新书记走之前只能靠自己。
也就是唐市长当年布局的,独立城市。
再一个看看省府的滨湖新区有什么进展吧,省府现在想要东湖高新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发展,建立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应该会有实际政策出台支持。
@Wangtony 老兄,话不能说透,否则这个帖子又要被和谐了。
@Wangtony 还有你说的那些,武汉靠什么复兴,靠的新兴产业竞争力,而光谷在这方面是武汉较为集中且具有优势的地区,更应做好光谷的基础建设,不给光谷拖后腿,助力光谷,推动整个武汉的大发展。
但是,但是,你会看到,有很多人的脑回路十分清奇,有不少汉口人的想法是,对于光谷,我武汉已经“给你”很多了,“给你”了产业、企业、高校等优势,那么在地铁方面,理所当然要给你劣势,不然你什么都有了,汉口岂不是都被你盖过了?那可不行,所以一定要拉平,至于你光谷多么需要地铁,无所谓,有多少企业发展被地铁掣肘,我也不管。反正如果让你冒头了,那汉口还发展不发展了?宁愿耽误武汉发展,也不能让你光谷出这个彩,非要用地铁这个瘸腿把你的优势拉回来不可。
此观点在论坛见过数次,我就是好奇是不是真的JT也是这么狭隘到叹为观止。
天了噜,上面几个白天都不用上班么!HK之光与GG之光PK了一整天,牛!你们太爱我们的城市,太爱GG了!
JT对DHGX不感冒,估计也是在这没有太多话语权,决策权,支配权……所以在利益面前,自然就会弯路走咯。但不可避免的现实又是,DHGX是WH市重要组成部分。JT对待DHGX的态度肯定不对,但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里SGH肯定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中国式的资源分配里存在太多的不合理和不均衡了,很多时候你的级别不够,你连争抢的机会都没有。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各省都拼命做大省会来带动周边区域,乃至全省,甚至是跨省。WH的发展虽快,但同级别省份大城的发展态势同样如狼似虎,人家都是省市齐心协力共建省城,劲往一处使,力往同向发。可在WH,JT和SGH个怀心思,各有各的打算,让人担忧:如今全国各地疯抢“人才”,说白了就是抢有劳动力的年轻人,吸引这些人落地落户,无非是要有好产业,好环境相配套。GG的产业在逐渐成长,稍有起色,但GG的环境却随着人口的剧增越发的让人感觉恶劣,这种恶劣来自于日益膨胀的人口与基础设施的停滞不前与落后,同样还来自于GG与其他城市新区的巨大落差。所以,GG在世人面前的坏名声一点都不比WH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坏印象少多少。
酝酿多年的DHGX,算得上是逐渐有点起色的一手好牌了,可基础设施,基建各种差劲,加上省市的各自心思,着实让人着急。人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因为少年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GG至于WH一样是希望和未来:看看17年的IPO全国版图,去年中小创的IPO乱发如麻,HB才2家,WH只会小于等于这个数字。这么差的成绩当然有很多原因,我不清楚,不敢妄加评论。但有一点我深信,如果GG发展好了,那些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在中小创IPO上跃跃欲试的话,资本在GG上空蜂拥云集,大家又何须慨叹WH金融之衰微!
上面有人说,JT做事不公平,这都是幼稚的说法,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公平一说,GG本就是很多政策倾斜的结果,JT的错就错在没有顾全大局抓住重点要害!
@Hankow 体制内有代表出来,和郊区吃瓜群众撕逼是好事儿,说明注意到了城乡结合部群众的呼声,为你鼓掌(我们都是撕着玩儿,你还能在8小时之外,结合工作一起嗨 ),但也请你注意吃瓜群众“喷”的重点——不患寡,患不均,吐槽的就是公共交通规划优先级,这个东西一图胜千言(上面有图自己睁开眼睛看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辩解搁在大光谷区零运营地铁面前都苍白无力(严格说是有一个站)。一入光谷深似海,从2004年第一次到光谷,十多年了,瞅着没得卵区别——光谷基础交通好一点,光谷百万青年的日子好过一点,这个愿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你要知道将青春消耗在路上的青年~根本没有机会去替你领会“LD高瞻远瞩的开阔格局”,智回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如你所言HANKOW太小,肯定塞不下,请继续流放到光谷518平方公里,这里也只有这里有能力代表武汉未来三十年城市运脉。btw,加油新年183楼了
@Wangtony “东新要自强,江滩也要给力。” 这句话讲得好!
