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鼓架山的阿那亚今年国庆可以打卡,利好东湖,利好花山,利好光谷中心城。 |
@lfzcandy 分析的很有道理.
@zhouzhe8013 走吧,去成都发展吧,当年诸葛亮都去成都吃火锅了。
@Matatabi 先去考察一番倒是阔以
@xiaquan725 那边买房难度比武汉小太多了。
@zhouzhe8013 成都都是可以买套房子,想放假了就去度假
@lfzcandy 我去了成都,社区上的亲们怎么办,谁来照顾你们
@zhouzhe8013 去成都买套房子吧,武汉这泡沫这发展,到时候摔的痛
@Matatabi 没钱了,浑身上下就2万块不到
我现在后悔去年花了十来万装修,回武汉真不能这样,姿势不对
正确的姿势是外面挣个房子+二三十万现金,再回来.
回来找份饿不死累不死的工作+合理的理财投资.
当然也跟我的公司有关 不知道我领导看到这句会不会把我开了.
@zhouzhe8013 哈哈,买房也不一定要去天天在那啊。还推荐你去烟台买房哈哈,也舒服。不过你也要想,成都这么好,武汉竟然也能畏畏缩缩的发展,那说明武汉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koabs 这个是实话,武汉都是自然发展,零零碎碎,没有一个集中的商务区科技区和景观大道。我一开始来武汉也不明白,后来发觉武汉的历史因素和自然特点决定了武汉貌似一直就没有什么中心可言,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江南和江北是竞争关系。
比一下,重庆虽然也是江水相隔但是毕竟很窄,而且他们解放碑那块是公认的核心;南京虽然也是江南江北发展,但是南京的江北以前只能是农村,江南是正统, 现在新街口是他们的商业中心。
反观武汉,近现代汉口是商业中心,武昌府则是千年文化名城,那么到底先发展哪边是个极大的难题。武汉自身能力财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同步发展,那就变成了各自为阵,散漫的不得了。我问过武汉本地人,如果重新树立一个核心区域,把所有的金融机构集中在汉口,那对于江南人民是不可接受的,反之亦然。这种奇葩的多中心,让武汉的规划部门貌似就从不能统筹全市,树立一个金融中心,一个科技中心,至少把那一块的城建做起来,各个区域相互掣肘,各自为阵
@monkeyhey 如果单指城建估计得10-15年,但是单指高新区产业,半斤八两,毕竟高新区并不仅仅指IT行业,各项数据都是可以核查比较的。当然了社区上码农居多,搞IT武汉确实差不少。
@beyond1987 这就是我说的整个城建了,城建早开放早。
光谷地下空间开工 3年后可逛全球最大地下城
http://hb.qq.com/a/20160910/013730.htm
成都新区的历史包袱没有光谷重,光谷这边就是一个学校(华工)几个破厂(汽发,汽标,鼓风机,缝纫机xxx)n个破村子的集合体,所以武汉不可能像成都那样白底规划建设,很多都规划都是绕着道走的,到现在还有人去堵路谈拆迁问题就是明显的例子,光谷东就是像成都的高新区一样白地规划,几个楼房也非常有科技特色,大家可以去看看,视觉冲击也不得比图中的差,就看后期的发展情况了,但是不得不说,武汉的政府的眼光还是差很多,政府前几年都是在搞大工业,什么汽车,钢铁,石化等这样的投资高GDP高的东西,忽略了高科技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导致了很多的公司在武汉成了研发机构困难重重,我在十年前也有幸参与过一两个研发中心的前期筹备工作,结果在光谷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写字楼,那个时候只有创业街的几个破楼和光谷的那个几个楼,包括融众那个差点烂尾的楼,后来他们把准备把研发机构设立在中南路,结果成都的橄榄枝太诱人了,因为中南不属于高新区,很多税务和海关的政策很死板,老板就直接去成都设立了研发机构,武汉的作为一个办事处(其实还是在观望),不给武汉这几年很给力,至少老板买的房子涨价不少,哈哈啊哈
