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们小时候怎么喝水的? |
和人讨论为什么存在一定要往上爬的加班狂,对方说因为ta想要升职想要当领导,一呼百应的感觉很好,自己一句话所有人都听命的感觉很好,所以就算没有自己的时间也不管家庭也无所谓
我说“可是我并不觉得这是感觉最好的事情”
对方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如果每天都有一堆人对你唯命是从,你也会爱上这种感觉”
我说“可是我还是不觉得所有人都听命于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我觉得每天都能有稀奇好玩的事情让我大开眼界才是最想要的东西”
所以,你们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权力并不是构成每个人幸福的硬通货吧?
对权力和秩序的追求从人类文明还在树上的时候就出现了。目前的制度背景下,权力的背面是责任,能够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对权力的追求也是挺值得肯定的啊。
不过部分人所谓追求的权力,心里想着的是特权罢辽~
反正每个人都有追求什么的自由,这样世界才会丰富多彩(。ì _ í。)
制度化的权力符号:
权力与生存焦虑的绑定:
他者凝视的规训:
自然态度的支配:
意向性的僵化: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意向性的解放:重构欲望的可能性
对消费主义的解构:
通过本质直观,区分“真实需求”与“符号化欲望”(如购买奢侈品背后的身份焦虑)。
对意义危机的回应:
在虚无主义弥漫的时代,现象学引导人回归生活世界的具体体验,在细微处重建“回到事物本身!”这一口号不仅是哲学方法,更是生存态度的革命——从权力崇拜的“自然态度”中觉醒,通过持续反思与直观,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世界中发现独一无二的欲望与意义。现象学的精神实践,本质上是一场将人从异化中解救出来、复归于本真自由的终身旅程。
我认为一个人最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让自己童年着迷的东西。只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深入,人逐渐丢失了童年的心态。
人一旦解除了生存危机,静下来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还是会受到童年喜好的牵引。
回到主题,“每个人最想要的东西一定都是权力吗?”。 我的观察是,人在童年时,把掌控他人(权利)当爱好的,是很少数的,绝大部分人在童年的时候,更喜欢沉浸在各种各样的色彩,稀奇古怪的自然现象中。
所以我的回答是,人最本源的追求,就是探索未知世界,临摹现实世界。而对权力无限渴望和追逐,则属于人性中动物一面的体现。
@cartoon_author 嗯,这就是我想讨论的问题,很多人都被“人上人”理论所洗脑,认为权力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你说的每个人在觉得安全之后都会回到童年喜好上去,好像有点这个意思,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样了
不过后面说的对权力的追逐,是动物一面的体现,倒是有点不认同,感觉这是人类才独有的洗脑,类似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只有持续不断的教育输入,再加上周边事物对这种观念的强化和固化,才会产生如此规模化的根深蒂固的普遍现象
对于你最后的观点,人最本源的追求就是探索未知世界,还挺有共鸣的,我也觉得挑战新事物、掌握新技能很有意思,一旦一件技能习得之后,就觉得没意思了,又想去寻找新的挑战,这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喜新厌旧的劣根性
@Risawa 自然界所有的群居动物,例如狮群,狼群,狗群,猴群,只要放在一起,很快就会产生出有体系的组织,并迅速形成头领,族群特有标志(即种群文化),这就是社群动物的本能。
人本来就是社群动物,自然会有动物的一面,追逐权利就是动物性的自然体现。
但人和低级动物的区别就是,人类进化出了约束权力的思想。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