07年去光谷世界城看eswcg魔兽争霸比赛,外面啥都没有,楼还没修好,感觉好偏。。。08年经常去华科听宣讲会,感觉这附近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人。30年河东30年河西,现在国家正是大力改革的时候,地方政府也需要改变思路到地方走走,听听群众和企业的声音,真正解决城市的痛点。
我在光谷读书,工作后离开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回来了,对于光谷我有一种奇特的亲近感,虽然他破破烂烂。但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不像武汉其他地区,感觉就是没有活力。满街的老头老太太,不是顺说老人不好,而是城市老龄化太严重,产业结构也比较陈旧。光谷无疑是武汉最像深圳的地方。深圳其实也没什么什么特殊政策了,国家也在重点建设雄安啊,什么的,但深圳已经有足够的内生动力,所以我期待光谷能如同深圳一样,形成一种自己的文化,一种吸引资本和人才的内生力量。从武汉市层面,光谷未来几年肯定是很难过的,有可能是最难过的时期。
但是光谷还有自身的力量,还有省里的支持,国家的重视。地铁虽然比不过江北的任何区,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到但我们产业绝对不是他们可比的,这个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
不需要多照顾光谷,稍微平衡一下就行,吃瓜群众的格局能有多大,不指望像HANKOW那样十面埋伏,上下班/就医/入学稍微体面一点就行,君不见一个有轨电车就让黎民百姓喜出望外——光谷璀璨,HANKOW亦夺目,为何生生像个零和游戏?
@mingxinpian 我在合肥滨湖出差好多次好久了,并且现在就在这,开阔,大气,绿化好。这边基建力度之大,规划规格之高,武汉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区都不能比。不要拿后娘养的DHGX和合肥的滨湖比, 你自己也看到了,他们生脆脆的把地铁一号线从空荡荡的滨湖新区修到市区了,他们的第一条线!
合肥有两个亮点区域,一个是市府主导的政务区,规模较小,另一个是省府主导的滨湖新区,在远离合肥中心城区的荒郊野地堆积木般造出来的一座城。从合肥的地铁一号线来看的话,安徽省府和合肥市府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说句难听的,JT市政府的LD们那么有高瞻远瞩的格调格局,倒是拿个像样的片区和人家的政务区比较比较看啊!
这只是一个GDP只有WH一半的“小”城市!
@xiaoquexing 刚刚我查了一下合肥滨湖新区还没有获批“国家级”,还在等待中央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可能光头强是希望闷声发大财,低调点建好,一鸣惊人?
@mingxinpian 合肥滨湖更多的是简单造城,单纯的为了扩大合肥城市框架,相对产业配套一般,但人家规格不低,住宅,商务,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规格之高,真的是让GG汗颜,让“大”WH汗颜!
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2号线南延线和11号线都是东湖高新投资,武汉地铁集团代建,进度会有现在的差距。
原因就在于,2号线南延线的施工难度要高于11号线。
有几个主要的施工卡口。
一个是2号线南延长线的光谷火车站,这是涉铁区间,一般都是进度最慢的。现在车站结构,绝大部分都已经完成,只不过需要等待盾构机接收出井以后才能完全封顶而已
地铁的涉铁区间哪一个都是最早跑手续准备施工,最晚一个才通,无论2号线、4号线还是7号线都是如此。
这里再解释一下,所谓涉铁区间一般指的是盾构区间下穿或者临近铁路线的部分。
另一个卡口是光谷大道站,因为受高架影响,全面施工比较晚,但是现在也赶的差不多了,等光谷大道-佳园路区间左线盾构接收以后也可以结构封顶了。
可能有的人会问, 为什么11号线也在光谷火车站有一站,但是进度会有差异呢?
原因在于,就光谷火车站而言,首先11号线起点是这里,所以穿越既有铁路的盾构区间是2号线南延线的标段范围。
再者,光谷火车站的地铁站成丁字形布置,2号线南延线的车站靠近铁路顺铁路方向布置,11号线东段的车站垂直于2号线南延线车站布置,远离铁路线方向。
从布局上来说,11号线的车站压根就没和铁路有关系,而2号线南延线的车站因为要对接铁路车站站房等一系列因素,本身施工难度就大,而且不确定因素更多。
还是希望大家多点耐心,能够多多理解体谅一下。
@mingxinpian 合肥的滨湖新区还没有获批国家级新区,但是他排在武汉的新区前面,国家发改委已经让合肥的,滨湖新区调整了很多次,到现在都还没有批,排在武汉前面的还有广西的新区,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合肥和广西的都应该会在武汉之前获批,他们申请的时间,也比武汉要更早
@xiaoquexing 这个问题讨论到最后越来越丧了,从JT有没有失败到DHGX也是一样失败,唉。看看门前的有轨,不说啥了,刷共享单车吧。
@dada16 现在上报的第四轮规划里,有19号线。根据武汉市去年8月与中国铁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这条市域快线,如果发改委批复下来,可能是作为磁悬浮环线的组成部分开展建设。考虑采用PPP等模式进行合作建设。
第四轮报批的只有,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21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7号线北延(前川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总共272公里。
13号线和9号线这两条线都没有进第四轮规划上报,和发改委沟通的过程中就撤下来啦。
13号线的原因这个说过,它是2号线的复线,2号线连8节编组都没启用,所以就发改委而言不认为短期内有修复线的必要。
9号线根据武汉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专家组研究,此次将9号线撤下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从总体规模而言,原先上报的16条线路规模太大,同时期开建投融资更难、对城市影响较大,所以要选一些线路暂缓。
另一方面,9号线一端在植物园,属于东湖风景区,对用地、环境要求很高,而且另一端在汤逊湖,两边建车场都有难度。
同时,9号线仅从植物园到汤逊湖,线路很短,给将来运营造成困难。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决定暂缓9号线的报批。
@Hankow 不需要你解释“高瞻远瞩的开阔格局”,没喝脑白金也都知道的“忍一忍就过去了”的道理,需要你解释的是,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搞?这些年干啥去了?实际上你之前贴出的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解释”已经承认了2017年前,确实对江北地区有所侧重,也就是说承认了在优先级上是不平等的,那么排序的真实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最差地铁的光谷排到最后?