@dada16 这个就是问题了,就和武钢一样,历史问题摆在那里,要解决就得中央来重组,武汉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好。说历史负担并不是为武汉开脱什么,只是事实如此,现阶段政府没办法不解决,也没找到好的办法,你看看破败不堪的汉正街,政府似乎除了拆迁也没有读的办法了,而汉正街那么一大片位置竟然是武汉最好的地理位置。而且例如成都,其实你要说开分公司什么的,包括外资,很简单的说,外资来中国都是华东华北华南西南,最后才是华中。成都对已经饱和了,但是却没有像杭州一样完成飞跃,可以说成都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问题。武汉这几年的发展其实也不少来自于各大企业把最后的目光放入华中,基本就是放入武汉,所以武汉的本外币存款这几年涨势迅猛。说穿了就是你可以觉得武汉不好,但是你布局全国又不能放弃华中,更不能放弃武汉的市场,这就是武汉的问题和机遇所在
@liyangzbx 武汉的口碑基本就是这前十几二十年在武汉读书的学生传遍全国的,事实上武汉的大规模城建在08年才开始,之前确实是惨不忍睹,特别是08年例如成都重庆南京杭州都已经修的比较不错的情况下。同时,武汉当年那些路边做小生意的或者什么收银员售票员,有一点穷则恶的感觉,小聪明占便宜的特点太明显,对外地人更是如此。
不过这是武汉现在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这有个过程,我北京的同学隔了5年来武汉,觉得武汉天翻地覆,素质提高了不少,路边比较干净了,我当时都有点不好意思,说破败的地方还很多,不过确实有进步,比我刚来武汉的时候是强一些。武汉现在感觉主要还是在大拆大建,缺乏精细和美,也许那是第二步的事吧
@dada16 抢资源是必然的,也不光是中部几个城市,但是如果是华中公司,那绝大部分也不可能离开武汉。至于你说交通优势,还有高铁,这就不是武汉能够决定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刘部长在的时候武汉确实高铁修的快,现在李宰相在武汉确实没办法和郑州合肥比。但是武汉也有自己的办法,汉十高铁或者说西武高铁湖北段基本就是湖北出大头,铁总只拿一点,关键是动工也非常迅速。武汉到九江的也基本年底贯通,虽然不是350的,但是也算是弥补了空白,这样西北东南通道就靠我们自己成型。毕竟政策这种事过几年也许又是一个样。
武汉现在处于产业更新阶段,我本人现在也是从事投资这块的,周边我基本也去过,只论新兴制造业武汉绝对算是全国前列的(互联网除外,码农们也知道)。老生常谈的社保也是现阶段武汉的问题,但是这真是得慢慢来。武汉的自贸区具体政策还没落地,等到落地了再看看,还是要有耐心的,正如买期货也是低买高卖对吧,武汉的沉疴痼疾很难一下子消除。
成都为了GDP超越武汉也是够下本的,把下面的一个县(名字忘记了)给收了,这GDP直接多几百亿,我也是给成都跪拜了,,不过成都也有明显的短板,就是可开发的土地面积比武汉少太多了,武汉还有大招没用放,就是并鄂州,等光谷东的成熟且地价上来了,并鄂州或者鄂州几个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顺丰很聪明,老板的嗅觉很灵敏,在鄂州设立机场就是准备等着被武汉并鄂州后土地升值哗哗哗的。再者说了,四川现在真的只有一个成都可以拿出手,别的县市基本上是非洲,湖北现在也在尽力的发展宜昌襄樊等副中心城市,这几年也效果显著,从城建上就可以窥得一斑,而且武汉的辐射能力不是成都能比的,武汉500km的人口和gdp圈子比四川高太多,而且高校的学生也多很多,所以武汉持续上涨是可以预期的,就怕政府拿着两王四个二打一手烂牌就行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