所以13号线和9号线最快也要等到第五轮报批了。
而且现在国家收紧了地铁规划报批的口子。
注意看下面的第四条,“原则上,本轮规划期完成前1年或规划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可以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
现在第四轮都没批下来,所以第五轮怎么样也是四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国家政策和发改委意志也不是武汉市能左右的,这点也是无可奈何。
(一)适当调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申报条件。城市轨道交道系统中,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建设规划报批。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严格建设地铁的申报条件,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1万人以上。
(二)提高建设规划质量。城市政府应在编制城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财力情况制定建设规划,规划期限原则上为5-6年。究善优化大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着力提升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质量和服务永平。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加强对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客流密集区域的覆蓝。合理选择系统指式、敷设方式,科学确定建设规模、项目时序、政府出资安排和投融资方案,确保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政府出资规模与财力相匹配,着力提升投资效益。强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融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要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枢纽机机场等规划相衔接,通过交通框纽实现方便、高效换乘。
(三)严格建设规划报批和审核程序。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初审,按程序向国家报送建设规划。首轮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后续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报国务院备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按照职责严格审核把关,未达到申报条件的建设规划一律不得受理,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建设规划,要认真审核规划建设规模及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省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初审责任,确保城市财力、负债水平、建设规模、项目时序等符合规定要求。
(四)强化建设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原则上不得交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因城市规划、工程条件、枢纽布局等因素影响,线路功能定位、基本走向、系统制式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或线路里程、地下线路长度、直接工程投资等(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较建设规划增幅超过20%的,应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履行调整程序。建设规划实施期限不得随意压缩,原则上,本轮规划期完成前1年或规划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可以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规划调整应在完成中期评估后予以就筹考虑,原则上不得新增项目。
(五)规范建设项目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含有轨电车)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审批(核准)。不得审批建设规划外项目,严禁以市政配套工程、有轨电车、工程试验线、旅游线等各种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项目。相关地方要合理把握建设节奏,不得擅自不顾条件提前实施项目、随意压缩工期等。对前期工作未完成、建设条件不具备的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实施,建设工期可相应顺延;着力优化项目设计,有效降低工程总投资,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原则上,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每公里土建工程投资分别不超过6亿元、3亿元。有轨电车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核,并做好与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
(六)强化项目建设和运营资会保障。建立透明规范的政府资本金及运营维护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会及时足额到位,除规划明确采用特许经常的预目外,建设期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不得低于项目总投资的40%,严禁以各类债务资会作为项目资本金。强化城市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支出责任,将项目必要的运营维护资金纳入预算或专项管理。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大站场综合开发力度。积极吸引民问投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领域PPP模式,通PPP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积校推进符合条件的项目利用可计入权益的可续期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创新形式开展市场化融资和符合条体的运营期项目资产证券化。
9号线根据武汉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专家组研究,此次将9号线撤下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从总体规模而言,原先上报的16条线路规模太大,同时期开建投融资更难、对城市影响较大,所以要选一些线路暂缓。
另一方面,9号线一端在植物园,属于东湖风景区,对用地、环境要求很高,而且另一端在汤逊湖,两边建车场都有难度。
同时,9号线仅从植物园到汤逊湖,线路很短,给将来运营造成困难。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决定暂缓9号线的报批。
还真是你们的功劳,干得漂亮!你堆得哪些理由,一条都站不住脚,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保守讲~光谷发展节点上9号线的重要性=10条阳逻专线,懒得去驳斥了,你开心就好
@kuwata125 从第三轮的地铁建设规划开始,已经向非汉口地区倾斜了。
昨天解释了第三轮,现在再解释第四轮。
第四轮报批的所有规划中,只有10号线和21号线二期和汉口有点关系。
而且21号线二期也是为了方便新洲民众来往中心城区修建。
10号线主要是从蔡甸到新洲的,只是说地理因素需要穿越汉口。
饭要一口口吃,市府已经在尽力争取推动加速新城区轨道交通建设了。
讲一个年度笑话收尾:在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推进会上,LD高瞻远瞩的开阔格局,引来HANKOW文职人员阵阵较好,但掌声落下需要将LD的政策落到实处时,各区纷纷面露难色,HANKOW更是低头不语,唯独DHGX涨红了脸,怯生生站起来说~还是我们牵头来做吧,至少我可以保证百万大学生留在光谷,不想留的时候/辗转能到光谷转盘都困难,根本出不去——
紧张的氛围得到有效缓解,会议室又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氛围,角落里,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ZJM,脸上更是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战略研究,岂是你们这些住在郊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懂的,还不快去和有轨电车一起玩泥巴。。。
@kanqn 是的,已经决意收声了,其实也是那个HANKOW主动@我的,非要说我“随口打哇哇在这里喷武汉”,我只好明确回复他——我热爱武汉这座城市,不喷武汉,我喷的就是一些所谓的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ZJM,砍掉9号线的理由叹为观止 ,光谷发展虽有曲折必将光明,历史和人民将会铭记你们的一份功劳
btw.“很多人还没有真正地学会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只是学会从自身的角度来看问题,很容易有局限性”。@kanqn 你怕是用这句话安慰不了他,因为他本身也是站在自身角度,难逃局限性看问题,披着HANKOW的ID在光谷社区公开撕逼,说明一切;私以为,与其“真正地学会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为何不尽量避免“矛盾的观点”的产生,撕逼到200多楼只要一天,培育出这么个撕逼的主题和语境,冬去春来,斗转星移,已经是相当相当长的时间——足足一代人的青春~~~
@obeltoroad 世纪之交研究当年的武汉轨道交通网规划时,考虑的是总共12条线。当时连鲁巷都还只是城乡结合部,市府财力也相当有限,需要借用日本无息贷款和以新世界集团为代表一些民营财团的支援,所以框架以中心城区为主。
12条线路由3条市域线,规划代号E1,E2和 E3组成。(其中E1发展为现在的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E2发展为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E3发展为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和9条市区线,规划代号U1,U2,U3,U4,U5,U6,U7,U8,U9。
当时考虑9条市区线由5条跨江线路和4条镇内线路构成。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实现核心区用地的集约发展。
涉及新城区的只有3条线。
前期的第一轮,第二轮建设规划报批,都是以90年代末开始的这个总体线网规划为布局来编制的。
鉴于新城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轨道交通需求的迫切性,武汉市在2014年编制完成的最新线网总体规划中已经做出了调整。这就有了我昨天提到的15条新城区轨道线路。
相比之前的3条,已经是大大的提升。
一条地铁线路从线网规划,到建设规划,到实际建设,到最后运营,这个周期是10年以上,有一个时间滞后性。
当然2号线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客流预测错误。
但是也很快做出了调整,比如2号线曾在07年的时候做过一次客流预测,预测的是远期才达到70万客流,但是后来在12年做了客流修编。
从2号线的客流预测来看,远期预测是完全不准,但是初期基本上预测的都很准。
可以看下面的预测客流相关。
根据研究2号线初期:2015年 预测:70万
二号线原先订购了30列/180辆车,但该规划是针对二号线初期高峰小时最高断面客流量2.0万人次、日均50.8万人客运量设计。新一轮客流预测分析显示,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高峰断面客流预测将达2.6万人次,日客流将达到80万人次,将超过原设计近期高峰小时断面客流2.49万人次、日客流70万人次的近期客流强度。因此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投入运用车辆需达到34列,考虑备用车3列和检修车4列,共需列车41列,较原计划增购车辆11列/66辆.
2号线初期实际客流是2017年90万+。
还有,"这是一个可以回味二十年的梗,一边是修到郊野的阳逻线,一边是自己筹钱的光谷11路东,都是自己出大头?规划怎么说"
这句话是你自己说的吧?
这不是随口打哇哇是什么?
21号线全部都是人家新洲区出的钱,这在我告诉你之前,你是不知道的吧?
你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妄加评论,是不是太轻率了一点?
针对你的这句发言,我昨天告诉你,新洲区准备了一万亩地来卖钱修地铁。
不要以为新城区卖地的钱都被市府拿走了,新城区一般都是自己卖地自己修地铁的。
@thebigblue123 牛逼,“西安的四分之一,成都的三分之一,郑州和合肥的二分之一”,数据张嘴就来!都是你生产的吧。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